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遊戲開發者Matt Thorson來說,畫風可愛卻難度極大的平臺遊戲《蔚藍》(Celeste)就像一個轉折點。Thorson的抑鬱和焦慮問題已經變得非常嚴重,以至於他不得不迎頭面對,除此之外別無選擇。Thorson稱整個過程很“痛苦”,不過也是在那段時間,《Celeste》的故事開始逐漸成型。

(注意:本文含有部分劇透)

“當我焦慮的時候,會過度工作。”Thorson說,“我們的作品是一項偉大創意成果,當我將自己逼到極限時,製作遊戲就不再是宣泄情緒,而更像是逃避。過了一段時間我才意識到,連續加班是一種自我傷害。”

在認識到自己受到嚴重焦慮困擾的同時,Thorson還發現他在童年時之所以喜歡玩高難度SNES平臺遊戲,也是爲了逃避焦慮。“當我發現這些關係時,我覺得製作一款探索這個話題的遊戲就很有意義。”他說。

《蔚藍》:與另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即便遊戲的基本主題已經明確(主角Madeline與象徵着內心深處的另一個焦慮的自己抗爭),但Thorson仍然不清楚《Celeste》的故事該如何結束。畢竟在現實生活中,Thorson仍然在與自己的另一面進行曠日持久的鬥爭。“我不知道這個故事應該怎樣結束,因爲當我們製作遊戲的時候,我還受到這些情緒的影響。”

隨着時間推移,Thorson發現他對待自己的方式如同對待垃圾,現狀必須改變。這也是爲什麼雖然《Celeste》是一款難度極大的遊戲,但其最受歡迎的元素卻是鼓勵玩家,讓玩家知道他們可以失敗。

“如果你正在製作一款關於抑鬱和焦慮的遊戲。”Thorson說道,“我們認爲你需要向玩家展現善意,就像善待自己那樣。”

《蔚藍》:與另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作爲一款遊戲,《Celeste》提醒玩家要照顧自己,並明白爲了避免傷害他人,有時必須優先考慮自己。通過主角Madeline與幽靈般的酒店老闆Mr Oshiro之間的交流,遊戲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Mr Oshiro不願放棄象徵着過往生活的一片破舊廢墟,他永遠在否定自己;Madeline想要施以援手,所以跟着他穿過一個已完全廢棄、似乎只被Mr Oshiro用來存放行李的酒店。Madeline這樣做的代價是放棄自己的目標和安寧,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難以承受,在最糟糕時刻決定將這個新朋友幽靈化,讓Mr Oshiro變成了一隻象徵其內心焦慮的可怕幽靈。

與遊戲中的其他部分相仿,這個關卡聰明地詮釋了一個人既與精神疾病抗爭,同時又努力與人交往,試圖幫助他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是對抗精神疾病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Thorson稱與《地獄之刃》開發商Ninja Theory不同的是,在《Celeste》製作期間,他的團隊從未諮詢過心理健康領域的專業人士——相反,他們更願意講述一個靈感來源於個人經歷的故事。

“首要任務是講述一個對我們來說有意義的故事,從個人角度探索這些話題,利用這些角色來吸引玩家進入遊戲世界。”Thorson說,“我們的目的並不是描述精神疾病,或者製作一份‘怎樣對抗抑鬱症’的指南,我們也沒打算向專業人士諮詢。”

但Thorson和他的團隊努力確保不讓遊戲角色所面臨的嚴重問題顯得平凡、瑣碎。

《蔚藍》:與另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這是一個頻繁迭代的過程,隨着我們的理解發生變化,所有對話都經歷了幾輪重寫。”他說道,“尤其是Mr. Oshiro,當我們明確了他在故事中的角色後,我們對他在酒店的場景做了大量改動。”

儘管如此,Thorson還沒有想清楚《Celeste》的故事該如何結束,直到遊戲製作接近尾聲時他才決定。“我早就覺得,Madeline需要從山上摔下來。”Thorson說,“我想讓她在那之後結束攀山之旅,但不清楚該怎樣表達……隨着我越來越理解自己的焦慮,我知道了應該填充哪些細節。”

在《Celeste》開頭,Madeline決心征服一座山,但後來發現自己高估了——她不再迫使另一個自己屈服,而是學會了接受。但即便對Madeline來說,遊戲結局仍然只是一個漫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蔚藍》:與另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當遊戲結束時,主角的內心衝突仍然存在,不過她至少學會了接受,能夠與自己的另一面共存。”Thorson說。

這個結局讓許多玩家產生了情感共鳴。《Celeste》的作曲家Lena Raine說,一名玩家甚至告訴開發團隊,這款遊戲幫助他克服了自殺心理。“一個玩家說他想過自殺,但由於受到遊戲的鼓勵,他決定繼續生活下去。”Raine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我。

Raine也受到焦慮症困擾,她補充說這個故事對她影響很大,所以她決定在GDC頒獎典禮的一次演講中與觀衆們分享。“在我的生活中,幫助其他人帶給我的感觸從未如此真切。”

在玩家們對《Celeste》的所有反饋中,Thorson最喜歡Reddit的一條評價。一名玩家稱當他發現Madeline開始接受內心的另一面時,他覺得自己“落後”了。他感覺曾有與Madeline類似的經歷(Madeline自責,渴望“擊敗”內心的惡魔),但在那之後,遊戲的故事情節令他驚訝……他在Reddit發表長文評價,還寫道不確信自己是否會繼續玩下去。

《蔚藍》:與另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但在一週後,那個網名爲scrappythrowaway43的玩家發表了另一個帖子,感謝遊戲教會他從新的角度看待精神健康。“接受另一面的想法讓我目瞪口呆。”他寫道,“人們認爲你應該戰勝抑鬱和焦慮,而非接受它。不過自從玩過遊戲後,我意識到還沒有戰勝焦慮,《Celeste》和在上週發帖的善良玩家讓我有了新的視角,努力學會接受自己。這不是廢話。”

Thorson還在與抑鬱和焦慮抗爭,但他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因爲製作遊戲而過度操勞。

“在製作這款遊戲期間,我意識到需要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實現平衡。”Thorson尷尬地笑着說,“遊戲完成前那段時期不得不連續加班,下次肯定不會這樣了。”

本文編譯自:kotaku.co.uk

原文標題:《Celeste Taught Fans and its Own Creator to Take Better Care of Themselves》

原作者:Nathan Grays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