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粉身碎骨》是由Richard C. Sarafian導演,Barry Newman(巴瑞·紐曼)、 Cleavon Little(克力文·李托)、 Dean Jagger(迪恩·賈格爾)等明星主演的一部歐美動作電影,本片在歐美以及英國拍攝完成,於1971年1月15日在美國上映,在當時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和很高的電影票房,可堪稱經典動作電影。

本片主要講述科瓦斯基在15小時內從科羅拉多到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的故事,與現如今被大眾所熱捧的《速度與激情》倒有幾分相似之處,雖然本片已經上映多年了,但卻較之《速度與激情》還是更勝一籌,這又是為何?

第一,人性的深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美國的自由之風氣令年輕人如痴如狂,追求速度、個性、甚至吸毒、酗酒,這些都成為了自由生活方式選擇權利的捍衛,用現在我們北京人講的話就是爺就這樣了,沒礙著你的事,你管的著嘛!本片是這樣一部電影――它似乎什麼也沒講,不過是一個人開了一路車,最後殞命的故事;但它又似乎包含了70年代美國的一切個性解放、嬉皮士、吸毒、反體制、理想的失落、漫遊、自我毀滅等,影片一開始就如同紀錄片般冷靜簡約:警察們忙忙碌碌,兩輛推土車擺在公路上堵住去路;直升機在天空盤旋;周圍的人們堆到窗前好奇地圍觀;CBS的新聞車疾駛而來……所有目光都望向公路的遠方,聽著無線電里聲音,他們在等待什麼呢?」或許也在暗示著我們什麼東西――速度就是魅力,又是致命的魅力,追求更快的吸引力,越是得不到就越有吸引力,但重要的是但是,我們必須抵抗致命的吸引力,我們需要被保護以免受我慾望的侵蝕。這就是這部電影揭示的人性、靈魂的解放:不自由,毋寧死。

第二,結局引人爭議。本片的結局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為什麼有能力擺脫一切追捕的科瓦斯基在穿越了4個州之後,快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卻在看到警方以兩輛巨型鏟泥車並排泊在公路上作為路障411他竟然還流露出一個神秘的微笑,這個微笑代表著什麼呢?所以柯瓦斯基究竟死了么?還是他只是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或許這是不是與本片片名「Vanishing Point」相呼應呢?而中文名「粉身碎骨」又暗示著什麼呢?這或許就是這部影片的神來之筆,讓人不得不佩服。

而現如今,我們來回看這部電影,或許在特效、道具等方面來看,它都是那麼的不堪一擊,可是放在當年那個環境下來看,無疑不是一部絕贊的影片。小編多年來看過這麼多部公路電影,每一部都能把我看得精神振奮,熱血沸騰的,但是還是只有它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因為整部片子里無不充斥著對規則和權威的蔑視和對自由的追求與敬仰,這就是最讓我喜歡的一點,不知道你們怎麼覺得呢?


給予以超速為靈魂自由的宣示

重點不在他何時停止

但是誰去阻止他

在路途中

過去的日子的片段不時出現在他眼前

這一路追逐 其實是他對自己生命意義的追尋

最後他自己阻止了自己 加速自己的車子

一頭撞到路障上粉身碎骨獲得了他最終的自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