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人,有嚴重的拖延症。

尤其是工作,事情一到他這裡,就被拖延,總要等其他同事來催他幾次,才能完成。他下定決心,要改掉自己的拖延症,可是沒多久又打回原形,難以改變。他感到很苦惱,最後去求助心理醫生。

通過交流,心理醫生給他分析如下:

1、他在單位工作,由於拖延,經常得加班,而公司的領導見到他加班到很晚,還表揚過他。在他潛意識裡,拖延症不是個壞東西,還給他帶來了精神獎勵。

2、追溯到小時候,他做作業速度非常快。可每次做完作業,父親不是讓他去玩耍,而是認為作業太少了,下一次給他布置更多的作業。小孩通常無法和大人正面衝突,所以他就學會了消極怠工,拖延,本可以做得很快的作業,他總是慢慢做,這樣父親就不會給他增加額外的作業量,有時候拖延到晚上,還在做作業,父親還誇他勤奮。

通過一分析,當事人就明白了,原來自己的拖延症,是從小就養成的。而在單位加班時,領導表揚他;和他小時候晚上做作業父親誇獎他,是一模一樣的反應模式。

說來也奇怪,當他意識到這一點以後,從此再也不拖延,拖延症竟消失了。

心理諮詢師的作用,是幫當事人,找到問題的最初起因。一旦知道和接受這個起因,很多負面的情緒和習慣,就可以得到化解和轉變。

我想起張德芬老師在暢銷書中也提出的一個類似的觀點,大意是說:「負面情緒和苦難,是一個偽裝的禮物,一旦你接受它,解開它,你就會得到驚喜,成為更好的自己。

接受不完美,面對負面情緒,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步。

讀高三的時候,我們班轉學來一個女同學,學畫畫的,準備報考美術學院。她跟我們住同一個宿舍,相處下來,才發現她有妄想症。

一開始她跟我抱怨說:「我爸爸總是叫我去看心理醫生,我又沒有病,為什麼要去看心理醫生?」

我說:「不想去,那就不要去唄。」

沒過多久,有一次,她居然當面指著我,叨叨絮絮地責罵,說:「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跟別人一起,說我的壞話。」

我只是和別的同學正常聊天,她卻以為我跟別人說她的壞話。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什麼是「妄想症」。

回到高一,我們班也有一個女生,突然變得神經兮兮。比如,操場旁邊根本沒有人,她卻堅持說,那裡有一個人在罵她。

因為我是班長,我沒去上課,一直陪同她,怕她出意外。最後,她父母過來,把她領走,從此她再也沒來學校。估計是沒治好。

通過親身經歷,我發現一點:真正有精神病的人,通常不會認為自己有精神病。

而常見的情緒低落,嫉妒,煩惱,鬱悶,難受……都是一個人正常的情緒反應,只要面對它,不逃避它,接受它,它會自己來,也會自己走,並不是多大的事。

當負面情緒來臨時,我會選擇忍耐。因為忍耐,比抱怨,更節省精力。

通常,好好睡上一覺,第二天什麼情緒都跑光光了,恢復原狀。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我們明天見。

如果你認為文章有益,歡迎留言、分享、轉發,傳遞知識,分享智慧。

每日讀書,不忘初心

今日閱讀:《心靈的七種兵器》 武志紅 著

每天讀一本書,喜歡可以關注易瑾還,我們一起讀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