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壁寸陰,人生猶如白駒過隙。還沒來得及做好思想準備,時光一晃就把自己帶到了半百之年。 50歲,不惟是一個人的生理分水嶺,更是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關係轉變的重要拐點。雖然苦辣酸甜和喜怒哀樂清晰如昨,但50年的人生積澱,已經使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和理解從感性走向了理性。 回顧已經的過去,在學習上,雖然沒有讀過研,但中專、大專和本科一個學歷沒落;在工作履歷上,先做過兩個企業的技術人員,後來成為機關的公務員,有市、縣、鄉的經歷;在地域活動範圍上,既走了多個省份,也去了周邊的幾個國家和地區。人生經歷談不上豐富,也不算少見寡聞了。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儘管在事業上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地方,但工作上勤勤懇懇、紮實努力,做到了問心無愧。有的時候,不是最好的收穫也是一種好運,只要自己滿意、知足就好。不求轟轟烈烈,但求平安快樂。 50歲是知非之年。應該做到行於當行,止於當止。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的優、缺點,以樂觀、寬容的態度面對同事、朋友、家人和社會。學會忘記不快,如果相信自己做得還不錯,就不必過於在意別人怎麼看你。 50歲的來臨,應該學會坦然面對衰老與死亡。地球上的人類群體,從古至今都在不間斷地進行著新陳代謝,經歷著世代交替,生生不息。對每個個人而言,生命在宇宙的長河中雖然都如朝露一般短暫,但每個人都是地球上的唯一。人,有生必有死。生也許是偶然的,但死則是必然的。人生的意義並非僅僅取決於生命的長度,更主要的在於生命過程的享受。 「人過五十知天命」,更應該樂觀、積極地面對人生。過了50歲,就進入了人生的成熟季節,是看天天藍、看水水秀的美妙境界,是一派金黃色的秋的勝景。儘管絕大多數的人,不可能成為未來的碩果僅存;但做為一個有責任和義務的人,只要一息尚存,就不能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人生若窗前過馬,華不再揚。要珍惜有限的時光,做好必要的事,生存;做想做的事,生活。2012年12月15日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