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接觸

  每天5分鐘,帶你瞭解最真實的成都!

  昨天,我們採訪了成都一家教育培訓機構。

  在成都,私立學校每年學費約3-5w,補習機構高達1000餘家,每月補課費超10000元的小孩比比皆是,許多孩子連週末也是10小時以上滿課。

  都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成都娃兒們就有嗎?

  生活的不易,

  從來不只存在於成年人的世界。

  01

  你來接我的時候,必須開寶馬!

  四川師範聖菲附屬小學

  四年級@帆帆

  via《沒有起跑線》

  “好學校來補課的更多,像師範銀都、成外附小、聖菲附小這些學校生源都很好。有些娃娃,因爲大部分人都在補課,自己就坐不住了。”該機構的小魚老師告訴我們。

  帆帆就是同級學生中的佼佼者。

  “別看她才四年級,現在已經能用英語和老外無障礙交流了。帆帆媽媽準備等她小學畢業,就帶着她移民加拿大。不過也有一些讓我們哭笑不得的地方。”小魚老師繼續講到,“你來接我的時候,必須開寶馬!這是帆帆給她媽媽說的原話。”

  via《天空之城》

  比成績,比技能,比家境,現在很多孩子樣樣都要搶風頭。

  當然他們也會感到辛苦,但是誰都不想做落後那個,更不想做不合羣的那一個。

  02

  全班只有我沒得才藝

  成都九中

  高一@陳燦

  晚上10點半,陳燦媽媽正在補習機構大廳裏等兒子。

  她說:“兒子剛考上九中,去年開學回來就和我大吵了一架。當時學校要組織才藝表演。我以前希望他有個快樂的童年,就沒讓他去學這些。結果他回來冒火完了,吼到我‘都怪你!全班只有我啥子都不會’。”

  儘管經濟條件有限,陳媽媽還是花高價請了個薩克斯速成家教,“這個學起來快點,兒子加急學了一首,趕上了表演。”

  像陳媽媽一樣,多的是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的家長,但是最後反倒被責備。爭先恐後的大環境就像黑雲壓城,籠罩在城下的人,又有誰能撥雲見日?

  有句話恰好能解釋這種看似畸形的社會現象:所有人都站起來看戲,我們也就沒辦法再穩穩坐着了。

  03

  我簡直不敢想象

  三年後兒子成什麼樣子!

  一個被搖號好運砸中的媽媽

  就讀學校匿名@銳銳

  “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一看再看,孩子爸爸也湊過來確認,過了幾分鐘後我們終於相信是自己!”

  小升初走各種門路未果,銳銳一家人被好運砸中,搖到了青羊區兩所一類初中。

  “等待結果的幾天裏我們備受煎熬,萬一被搖到一所不好的學校,我簡直不敢想象三年後兒子成什麼樣子!”

  感嘆號足以看到這位媽媽內心的咆哮。

  via《超感獵殺》

  網上有評論說“小升初而已,至於嗎?”,在去暗訪這一天之前,我也對此感到惶恐。但當親眼見到晚上10點的培訓機構大廳後,我內心發生了一場海嘯。

  大廳裏密密麻麻都是等孩子下課的家長,他們熱烈討論着升學政策、補課費用、學區房……

  這些家長,很多也只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工薪族,白天在公司像上了發條的機器高速運轉,晚上換了個環境,卻不得不陷入另一重更深層的焦慮。

  都是同樣的普通人,一天有24個小時,需要睡覺、娛樂,也渴望充電進步。

  到底是什麼在支撐他們?

  04

  他至少不能比我過得更差吧

  “他至少不能比我過得更差吧。”有個家長如是說。這恰好能解釋某些焦慮的來源。

  事實上,孩子和家長的不易,大多來自家長本身的焦慮,而孩子則成了分擔者和繼承者。

  有一項花了75年做出的研究表明:

  上圈層的孩子們全部延續了父母輩的優秀基因和傳統,佔據着上圈層的社會地位。

  中產階級的孩子們除了極少數通過自身努力擠進上圈層外,其餘的維持了中產現狀。

  而對於下圈層,進階到中產階級顯得更爲困難,大部分依舊在下圈層徘徊。

  在成都,能負擔得起每月過萬補課費的家庭,算得上是個小中產。

  摸爬滾打幾十年,好不容易在中產階層站住腳跟,這部分家長几乎都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階層下滑,甚至希望通過他們實現階層跨越。

  05

  功利性帶小孩的人才會累

  但是,在不顧一切地全力衝刺時,教育的初衷去哪了?流水線上“十項全能”的精美複製品,真的是家長和孩子想要的嗎?

  正如網友@風破重圍所說:現在帶小孩,一點也不累,功利性帶小孩的人才會累——還美其名曰爲了孩子的將來。

  學習和教育,應該有更高追求。真正的“我是爲你好”,絕不是牢牢守住或拼命翻越階層的防線,更不是讓孩子多學幾門樂器和語言那麼簡單。

  約翰·亞當斯說:

  “我必須研究政治和戰爭,就是爲了讓我的孩子們能研究數學和哲學。我的孩子們應當研究數學、哲學、地理、自然、歷史、造船學、航海、商業和農業,目的是讓他們的孩子們能夠研究繪畫、詩歌、音樂、建築、雕塑、編織和陶藝。”

  作爲孩子的擺渡人,家長不妨試試多關照孩子的內心,幫助他們發掘興趣和長項?這樣一來,說不定許多沉重的焦慮會不攻自破。

  我們都曾是孩子,而今或是已爲人父母,或是還在恐育的路上。但不管此刻你是什麼角色,都可以在崩壞之前暫停一下的。

  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走很遠,

  不要讓焦慮代代遺傳。

  爲人父母,

  不必從精子和卵子相遇開始就高度緊張。

  爲人子女,

  不必非得成爲太陽,做一顆星星也很好。

  *本文圖片和人物本身及學校無關

  *參考資料:成都小升初指導、栩先生、人物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

  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留言一起討論一下吧!

  - END -

  出品:成都全接觸

  主編:JYCrow

  圖:成都全接觸、

  《天空之城》《沒有起跑線》《超感獵殺》

  由成都全接觸整理髮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