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大雪天去看了《爆裂無聲》,帶著極高的期盼和敬意,忻鈺坤導演是對電影真的熱愛,並且是出於熱愛本身去做電影。它是現在無數還默默無名,但是對電影也同樣真摯熱愛的代言人,如同當年賈樟柯橫空出世一樣。《心迷宮》是一個完全本土化的非線敘事片子,沒有抄襲和改編的樣本,這點比寧浩《瘋狂的石頭》抄《兩桿大煙槍》要好太多了。說明忻鈺坤的原創能力,以及電影編劇基本素養是相當紮實的。為了證明自己的導演鏡頭能力,如今又執導《爆裂無聲》,這部劇本其實寫成於《心迷宮》之前,如果時機成熟,本應該成為他處女作的電影。

忻鈺坤的敘事和鏡頭語言,終於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可以稱為2018年開年到現在,最為成功的小成本類型片。所以強烈推薦。各種隱喻的巧妙設置,三個主角之間的命運交集,通過強大的編劇能力,融合在一起,可以看出韓國或者美國類型片的影子,但忻鈺坤同樣內化的很徹底,不露痕跡。

通過孩子的丟失,農民宋洋與礦主姜武相遇,然後律師孩子的丟失,農民宋洋又與黑心律師相遇。社會中的三層階級,底層,中產,暴發戶,三者對應著礦主辦公室裏的金字塔模型,它是權力的象徵體系。甚至開頭孩子用石頭不斷往上疊加,也是不同的權力階層,相互壓制的隱喻。 在衝突發生時,煤礦老闆用金字塔的塔尖打破了農民的頭,依仗自己的權力優勢,而農民又用他行兇的利器弓箭頭解救了自己,然後降服了煤礦老闆。暴力的輪迴,巧妙的勾連在一起。

忻鈺坤並不是想像《通天塔》一樣,由偶然事件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應。而是企圖製造一個閉環,惡的因子怎樣滲透,影響並且相互聯繫的。羊羣是弱者的象徵,轉瞬成為桌上的羊肉,通過切割機器,也是象徵暴力的不斷運轉。當農民宋洋成為了障礙,骨頭馬上卡住了機器。食物鏈對應著現實裏的權利體系。礦主的私人密室,一座用獵殺發泄內心惡的本能的黑暗空間。而山洞又是所有人性本惡的深淵,黑暗中埋沒著無人知曉的祕密。

但是同樣也有幾個疑問:

1.關於結尾,設置的很巧妙,但是與人物設定是有衝突的,姜武飾演的煤廠老闆,通過前面很多場景,可以看出他並不是一個魯莽的武夫,而是有城府、不事張揚、行事淡定的。但結尾,他剛剛躲避過牢獄之災,給了律師大筆費用,本應該高興,為什麼要用弓箭射殺一個小孩?不是又給自己找事嘛?沒有必然性。如果想往主題靠,生物鏈什麼的,這樣並不是一個嚴謹的閉環。礦工的惡人角色如果是像《辛德勒名單》那樣的納粹軍閥,以每天早上站在屋頂用槍射擊殺人為樂趣,並不把猶太人的生命當回事,這樣的性格設定或許會能說得通。

(抱歉,這點信息沒看清楚,補充一下,小孩的畫,隱藏了一個更大的作惡的場景,礦主問小孩羊肉多少錢?小孩因為喜歡羊,在礦主用弓箭射殺時,捨身保護羊而死,礦主又想殺人滅口,律師阻攔,但也不想去醫院救護,於是律師和礦主合夥拋屍,在山洞律師慌張的眼神說明瞭一切)

2.主人公宋洋和屠戶之間的關係,宋洋用骨頭去掉了屠戶一隻眼睛,後來宋洋逃避時候,屠戶還幫助了他,這個中間的矛盾衝突是怎樣消除的?而且故事開頭設定,是農民宋洋首先懷疑屠戶把自己的孩子偷走的,證明兩者之間還有不信任、仇恨的基礎。

3.屠戶孩子在飯店給宋洋演示了射箭的動作,這個是一個好設計。一步步的信息逐步透露孩子的走向。這個角色的設定,看似很小,其實舉重若輕,與杜琪峯在《ptu》裏設計的一個騎自行車的孩子一樣,都為劇情的發展提供了戲劇上,有趣的拐點和細節張力。後來在牆上的畫,也暗示了孩子是重要的目擊者,也揭示了殺人兇手。但孩子不會說話嗎?也是啞巴嗎?為什麼不直接說明?

4.律師的信息有點弱,他是偽證的製造者,也是暴力的參與者,在山洞面前,律師的眼神和慌亂,表明他肯定見證了孩子的丟失,也間接暗示了孩子被處理的場所。但是感覺三組人物信息的發力,有些直擊命害,有些卻無足輕重,信息的能量場時強時弱,

以上的幾點疑問,因為只看了一遍電影,匆忙之中難免有些信息遺漏,可能有些片子裏已經交代,但我錯過,如果有不同觀點,歡迎指導補充。

《爆裂無聲》總體上是個好片子,忻鈺坤未來應該是中國類型片一個很好的開拓者,會是首先形成自己風格的導演。譚卓的表演可圈可點,演員的皮膚故意粗糙曬黑,從外形上真有一種農村婦女的感覺,再加上臺詞表演,譚卓的表演很好。宋洋仍然能看出在徐皓峯電影裏的痕跡,眼神以及倔強的態度。姜武演技沒問題,但是層次可以再豐富拓展一下,希望國內未來的片子裏能夠出現一個希斯萊傑的小丑,還有加里·奧德曼的壞警察那樣的經典惡人角色。最後還是推薦去電影院支持忻鈺坤的《爆裂無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