(五)神話學的系統觀

對於神話的複雜性與採用系統論研究的意義前面做了簡單的闡述,這裡筆者想要針對以往的一些神話學研究方法及情況做些更加深入些的探討。

神話學是對神話系統進行研究的學科,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及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神話,就形成了不同的學派。據查閱資料的所見情況,神話學、民俗學、人類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中,當今學界主要流行的母題研究方法即是用集合方法對對神話系統的共性、個性進行研究,成果很多。但是,面對複雜的神話系統,只能自下而上的通過歸納方法研究,這還是採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思路,還是還原論的思維。

●如在研究民俗儀式與神話的相互作用關係中,民俗應當是一種對生產生活方式的感性總結成果,而民俗、宗教儀式這些系統,可以說實質上成為了神話運動著的物質承載體。兩者通過複雜非線性的聯繫、作用,共同推動雙方和社會系統的演化。神話——儀式學派中部分研究者存在的先有民俗再有神話的觀點與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命題沒有多少差別,開放系統是因果反饋、互為因果的系統,而注意到這一點的研究者卻又常容易陷入到只看見神話與民俗的相互作用,並且對神話系統的研究也主要侷限於民俗儀式與神話之間的關係,把這種關係絕對化。

●自然神話學派把神話視為一種對自然地理現象的反映,認為神話在本質上或主要是對自然現象的寄寓。這就是隻看見了神話源頭中人類對自然的認識的這個方面,忽略了神話中深刻的社會性。

●比較神話學是根據語言學的研究成果所建立的,從神話同一源頭產生和語病導致神話產生這兩條公理出發,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我們知道,語病的產生,就是信息傳遞過程的失真,而這個原因只能說是神話產生的直接原因,它所產生的這一種類型神話,只能是神話的一個子系統。

●功能主義學派(社會學派)看到了神話系統在社會系統中起到的合乎目的性的負反饋作用,但是卻趨於靜態的分析其功能性,沒有唯物辯證的去分析,把神話系統的產生視為人們自覺不自覺創造的工具,缺乏了自組織的觀點。

●心理分析學派從思維和潛意識的角度去研究神話,這既是其有益於神話學總體的補充,也是其自身侷限性的體現,從本能到社會文化產物之間,並不是簡單線性的機械對應關係。

●結構主義學派只看形式,不看內容,直接與客觀的系統整體性背離。

還有很多其他的的各種學派,這裡不再多談。從系統思維出發,可以看出這些學派基本上都沒有能夠全面、發展、聯繫的看問題,缺乏自上而下的方法和意識。本文開篇就討論了神話系統的複雜性,而從神話系統的複雜性可以知道,如果不能把複雜性作為研究的基本概念,那麼就會走向靜止、片面、孤立的機械論,與系統辯證思想背道而馳。總而言之,靜片孤的道路千千萬,全發聯的只有一條。

在過去的研究中,最高的階段是基於馬哲的樸素系統思維和方法,更高層次的系統論方法並沒有被自覺的運用。例如神話的整體觀,其實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被樸素的認識到了。像茅盾將中國神話分為北、中、南部神話三大源頭和顧頡剛的西部的崑崙神話和東部的蓬萊神話等,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神話的系統性質。哪怕就是一般人也可以直觀的認識到中國神話、希臘神話、埃及神話等是不同的體系,然而樸素的整體觀距離系統論方法還有很長的距離。過去的學者們,雖然認識到各個學派都是在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對神話進行研究,但是卻沒有能夠找到綜合各家的路徑,擡望眼,這個任務就應當是由系統論方法來承擔。

從神話的共性與個性問題角度討論,以系統論的觀點,系統之間存在相似性。同一類事物的屬性必然具有相當大的共性集合,不然不是同一類事物,而現實的問題在於如何解釋其共性的生成,通過把握系統間共性的生成即可對系統自組織中的主要過程得到準確的把握。系統存在相似性,表現在神話就是神話體系與神話體系、神話故事與神話故事間會表現出一定的共通,但因為神話的複雜非線性,研究中難以對某個具體的神話故事演化過程作出絕對性的判斷。在神話系統的自組織中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的情況都有存在。從方法上來說,只有運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才能把握好社會系統和神話系統的目的性,把握好系統發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纔能夠對神話的共性和個性間的關係把握好。

系統是環境中的系統,只有根據實踐需要建立好完整的系統—環境的相互作用模型,乃至是建立好社會系統的完整模型,纔能夠較完備的對神話進行研究。世界上的各個神話體系歸根到底是在不同層次的人類社會系統中產生的,不同的羣體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發展出了不同的神話。

系統思維是對一二層思維的超越,落腳點在於與大量之前已有的二層思維的科學研究相結合。當前的神話學、民俗學資料庫已經初具規模,各種還原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也已經很深入了,這就已經為運用系統方法做了很充足的鋪墊,如果學界能夠對研究方法進行革新,那麼必然會引發神話學研究的新一輪高潮,也就是建立神話系統科學的實踐


結束語

我因為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知識面的緣故,選擇了神話作為實踐系統論的領域,而在實踐中,也確實印證了對於一個問題,以系統思維從上到下的進行研究,是最有效的辦法。愈是複雜的系統,系統論所體現的威能也就愈發顯著,不然的話就很容易陷入到信息的海洋中無法自拔。

限於時間和精力,本文還有很多重要的內容沒有完善,沒有細緻的展開說明,也沒有更多的結合社會歷史材料具體化的討論問題。文章主要是希望運用系統論的基本原理結合對神話系統的個性,從而得到神話系統的普遍規律。限於對系統科學哲學和社會、神話等系統個性的瞭解,推廣到更加具體的神話子系統的研究,乃至於構建更加完整神話系統與環境的互動模型,尚有待於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從目前來看,神話的系統論研究仍處於草創時期,尚未形成較完整的研究範式,未有運用系統論對神話學及民俗學建立基本框架的成果。

另外,據作者所見,至今尚有人對於運用系統論方法研究人文社科領域的問題抱有質疑,對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之間的關係也認識的很不到位的情況。系統論作為高層次方法論,可以自上而下對複雜系統進行比較精確的定性研究,而準確的定性研究又將為定量研究打下堅實基礎。斥責系統科學與系統論是偽科學的言論,只能令人感覺十分滑稽?jpg。當然,這種情況的產生也和系統與複雜性科學及其方法論的傳播現狀有很大關係,而傳播又是建立在實踐成果上的,這就讓不能不讓一個系統方法學習者感到身上的責任是如此沉重。

古人有句話: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開闢新的事業,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做研究的也是如此。儘管如此,在學習與運用系統論的道路上,仍然需要我們不斷地前行。一切思想上的深刻,都要回到生活態度中體現出來;一切認識上的高度,都要回到生活的行動中去。

最後的最後:圖表雖然直觀,但是畫起來還是需要精力的,而且對於掌握思維方法的同志來說,搭建簡易的系統模型想必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注釋的話,也挺麻煩的,暫時標記一些重要的就好了。

很多論證其實限於篇幅安排的考慮,也沒有寫,需要等待有空了,再結合具體的神話傳說進行分析,大概就是解剖麻雀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