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郭幸宜台北19日電) 超商攜手公益團體,提供身心障礙者工作機會。全家超商與勝利基金會合作,推出全台首創的公益店鋪;統一超商則是以媒合平台方式,為身障夥伴創造就業機會。

根據勞動部調查,台灣15歲以上的身心障礙者失業率達9.17%,比全國平均失業率高出將近3倍,進一步剖析身障者所期望的工作型態,「服務與銷售類為主」是這類族群最想從事的工作種類之一。

全家超商自2011年3月起,與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勝利基金會合作,在台大學生第二活動中心,開設全台首家由身障者營運的便利超商「台大二活店」,以社區就業模式,協助身障者回歸一般性職場。

全家與勝利基金會目前在全台設有台大二活店、松醫店、敦中店、新店百合店與汐止福全店共5家店舖。今年更進一步深化合作,整合導入超商的虛實資源,除了提供實體通路就業機會,更將社福團體販售的社企商品搬上電商平台。

全家超商表示,全家自2011年逐步擴張公益店鋪以來,目前提供42名身障者工作機會,而且這些公益店舖,單店每日平均營業額也高於全台全家超商的單日平均營業額,替全家與基金會創造雙贏經濟效益。

統一超商則與聯合勸募合作,由7-ELEVEN規劃設置「身心障礙者就業媒合平台」,提供「職缺媒合、職前互動、就職輔導」3階段全流程協助,增加身障者線上求職管道,提供超過300名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

根據超商業者觀察,身心障礙者進入職場最大阻力來自於「被社會認識不夠深」,其實許多身障者都有不錯的工作特質與能力,例如,心智障礙者對重複性工作不易厭煩,經訓練,可以在需要穩定及持久性高的工作上有好的表現;肢體障礙者其實與多數一般人無異,且擁有基礎的判斷力與專業技能。(編輯:李信寬)10706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