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氧成功治癒運動傷害。在競技場上發光發熱的運動員,最怕遇到的是運動傷害,小則錯失比賽機會,嚴重則因此終結運動生涯。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日前收治二名受訓後下肢疼痛的體育班學生,經診斷評估皆為壓力性骨折;一般治療加上休養復原約需半年,但兩人經短期高壓氧治療成效顯著,目前皆已出院恢復正常訓練。

剛升上羅東高商一年級的學生林首辰,過去是羅東國中田徑校隊一員,每天利用課餘時間鍛鍊體能、反覆練跑至少四小時,今年五月腳踝開始疼痛不適,由母親陪同求診;就讀羅東高中三年級的吳婷琦,則是校隊跳遠好手,四月底某次比賽跳躍落地,聽到腳踝「啪」一聲,隨即感到劇痛腫脹,在羅東高中校隊防護員陪同下來到羅東博愛醫院復健科就醫。

復健醫學與高壓氧專科醫師何春生初步為兩名學生安排X光和局部骨頭掃描,發現是因長期鍛鍊導致腓骨的壓力性骨折。考量兩生是校隊重要一員且比賽在即,極需短時間復原為校爭光,經與學生和家長討論後,決定以高壓氧及復健治療同時並進。

今年五月起,兩生輪番來到羅東博愛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開始接受連續十次、每次半小時的單人高壓氧艙治療,躺進外型宛如「太空艙」的高壓氧艙室,在兩大氣壓、百分百純氧的治療下,使身體組織灌流增加、加速細胞修復、縮小受傷組織腫脹的體積。

一般壓力性骨折嚴重者需要三至六個月的療程和復原,但兩名學生歷經為期一個月的高壓氧及復健治療後,患肢疼痛幾乎康復,一個月後已經可以正常練習。何春生醫師表示,經序列追蹤比較治療前後的患肢X光,發現骨骼裂痕線明顯變淡,骨頭掃描也可見癒合痕跡;至於功能及疼痛指數表現上,兩生均表示運動疼痛幾乎消失,原本訓練的強度也逐漸提升至比賽水準。

何春生醫師解釋,因重複性壓力傷害造成的壓力性骨折,一般臨床並不常見,但常好發於長期從事高強度活動的選手和軍隊中強行軍等;由於該案中兩名學生仍處青春期,骨骼尚未發育完全且骨質軟,發生壓力性骨折的機率更是少之又少。

何春生醫師指出,高壓氧治療源於潛水醫學,臨床最早用於治療深潛時因海底壓力引發的潛水夫病,其他常見適應症中以一氧化碳中毒為大宗,另在癒合不良傷口、血管性疾病如動脈阻塞病變、腦中風、外傷性腦傷等治療上也能發揮功效。國外甚至廣泛用於醫學美容淡斑及抗老化醫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