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在臨終的時候跟他兒子講,你應該去學生物技術。不是說因為喬布斯死於癌症,所以要讓他去成為一個醫生,而是因為現在這一波科技革命就是生物技術。

不管你是做投資的,還是做實業的,還是做其它的,你都應該投身到這一波科技革命,只有這樣,你才能對社會起到最大的作用。

西湖大學副校長 許田

戳我查看演講完整視頻

演講全文如下:

法國的經濟學家在總結科技革命和經濟增長的關係時發現,所有的科技革命開始出來的時候都需要30年緩慢的孵化期。

30年之後有50年到60年的快速增長期。在這個時期裡面個人的作用可以做到最大化,投資能實現回報的最大化,對社會的影響也是最大化。

等過了這60年之後,隨著科技成熟,它的產生力就開始下降,照他歸納出來的經濟理論,我測算了一下,當下這一波科技革命大概還有15年到20年左右,已經開始放緩了,現在去開一個網路公司已經不太容易了。

計算機之後就是這波生物科技,1972年分子克隆標誌生物科技的開始,現在已經走過了緩慢增長的30年,進入了快速增長的十年,可以開始真正的影響社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喬布斯跟他的兒子講,要去學一點生物醫學。

那麼再下一波的科技革命又在哪裡呢?是人工智慧。

80年代初(學界)用模擬生物神經網路的思路開始做人工智慧,到現在剛剛進入30年,正要開始產出。

所以現在最激動人心的是什麼?就是要把生物科技和人工智慧這兩個結合起來。

人工智慧跟人類學會了怎樣進化

去年(2016年)的阿爾法狗打敗李世石,為什麼和以前深藍打敗象棋國際冠軍已經完全不是一樣的事情?

因為深藍的技術思路是窮盡計算,把所有的可能都算出來。但圍棋要窮盡計算,有10的170次方個可能性。而我們整個宇宙裡面一共纔有10的80次方個原子。

人工智慧為什麼像人了?

比如哺乳動物的視覺神經系統,當這光線進來,當晶體成像,投到視網膜後面的時候,這裡有幾層神經細胞,最外一層是感光細胞,感光細胞感受到光後,送到下一層雙極細胞,雙極細胞把信號匯總到節細胞,節細胞再匯總,傳到腦子裡面。

你可以看到它是一個快速合併信號的神經網路。同時因為它的神經網路連接方式的不一樣,它還可以起到其他簡化信息的效果,比如說邊界效應,把重要的信息給提出來。

在80年代初的時候,搞計算機的科學家就開始把計算機晶元像神經細胞一樣連接起來,(變成)神經網路。

2006年多倫多大學開始發文章指出,這樣的神經網路計算機可以非常有效地簡化大數據。谷歌是如何構建神經網路來處理信息的呢?這要牽涉到另外一個生物準則:學習。

人的智能形成有幾個過程,第一我們接受外界信息,接收到之後我們處理信息,通過處理進行學習,然後我們記憶這個信息,最後當你遇到新的情況的時候,用學到知識和記住的東西來處理新情況,這就是人工智慧。

學習有幾個部分,先是有指導的學習。小時候父母告訴我們不要亂穿馬路,我們馬上就聽進去了,因為你穿馬路會被撞死的。我們老師告訴我們一加一等於二,我們記住了,然後我們來做大量的習題來記住。當我們年紀大一點的時候,我們開始自己讀書,自己歸納信息,自己學習,這是自學。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還有非常重要的獎懲的原則。老師說你今天考得很好,回到家裡面母親給你一個擁抱,你感覺很好,你記住了,這是獎勵。

小時候到街上去學了罵人話,回到家裡的時候,我父親聽我一講,馬上打一下頭,你很痛,下次你就記住了罵人話不能講,這是懲罰。

在計算機學習神經網路的時候,用了一樣的準則,用大量的數據來訓練這個神經網路,然後不斷改進,通過學習來構造一個神經網路,來處理信息,比如說圖像。

谷歌就是用這樣的原理構建神經網路,把邊界效應抽提出來,把邊界聯合起來變成局部的圖象,再整個聯合起來變成人臉識別。

我最早開始關注這個領域是吳恩達教授做了個腦計劃,用神經網路晶元來識別貓。這件事是在2012年被媒體報道,給我很大震撼,因為這是第一次人工智慧可以自主識別貓。後來開始用神經網路來學習語音,我們現在手機上的語音識別就是這個。

我們已經知道,在你用腦子的時候,腦袋一部分會激活,核磁共振可以看到。有異常激活的話可能長腫瘤,看一樣動的東西,和看一樣不動的東西,會激活不同的腦區。把電極插在癱瘓病人不同的腦區,讓他通過想不同的東西產生電流,來控制計算機,從而讓癱瘓病人通過打字和人們交流,這個是非常感人的。

美國有一個婦女,她全身癱瘓,眼睛也不能動,在接受杜克大學的技術援助後,用上這東西,她就可以把自己想說的話打出來。

她說:「I am alive. I am alive.I want to see my daughter get married.」

意思是說,我還活著,我還活著,我希望看到女兒能夠結婚。

通過這個方法,他們還發現有許多癱瘓十幾年的病人,仍然是有意識的。甚至你在他身邊討論要不要拔他插頭的時候,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他只不過沒有辦法跟你交流。

生物科技這個進展,實際上對人類帶來很大的福音。

我們人類的大腦,是地球生物歷經10億年時間不斷進化後的產物,它本身就是最厲害的計算機。整個計算機領域發展的時間才60年,人工智慧用11年時間進化出來的。它不僅在硬體上發展快,在軟體上還突破了生物障礙。

我們的視神經系統,有七層神經細胞的網路。谷歌的這個神經網路,2014年底是24層,2015年底它有60層,不斷地加上去……所以它這個突破了生物的壁壘。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學得快,不會忘記。

阿爾法狗當時打敗歐洲冠軍的時候,中日韓圍棋界的人都不屑一顧,覺得歐洲圍棋冠軍算老幾?最後的結果是我們的棋聖聶衛平說脫帽致敬,李昌鎬說末日來臨。

小時候下圍棋,我一天最多下十盤棋就不行了。阿爾法狗怎麼樣?它一天可以下一百萬盤棋,它進化要比我們快得多。

再來講一個案例,一個父親,一個母親相結合,把一部分的基因轉給了我們的孩子,每個孩子生出來這個基因都是不一樣,還有一部分的孩子,他基因還會突變。這些個體,在不同的環境下,哪一個生存得更好,哪個就能傳下去,不斷把最好的選出來,就像達爾文的進化論說的,適者生存。

現在人工智慧它也開始學這個東西,把不同的基因進行選擇和重組,從而快速地進化。當生物科技和人工智慧兩個東西結合起來的時候,這個力量是不得了的。

這個東西到底走向何處,現在還很難定論。

有一些生物的神經網路可能我們不應該模擬。比如說自我意識,如果說我們這個人工智慧有了自我意識的話,這人機關係將會更加複雜。我們人類是一個多功能的智能,現在下圍棋的機器,玩遊戲的機器都是單智能的,那麼是不是人工智慧也要做一個多智能的?

在人工智慧現在這樣快速進化的過程中,它是不是會將來有一天超過我們人類,成為超智能?

超智能什麼意思,比如說我們人對螞蟻來說,人是個超智能,螞蟻永遠不可能理解我們這個智能的程度。那麼是不是有一天人工智慧它會發展到這樣的情況,就是說對於人工智慧來說,它就是人,我們就是螞蟻。

很多人想的是讓人工智慧為我服務,可是當人工智慧它產生感情的時候,它也有判斷的時候,這時候它要不要有權利?

現在國際上有好幾家公司在研發,不單單在研發這個人工智慧對話機,而且在研發人工智慧的配偶。因為人工智慧它更加能夠瞭解你,也更加願意說好話給你聽,讓你感覺更加好,好多人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可能許多人會選擇人工智慧配偶。它如果有感覺,它也要有權利,是不是?

人類能永生嗎?

關於永生的問題,我們現在聽到是肉體的永生,但是還有另外兩種形式的永生。

這是我們耶魯大學的墳場。耶魯大學有各種各樣的辦法來激勵教授不斷地向上,一開始是助理教授,做得好升為副教授,副教授做得好升為終身教授,終身教授做得好升正教授,正教授做的再好升講座教授,講座教授做得再好的話怎麼樣?將來你死的時候可以葬到耶魯墳場裡面去。

不是誰都可以葬進去的,要對人類文明有重大貢獻。

那麼耶魯墳場上面那個牌子寫的什麼?

「死去的他還會活過來」

當你產生一個新的思想,新的知識,這時候這些思想通過書本,通過上課,通過網路傳播的時候,你的思想就永生了。

現在我認為可能有另外一種形式,我正在實驗室組建一臺人工智慧機器,我希望他跟著我學十年之後,我怎麼想,我的喜怒哀樂它都知道。

如果到這一天的話,他應該是我靈魂的永生。

造就,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微信公眾號:造就(xingshu100)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編輯:Liz

校對:其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