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代差拉得太大,數量就沒用了,一條彼得大帝可以花式吊打無敵艦隊

雖然在武器製造上,的確是有「數量也是一種質量」的說法,但是這個理論成立的大前提,是大量廉價的裝備和少量精良的裝備之間並沒有出現時代性的性能差距。在敵我雙方的裝備技術水平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甚至不在同一個時代的時候,雖然不至於說像科幻小說裡面那樣一個水滴就能全滅艦隊兩千星際戰艦,但一條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想要花式吊打甚至全部消滅區區一個無敵艦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無敵艦隊中最具備戰鬥力的蓋倫帆船

無敵艦隊么,滿打滿算130條船,三萬多人,總噸位是一條基洛夫級的兩倍,人數則是基洛夫船員的四十倍。但這又怎樣呢,姑且不論基洛夫級巡洋艦上面配備的導彈(這個實在太過分,即使防空導彈的威力也不是區區木殼的風帆戰艦承受的起的),即使之憑藉艦上配備的一門雙聯裝130mm AK-130艦炮,一條基洛夫級巡洋艦也足夠在幾十公里的距離上心曠神怡地把整個無敵艦隊打成碎片了。若是還覺得太欺負人,而一開始就假定基洛夫級已經被無敵艦隊團團包圍的話,射速5000發/分的AK-630近防炮難道就是擺設不成嗎。

風帆戰艦時期的跳幫作戰

而無敵艦隊又能對基洛夫級做什麼呢?開炮嗎?因為甲板高度的緣故,恐怕絕大多數火炮都只能攻擊到基洛夫級的側舷,而除非在座各位對現代的造船工藝有什麼誤解的話,區區風帆戰艦時期的前膛炮是無法擊穿軍艦的結構鋼板的。或許位置較高的輕型火炮能夠打壞一些甲天線和窗戶,但也就僅此而已了。就算失去全部的火力,基洛夫級憑藉航速和堅固的艦體,也完全可以光靠撞擊就解決問題。即使無敵艦隊上一萬四千名陸戰隊都登上了甲板,攻入了艦體內部,基洛夫級超過1600個的內部艙室和隨處可見的鋼質閘門也可以讓陸戰隊的攻擊比進攻要塞還痛苦了,這還沒算上船員會配備的輕武器呢是不是?


分享專業知識,奉獻原創精品,我是兵說,歡迎關注。

彼得大帝會完勝無敵艦隊,俄羅斯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二戰後出現的最強巡洋艦。該戰艦是基洛夫級巡洋艦的最後一艘。而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殖民時代,確實是最強的海上作戰力量。西班牙人憑藉這支強大艦隊,在南美洲建立了遼闊廣袤的殖民地,長期的掠奪讓西班牙一舉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強國。

如果按照以前的軍事理論,數量也能彌補質量的不足。但這句話是有前提的,武器之間的綜合性能必須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下浮動,技術略顯落後的一方可以憑藉數量來對抗敵人。但技術代差太大的話,哪怕只差一代,數量多寡會變得不那麼重要。

彼得大帝和西班牙的風帆木頭船,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我們先說前者的常備武器,它擁有數量龐大的導彈垂髮系統。有最新型的火山岩反艦導彈,防空導彈的數量上百枚,主炮是AK130炮,還有6座近防系統。

而西班牙的風帆戰艦,作戰武器是火炮,類似電影《加勒比海盜》和《怒海爭鋒》里那種彈丸火炮。往往是在戰船離得比較近的時候,才會發射,甚至是敵對雙方的船員都互相看清楚臉了,才進入射程範圍。打完炮彈,就架梯子衝上去白刃戰。

彼得大帝面對無敵艦隊的100多艘戰艦,雖然噸位不如對手大,人數沒對方多,但技術優勢太明顯。導彈能打幾百公里遠,主炮和近防炮也能打幾十公里遠。彼得大帝的載彈量很龐大,火炮精度也極高。面對無法隱身的木頭戰艦,肯定是彈無虛發的。只需要100多發炮彈,就能把無敵艦隊炸到海底,用導彈都是浪費資源。

別說是無敵艦隊的風帆戰船了。事實上,彼得大帝即使面對二戰時期的美國日本航母編隊,也具備一艘戰艦打翻兩到三個航母編隊的能力,一波導彈出去就是火海。

在美蘇冷戰初期,美國還沒有列裝阿利伯克驅逐艦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時候,一艘彼得大帝搭配一艘光榮級,也基本可以抗衡一個美國航母編隊。

彼得大帝這種武庫艦,如果能夠改善其隱身和雷達系統,未來戰場的作用依然很大。

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於1998年正式服役,為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艦,該級戰艦滿載排水量24300噸,續航力14000海里/30節,首次裝備了VLS系統和大量導彈,並配有3架直升機。其中兩台核裝置的總功率達8萬馬力,可以使該艦以24節的速度航行。兩台蒸汽動力裝置的總功率是4萬馬力。兩裝置如果並機使用,可以發出高達12萬馬力的總功率,使該艦以30節的全速前進。該級艦裝備各型導彈近500枚,是美國載彈量最大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的四倍,因此又有武庫艦的美稱。

西班牙無敵艦隊是西班牙16世紀後期著名的海上艦隊,無敵艦隊約有150艘以上的大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以萬計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最盛時艦隊有千餘艘艦船。從西班牙艦隊大部分的記錄中來看,所屬的西班牙大帆船有8艘噸位介於500—600噸之間,裝備24門火炮;8艘大一點的達到了700—850噸,裝備30—40門火炮;3艘1000噸的巨艦每艘擁有近50門火炮;還有3艘250—350噸的大帆船裝備著20—24門火炮。

一艘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與整個西班牙無敵艦隊對抗,誰會勝利?

首先從戰技戰法方面來對比。西班牙無敵艦隊採取火炮攻擊、貼近登船的戰鬥方式,靠人力划動的船航速在依靠核動力推進的彼得大帝面前無異於蝸牛。彼得大帝號最快速度能達到30節,以其兩萬多噸的排水量,能輕易碾壓木殼的西班牙船。

從武器性能來看,西班牙人使用加農炮、長炮、射石炮、臼炮、旋炮構成火力體系。其中,加農炮是最大、最強的武器,比一般的長炮擁有更高的徑長比;後面一組又可以細分為長炮和半長炮,它們都比加農炮甚至更大一些的重型加農炮要更輕更長;射石炮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幾乎沒有再發展了,這是因為製造它們所發射的石制炮彈的成本在不斷的攀升,作為近距離的武器,這些射石炮炮桶短小,有著一個比炮膛還小的火藥倉。而彼得大帝號裝備了大量反艦導彈,可以進行超視距攻擊,對西班牙船基本上能達到百分之百命中;另外,該艦還有一座雙聯130mm火炮,射程29千米,射速35-45發/分,彈頭重33.4千克,一發炮彈就足以擊沉一艘西班牙船。彼得大帝號即使停在水面對無敵艦隊進行射擊,也不用擔心無敵艦隊的火炮能對其造成什麼損失。

所以拿彼得大帝號跟西班牙無敵艦隊對比,沒有什麼可比性,二者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


答案很明顯,彼得大帝一定會贏,而且會毫髮無損。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為蘇聯1144.3計划下的核動力巡洋艦,它最大排水量為2.42萬噸,最高航速33節,經濟航速18節。主要武器為20枚射程達550千米的P700型(北約代號SS-N-19)遠程艦對艦導彈P700型反艦導彈是前蘇聯第三代反艦導彈,採用火箭衝壓發動機推進的大型超聲速反艦導彈,全長10.5米,重量6.98噸,最大飛行速度2馬赫,能夠裝備50萬噸的核戰鬥部和750公斤高爆戰鬥部。此外,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裝備了1門AK130艦炮,射速達到90發/分,備彈342發,另有8座AK-630M型30毫米加特林機炮,射速10000發/分,備彈48000發。此外,彼得大帝攜帶的96枚SA-N-6遠程防空導彈、SA-N-9垂直發射近程防空導彈均能給執行應急反艦任務,另外,彼得大帝攜帶有3架卡27直升機,為其導彈提供中繼制導、反潛乃至常規的驅逐任務。此外,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有一支不少於150人的安全組,攜帶有AK74步槍、PKM機槍、以及14.5毫米高射機槍。

而西班牙無敵艦隊,即使是在巔峰時期,總共也就有123艘各式帆船,艦炮共計3000門而已。那時候,西班牙無敵艦隊採用的是前裝滑膛炮,有效射程僅有400碼。主力帆船為,卡拉克式(Carrack)帆船,最大航速10節,能夠攜帶60門艦炮。

因此,西班牙無敵艦隊遇上彼得大帝號,那就很好玩了。首先彼得大帝號的卡27直升機,只需要攜帶1挺12.7毫米機槍,就能把無敵艦隊掃的損失慘重。隨後,彼得大帝號跟上來。(為了省錢不發射反艦導彈),開到10公里的時候,AK130開火。(為了震撼效果和確保AK130準確度)AK130艦炮的130毫米炮彈能夠裝填3.4公斤TNT炸藥,足以把一艘卡拉克式(Carrack)帆船炸一個大窟窿,隨後,彼得大帝號靠近,他的AK630、AK130艦炮乃至安全組的PKM機槍和AK74以及14.5毫米的高射機槍都能隨意開火,把無敵艦隊打得滿是碎片。至於無敵艦隊的火炮,彼得大帝直接無視就行,反正16世紀的前裝滑膛炮肯定沒法在現代的船用鋼板上留下一絲痕迹。

然後,由於無敵艦隊航速都在10節以下,而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經濟航速都在18節。所以,只要指揮官不愚蠢的要跳幫作戰,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完全能夠0傷亡將無敵艦隊送下海底。

原創不易,軍情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求各位老爺點波關注QWQ


顯而易見,彼得大帝會贏,而且是毫不費力的碾壓對方。

彼得大帝和西班牙無敵艦隊差的已經不是幾十年的代差了,而是整整四個世紀的科技差距。先不談武器,光光靠艦體,彼得大帝號24000多噸的排水量,合金的艦體,光撞就能把基本噸位五六百噸的無敵艦隊的大木船全部撞碎。

要是論武器,拿SSN19超音速導彈對付無敵艦隊都是浪費錢。拿機槍和艦炮能輕鬆洞穿無敵艦隊的船體,彼得大帝裝備的130毫米的艦炮能打30千米,每分鐘能打35-45發,而無敵艦隊裝備的火炮多數位重加農炮,最大射程不過2千米,炮彈也是實心鐵球。彼得大帝能輕輕鬆鬆做到,想讓你什麼時候沉,想讓你在哪裡沉,就算把無敵艦隊放到近身兩公里以內,也對彼得大帝造成不了任何威脅,那種鐵球最多只能在其艦體留一點撞擊的痕迹罷了。

你要是想跑?對不起,你一風帆戰艦主要靠手動划槳的能跑哪去,彼得大帝最高航速30節,就追在你屁股後面不打你,累都把你累死。

請關注大狗雜談


這個問題像關公戰秦瓊,但更可笑一些。

如果雙方在大洋正式開戰彼得大帝可以用雷達、直升機遠處發現目標,遠程火力實施打擊。然後以近三十節高航速迅速接近和脫離。見過鯨魚捕殺一群小魚嗎?就是那個樣子。

如果不是正式開戰就難說了,假如西班牙無敵艦隊在日本人手裡,他們會很清楚雙方實力差距,會採取欺騙、偷襲等各種手段,不把你彼得大帝號搞沉絕不罷休。然後用一堆小船進攻你的國土,要你的戰爭賠款,再用戰爭賠款造一艘自己的彼得大帝。


這個問題恐怕要比現代士兵穿越回古代與10萬大軍對陣的問題容易回答,「彼得大帝」勝幾乎毫無懸念。歷史上西班牙無敵艦隊擁有22艘風帆戰艦、108艘武裝商船,裝備火炮2400餘門,規模相當龐大,可是當時的風帆戰艦依賴風力,航速低、火炮射程近,在實戰中根本追不上現代軍艦,更加不可能將現代軍艦置於自己的火力範圍內。相比之下,「彼得大帝」號作為一艘核動力導彈巡洋艦,航速30節,裝備導彈數百枚,可以從容地選擇交戰和撤離,始終保持在無敵艦隊的火力範圍之外,也能輕鬆地擺脫對手的追擊或包抄,在彈藥攻擊無限的情況下,「彼得大帝」號甚至不需要動用導彈,僅用130毫米或100毫米艦炮就能輕鬆搞定所有古老的風帆戰艦,彈種一定要選擇燃燒彈,一發起火,萬事休矣。


基洛夫把所有防空反潛武器包括最牛逼的反艦導彈拆了 只留艦炮及其瞄準制導設備 剩餘空間裝炮彈 一門雙聯主炮配上8座近防速射炮 我覺得魚雷都是多餘的。 就是先用主炮轟 正常備彈800發 我們多帶點1500發 剩下來全裝滿近防炮的炮彈10萬發。然後我們就可以愉快的刷怪了 最鼎盛的無敵艦隊號稱上千戰船 最多就是一百多艘主力戰艦 先用主炮把個大的打掉 平均10炮打一艘不過分吧 剩下來的武裝商船 和後勤船隻就可以像打索馬利亞海盜一樣用近防炮去掃 差不多了 靠近用機槍把倖存的士兵突突突了。


謝你約問。你並沒有說清楚西班牙艦隊採用哪種戰艦和俄羅斯「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對壘?一個艦隊,幾艘戰艦?何種戰艦?多對一?還是二對一?西班牙起碼幾艘以上,要不,何以能稱得上艦隊?就其海軍實力來說,俄羅斯遠超西班牙,兩國海軍對陣海戰,無疑俄羅斯會贏,佔上風。上圖是俄羅斯海軍「斯維爾得洛夫」級導彈巡洋艦《加里寧》號。滿載排水量17200噸,長210米,寬22米,編製1000人,艦裝兩座雙聯裝S/N/2對空導彈發射裝置,6座雙管100毫米炮,16座雙管37毫米炮,8座雙管30毫米炮,反潛裝備有兩具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導彈發射架和直升機起降平台及機庫。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堪稱巡洋艦之最。是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空母艦戰鬥艦艇,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現役的非航空母艦核動力水面作戰艦艇。

防空火力空前強大,其配備型號之複雜在各國艦艇中絕無僅有。甲板下面共有12個該型導彈的垂直發射系統,每箱備彈8枚

CADS-N-1近防系統,總計96枚。雙聯裝SA-N-4防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SS-N-19反艦導彈垂直發射裝置(20座,備彈20枚);SS-N-14反潛導彈發射裝置(1座);12管RBU-6000火箭式深彈發射裝置(1座)

無敵艦隊

西班牙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從發現新大陸到只用幾百人就征服了美洲、環球航行、大敗土耳其艦隊、白銀礦的發現和開採和遍布全球的貿易點和殖民地,這些偉大的成就讓西班牙人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是不可被擊敗的。

公元1545~1560年間,西班牙海軍從海外運回的黃金即達5500公斤,白銀達24.6萬公斤。到16世紀末,世界貴重金屬開採中的83%為西班牙所得。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線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擁有100多艘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以萬計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最盛時艦隊有千餘艘艦船。

西班牙無敵艦隊看起來確實很強大,但對俄羅斯「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面前卻不堪一擊。古代和現代比起來,簡直是雞蛋碰石頭,有去無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