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剛開始接觸混音時,

一拿到一段幹聲

就開始根據直覺,胡亂調整EQ

最後得到的聲音,

讓人聽的想XX。。。

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

為了保護大家的耳朵

今天我們來介紹

如何正確使用

均衡器

鼓掌: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要了解均衡器,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頻率

那麼,什麼是頻率?

理論概念:頻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振動的次數

用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

頻率越高,聲音會越尖銳

會像指甲劃玻璃的聲音

頻率往低走,聲音會低沉

像一顆大石頭的落水聲

(這裡,我們主要對人聲進行分析)

看到這裡,有很多人會說

這很簡單

低音就是低頻,高音就是高頻

答案是:NO

低音並不是低頻,高音也並不是高頻

低音高音是被相對頻率中的包含著的

這是很多小白們會犯的錯誤

人耳能夠聽到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

實際人耳能聽到的範圍,大致在40Hz - 16000Hz

根據標準

將頻率劃分為這樣 4 個頻段:

? 30-150Hz 為低頻段:

? 150-500Hz 為中低頻段

? 500-5kHz 為中高頻段

? 5k-16kHz 高頻段

而在不同的這些頻段中,人聲的表現又是不一樣的

調整頻率對我們調整人聲有什麼影響?

簡單的來說,調整我們人聲的頻率

可以讓我們的人聲更加乾淨、溫暖、立體

有自己的特點,變成自己的歌神!

瞭解了頻率的點點滴滴,

接著就來揭開了均衡器的神祕面紗

均衡器是一種可以分別調節各種頻率成分電信號放大量的電子設備、效果器。可以彌補或者是削弱某一頻率點的電平。

總的來說,均衡器可以讓我們根據需要來對某一段音軌的各個頻率進行增減益的一款效果器。

可以更好得讓在不同的環境裏錄出不同的人聲變得更加好聽的一款效果器。

低音不足給你補低音,

高音不夠給你加高音

空間不夠給你變更加立體

這麼神奇的效果器如何正確使用呢?

這裡我選擇了一款效果器Waves裏的Q10

如圖,即位Q10的操作界面

上方橫坐標表示頻率點,縱坐標表示的是電平,

增益可正可負。

BAND中的1~10是頻點,可以選擇開啟或關閉

GAIN表示增益,FREQ表示頻率,Q表示Q值(可理解為影響的範圍)

TYPE(EQ的類型)從左到右依次是:

1. 峯型(Band)

2. 低頻擱架(Low Shelf)

3. 高頻擱架(High Shelf)

4. 低頻通過(Low Pass)

5. 高頻通過(Hi Pass)

瞭解了這些基本信息後,如何才能讓聲音更上一層樓?

1.瞭解調節低中高頻會對人聲造成怎麼樣的影響

在150~300hz是最影響低音的,不足時聲音單薄

像餓了兩三天之後的聲音

但提升過度會使聲音發悶

就像唱歌時含著一口飯

在1000~2000hz是調整音高,影響空間感

聲音在不同的場所

廳堂、戶外

所需的空間感是不同的

在7000~8000hz很影響聲音的層次感

就像你的朋友如果在同一個地方同時和你說話

你會根本聽不清他們在講什麼

而如果你的朋友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和你講話,

什麼事情就會一清二楚。

在調節多軌人聲EQ時,需注意不同聲部的層次,根據聲部特點來進行調節。不能讓聲音打架。

在8000hz以上的話通常是高音細節,不過會進行細調。

2.瞭解自己想調整出的人聲的感覺,是溫暖的?是硬朗的?還是其他風格的?

以上內容需自己去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多聽,多練

需要注意的是:

1.在使用效果器的過程中,不斷得進行微調,以負增益為主,適當地進行正增益。

2.均衡器的使用需要大量的經驗累積,可以多聽聽優秀的作品,看看其他優秀的工程文件。

3.錄製的環節纔是最重要,後期製作只能進行潤色,要更注重前期!

小經驗:翻唱一首歌,後期調EQ時可以根據原唱來進行調整。

有個加快上手速度的辦法,在右上角有個Load按鍵,裡面有各種預設

我們可以根據我們的需求來選擇預設,再根據實際情況對預設進行調節。

我們對人聲EQ的調節,會在我們不斷的調整中不斷完善,只有個適不適合,沒有完不完美。

大家有什麼自己的小祕籍或者對我們的建議歡迎留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