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棒的佛系作家:六段話讀懂林清玄 宗教 第1張臺灣著名作家

林清玄近日去世,

終年65歲。

他是最棒的佛系作家:六段話讀懂林清玄 宗教 第2張他32歲遇見佛法,

入山修行,深入經藏。

35歲出山,四處參學,

寫成“身心安頓系列”,

成為90年代最暢銷的作品。

他是最棒的佛系作家:六段話讀懂林清玄 宗教 第3張他40歲完成“菩提系列”,

暢銷數百萬冊,

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佛書之一。

他創作的“現代佛典系列”,

帶動佛教文學,

掀起學佛熱潮。

他是最棒的佛系作家:六段話讀懂林清玄 宗教 第4張頓頓熟識的專家學者中,

無論是南海佛學院的教授,

或是本煥佛學院的專家學者,

但凡讀過林清玄文字的人,

無不豎起大拇指叫好:

他筆下的佛法,

是為了加深讀者對生命的體驗。

在佛法與生活相融合這方面,

“他是最棒的佛系作家”。

他是最棒的佛系作家:六段話讀懂林清玄 宗教 第5張

林清玄禪詩欣賞

白鷺立雪,

愚人看鷺,

聰者觀雪,

智者見白。

六段話讀懂林清玄

我們是寄居於時間大海洋邊的寄居蟹,踽踽終日,不斷尋找着更大、更合適的殼,直到有一天,我們無力再走了,把殼還給世界。一開始就沒有殼,到最後也歸於空無,這是生命的實景,我與我的肉身只是淡淡地擦身而過。

——《玫瑰奇蹟》

時到時擔當,沒米就煮番薯湯。”也應該作如是觀,真到沒有米必須吃番薯湯的時候,是不是也能無怨,品出番薯也有番薯的芳香,那纔是真正的承擔。

——《時到時擔當》

好好地對待先生,每天關懷孩子,這都是很好的功課;試着不與人爭辯,隨順別人,也是很好的功課。菩薩行的“佈施”“愛語”“利行”“同事”講的就是這些呀!

——《為現在,做點什麼》

佛經裏當然也講到“涅盤”,它不用吉祥,善良、安全、清凈、皈依、彼岸、和平、寧靜來正面說涅盤,而說了一句“斷愛近涅盤”。這是何等的境界,一個人能隨時隨地斷絕自己的渴愛,絕處逢生,涅盤自然就在眼前,舊年換新恐怕也是一種斷愛吧。

——《斷愛近涅盤》

《金剛經》裏最精彩的一段文字是“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我覺得這“色”乃是人的一副皮囊,這“音聲”則是日日的求告,都是有生滅的,是塵世裏的外觀,講到“見如來”,則非飄然而去了斷一切塵緣不能至。

——《歸彼大荒》

我們只願心懷清歡,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人間最美是清歡》

他是最棒的佛系作家:六段話讀懂林清玄 宗教 第6張

他是最棒的佛系作家:六段話讀懂林清玄 宗教 第7張

半生坎坷,寵辱不驚

逆境增佛緣

世人熟知林清玄,知道他著作,卻鮮少人知道他半生坎坷。

童年時候的他家庭貧困,兄弟姐妹十八人,常常飢一頓飽一頓。為了幫補生計,他曾做過服務生,當過碼頭工人,甚至殺過豬。

中年時候的他,忙於應付臺灣報紙激烈的競爭,妻子陳彩鸞無法和他進行精神的溝通,便在某年的新年離家出走,不知去向。這場婚變,對林清玄打擊很大,他選擇辭職上山,隱居山林,兩年後他遇到了方淳珍,兩人又墜入愛河。

林清玄以為又迎來人生的春天,不曾想謠言漫天,激進的婦女讀者們大罵他是“偽君子”,甚至有讀者當眾焚燒他的書。

人們以為林清玄大起大落,必會沉淪。可他卻在跌宕的人生中,在博大精深的佛法中體悟出獨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佛系生活。

林清玄的佛系生活,不是墮落,不是消極,不是不思上進,他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很好地闡述了“佛系”二字的真正要義。

原來,真正的佛系,是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寵無驚過一生;真正的佛系,是心若變寬,天地自寬,人生處處是風景;真正的佛系,是在薄情的世界裡,始終深情地活着。

編輯 | 頓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