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我想帶女兒回去看看父母”“要去你一個人去”

  作者:三點/原創

  湊合的婚姻有多痛苦,這個問題恐怕沒有身處其中的人無法明白。

  可是婚姻是有一個比較高的保障成本在的,夫妻雙方的金錢、財產尚好分割,可是孩子的撫養與教育問題就沒有那麼好辦了,父母婚姻不幸福,有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成長。

  01

  我從幾年前開始就想離婚了,但怕女兒有後爸!按我老婆的脾氣跟性格,如果我們倆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我真的沒有把握能爭到。

  她是那種不達目的罷不罷休的性格,這一點,非常讓人頭痛,也正是因爲她的這一特點,讓我不勝其煩,日子過得非常難受。人之所以想要結婚,自然是想跟自己喜歡的人過得比一個人的時候開心快樂,不是想自己找罪受的。

  婚後沒多久,我就發現這個女人一點小事能揪着不放,翻來覆去嘮叨幾個小時,然後再打電話給她爸媽。總之如果我不自動投降,向她賠禮道歉,她就能始終板着一張臉然後衝着我一通發火,由於頻率高而密,我其實沒多久就有些受不了了。

  02

  我來自一個小鎮,是自己讀書考出來的,之後留在了大城市工作、結婚。

  她是本地土著,可能出生在大城市,面對小地方的人難免會有一些優越感吧,總之面對我的家人,她的態度相當不煩惱,我父母難得來一次,來了嫌東嫌西,老人用過的碗筷燙了又燙,坐過的椅子,恨不得用消毒水擦。

  我父母雖說是樸實的鄉村城鎮的人,可是看人臉色這種事情還是不比城市裏面的人差,自從領教過自己兒媳婦的厲害之後,就再也沒在我們這裏長住過幾天了。

  這樣還不算,她也不願意跟我一起回老家看望父母,總之只要是面對與我家人相關的一切,她就嫌棄滿滿。

  03

  我怕是徹底怕了她,她不願意也就罷了,可是我要帶小孩回老家看父母也不讓,放出話來說“要回去你自己一個人回去!”

  這樣的女人過日子不痛快,對待兩家長輩態度又極其不公平,如果不是女兒現在還只上小學,我真的想離了這種婚算了。守着這樣一個女人,還不如自己一個人帶着孩子過日子還強些。這個清明節需要回家拜祭過世的爺爺奶奶,我好聲好氣跟她說:“老婆,我想帶女兒回去看看父母。”

  “要去你一個人去。”她又讓我一個人回去,說是這種氛圍不好,怕女兒眼睛淨,被什麼鄉下的孤墳野鬼給衝撞了。反正她想要達到什麼目的,總是會找理由。清明一套說辭,端午、中秋之類的倒是團圓喜慶,她也從來沒見肯過。

  04

  幸好女兒開始懂事了,她自己堅決表示要和我一起回老家,好久沒看到爺爺奶奶了,她想念得很。

  最終是沒能纏過自己的女兒,她這才不情不願鬆了口,由於孩子不聽她的,她還怕了她半天,說自己爲了她好,鄉下衛生條件差、蚊蟲又多,回來生病了到時候可別吆喝,絮絮叨叨又是半天,我們爺倆根本懶得聽,直接回房收拾了東西第二天就出發了。

  臨行時,聽她在打電話回孃家,問自己父母想吃什麼、穿什麼,看來準備趁我們離開的時候大肆採購回孃家,隨她吧,反正早就習慣了,好事從來只有她家的份,輪都輪不到我父母頭上,唉,我自己都不知道,這種生活,什麼時候纔到頭啊?

  三點評價:

  其實夫妻之間,對於雙方的長輩,最好一碗水端平,不要太厚此薄彼,這樣真的容易引發矛盾並傷害兩人的感情。假如發現另一半有過分偏袒自己家人的想法跟行爲,你最好與對方公開協商一下,討論出一套公平合理的方法一視同仁對待雙方家人,這樣是最保險的策略。

  如果在此基礎之上,對方還是一意孤行,那麼你就得考慮在收入上得保留自由支配的權利,不能將家裏的財政大權交到對方手上,這樣才能遏制對方,不會落到事事都沒辦法反抗的地步。

  否則,就會像這位男士一樣,忍着太難受,離婚又有所顧忌,幸福就會變得離得有些遙遠了。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