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文章"感謝20年前老友開示讓我教育出懂事又孝順的孩子"闡述了"鼓勵中長大的孩子, 深具自信"筆者利用了兩個"巧門"兩枝""重複的運用在學齡中的小孩,所以小孩在就學時期就培養出自信與追求卓越的企圖心.

         今天要談論的是如何"加碼"提升小孩競爭力的第三枝"箭",那就是"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台灣人是一個內斂又含蓄的民族,平時與人交往大都不敢大大方方的表達內心的感受,凡事低調儘量不發表自己意見,總認為"言多必失",但對於教育小孩的這個領域筆者卻有另一種解讀,當我們了解言語的重要性與說話的藝術時,俗話說:[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若要教育出懂得感恩的小孩那就需要了解適時的"稱讚"是一門重要的課題.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其他人的心目中都會有一個既定的"標籤"是好是壞都會因為長期以來的印象來做相互加減,所以一個人的"口碑"就會影響到這個人的人際關係與事業發展,而對於學齡前的小孩言語是"稱讚"還是"霸凌"也是種下小孩日後人格是"正常或畸形"成長的關鍵點.

           在我們周遭環境有太多不良的案例,很多小孩常常因為他的外表表現的行為常常被旁人取不雅的"綽號",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這就是一個"標籤"畢竟學齡前小孩的判斷力與適應力是脆弱的,長期處在嘲笑中的孩子個性一定羞怯,從小被批評中長大的孩子也常表現出喜歡責難他人,在懷著敵意長大的孩子喜歡吵架,而在羞恥中長大的孩子當然自覺有罪,當這個小孩從小被強貼"標籤"後,也就代表小孩向下沉淪的開始.

          所以,如何教育一個懂事又孝順的小孩除了懂得"鼓勵"之外也需要懂得"稱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體做到"稱讚"呢?就以筆者的經驗分享以如下方式:     (一)當你帶著小孩與他人同處一室時(可能在社區中庭 電梯內 交誼廳...等公眾場合),此時你可以主動要小孩先向鄰居或友人喊(伯伯 叔叔 阿姨 奶奶 姊姊..等)打完招呼後同時介紹你的小孩給鄰居或友人認識並在同時告知鄰居或友人說:[這是我的小孩 他很懂事 有禮貌又聽話呦].         

(二)當小孩有具體好的表現時,記得不要吝嗇給予"稱讚",尤其是在大夥(小孩在身邊)同處一處時,適時的發表小孩子的具體表現(如幫忙洗碗 有讓座 扶助殘障人士過馬路 捐錢...等小小善舉).

(三)當小孩不在身邊時,此時若有機會與別人討論自己家中小孩的行為舉止時,千萬不要向別人提及小孩"不好"的行為,或許你是想一吐怨氣發洩你不滿的情緒,但對不知情的第三者卻會將你的小孩貼上"壞小孩的標籤","好事不出門 壞事傳千里",當傳言到了小孩的耳朵時,那他就會受大很大的傷害.

(四)"稱讚"是要以"行為"為主,對於小孩的"外表"或是"天生的優勢"是決不可以將"稱讚"掛在嘴上,因為會造成小孩太自戀,也會養成驕傲的氣息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