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多少錢一斤?能給我個塑料袋裝起來嗎?”

  “可以。”攤主麻利地扯下一個塑料袋遞過來,遞給眼前這個特殊的“顧客”。

  “塑料袋收費嗎?”“顧客”特意指着貼在市場裏的“限塑令”問。

  “不收費。以前那種免費的質量不好、不環保,不讓用,但現在這種是易分解的,免費給你,不要緊。”攤主答道。

  這位和塑料袋較真的特殊“顧客”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檢察院檢察長時俠聯。3月22日,他帶隊對銀川市興慶區檢察院辦理的北環批發市場商戶無償向消費者提供不合格塑料購物袋公益訴訟案進行“回頭看”,着重對案件辦理中的調查取證、整改回復、跟進監督等情況進行詳細閱卷和詢問,並實地查看了整改情況。

  3月22日至4月1日,寧夏檢察院組織全區檢察機關對2018年辦理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抽取100件進行了“回頭看”。通過查閱案卷、現場查看和聽取羣衆意見等方式方法,認真剖析具體案件,評查訴前檢察建議發出後,行政機關回復整改情況是否落實到位,對公益訴訟問題解決現狀進行總結評估。

  檢察長時俠聯通過“回頭看”發現,經過前期整治,易分解的收費塑料購物袋逐漸得到了北環批發市場內大部分商戶的認可,但減少塑料袋使用量的整改措施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對此,檢察機關全面聽取了商戶和消費者意見,並將結合實際,督促行政機關繼續積極履職,進一步提升監督效果。這次到實地、見實效的評查,給“回頭看”活動開了個好頭。

  環保公益訴訟案件佔七成

  最近,銀川市西夏區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部檢察官陳志明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張某某等人破壞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地案的生態修復費終於到位了。

  去年1月,張某某等人未經林業主管部門批准,在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非法佔用農用地,致涉案林地生態破壞嚴重。經寧夏檢察院批准,西夏區檢察院對張某某等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最終,法院以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分別判處被告人張某某等5人有期徒刑1年6個月至2年,緩刑2年至3年,並對破壞損害的林地生態環境恢復原狀,如無法恢復原狀則共同賠償生態修復費60.07萬元。

  2018年以來,寧夏檢察機關加大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通過主動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訴訟的方式,讓公益訴訟成爲保護公共利益的利器。去年,全區檢察機關立案公益訴訟案件847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案件813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9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5件,涉及環境資源保護領域604件。去年,全區檢察機關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897件,立案847件,向行政機關發出治理整改、修復被破壞的生態環境等訴前檢察建議812件,行政機關已治理或整改647件,佔79.7%。

  評查是否整改落實到位

  檢察建議發出後,行政機關是否整改到位?會不會存在以文件落實整改建議,讓公益訴訟案件打了折扣?作爲公共利益“看護人”,是不是存在“燈下黑”的情況?對此,寧夏檢察院對2018年辦理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抽取100件進行了“回頭看”。其中,自治區檢察院對五個基層院辦理的43件案件進行了抽查,現場查看31件。

  自治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評查,被抽查的案件中大多整改到位,有些案件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落實徹底、辦案效果好。但也從中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是有的行政機關雖然解決了檢察建議指出的具體問題,但沒有舉一反三對同類問題進行整改;

  二是部分案件止步“打算解決”,被監督的行政機關只在回覆中說明了工作措施,但具體問題尚未得到實質解決;

  三是有些案件雖然當時解決了問題,但事後問題又反覆出現;

  四是有的被監督行政機關提出,解決問題需要巨大資金成本投入,暫時無法根本解決。

  針對上述問題涉及的具體案例,自治區檢察院認真進行了分類梳理,下一步將積極協調各級檢察院及有關行政機關,共同推進相關案件得到有效整改。對符合起訴條件的,將積極督促承辦檢察院啓動程序。對此次未評查到的案件,自治區檢察院要求各基層檢察院對所辦案件逐案自查,並會同各市檢察院繼續進行評查,確保“回頭看”活動全覆蓋、見實效。

  推進公益訴訟提質增效

  “這處私搭亂建的地方很隱蔽。”車輛行駛在靈武市濱河大道上,靈武市檢察院檢察官史敏輝告訴記者。在一片林帶附近,記者看到一個羊圈,羊去圈空,已被拆除。

  “在羊圈50米外,原本還有一個佔地約70平方米的低矮簡易棚舍,也已被當事人拆除了。這些違章建築建立在黃河泄洪道上,如不拆除,將影響黃河行洪暢通,存在安全隱患。”史敏輝說。

  2019年1月22日,檢察機關啓動了“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靈武市檢察院聯合靈武市河長辦、防汛辦、寧東基地全面推行河長制辦公室對靈武、寧東境內的80多條河湖可能存在的“四亂”突出問題進行摸排並實地進行了調查覈實。截至目前,共發現問題線索12件並對梳理的問題線索建立專項行動問題清單,立案並提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3件,回覆並已整改1件。

  “保護母親河”是寧夏檢察機關今年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一個重點。時俠聯告訴記者,今年公益訴訟工作面臨“穩數量、提質量、消空白”的考驗。全區檢察機關要把握新時代人民羣衆新需求,着力解決公益訴訟工作做得“好不好”的問題,提高監督水平,落實監督成效,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持續深入推進公益訴訟工作。(法制日報 申東 單曦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