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

事件回顧:

2016年11月3日凌晨,中國留學生江歌在日本中野家中遇害,事發後日本警方對案件進行調查,11月24日晚間,日本警方對外通報稱,以殺人罪對中國籍男性留學生陳世峯發布逮捕令,指控其殺害了中國女留學生江歌。日本警方也證實了江歌母親的懷疑,犯罪嫌疑人陳世峯正是江歌室友的前男友 。2016年11月24日,日本警方公佈案件的相關調查進展,並以殺人罪對中國籍男性留學生陳世峯發布逮捕令。12月14日,日本警方對殺害江歌的嫌疑人陳世峯以殺人罪正式起訴。2017年12月11日,江歌被害案中的被告人陳世峯在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初次接受開庭審理。12月20日宣判,陳世峯被判20年。江歌母親晚上在日本記者俱樂部會議室舉行記者見面會,稱不接受死刑外其他判決,自己對日本法律很失望,回國後將與劉鑫對簿公堂。隨後,陳世峯上訴,已提交控訴狀。在整個事件中,網友們最關切的是作為證人的劉鑫的前後反應,更是掀起了聲討劉鑫的網路輿論。

心理分析:

1、劉鑫的「自保」本能。在江歌事件中,有聲音說劉鑫鎖門了,將江歌擋在門外替自己挨刀子,劉鑫自己說沒有鎖,是被彈回去的。無論她有沒有鎖門,有沒有將江歌拒之門外而選擇了躲避,其本能就是自保,使自己免於危險處境。假設是她在明知門外的危險情境下故意鎖門,也只是說明瞭她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而做出這種選擇。人類的本能,是指與生俱來的、無需教導和訓練的,在人類進化路上留下的一些行為和能力。人在很多危險情境下,都會表現出自己的本能反應,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就是為了滿足基本的安全需要,使自己免於危險,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包括各種感受器官、效應器官的安全。

2、自我價值保護逆反。逆反心理是指個體用相反的態度與行為來對外界的勸導做出反應的現象,是一種心理抗拒反應,也是個體在適應環境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而自我價值保護逆反是個體出於對自身價值和尊嚴的保護而做出的逆反行為。在社會事件中,個體會根據情境和自我保護而做出相應的行為,有時違反了道德規則,有時違反了法律準則。當違反了約定俗成的道德規則時,社會對其進行輿論譴責,正如案件中民眾對於劉鑫的譴責,直接結果就是給劉鑫以及劉鑫家庭帶來了很多騷擾與侵犯。劉鑫可能迫於壓力做出相應的緩和行為,比如出面接受採訪。但當外界的各種聲音威脅到其自身的自我價值,就會進行自我保護,繼而出現逆反行為,比如她在微博發表抨擊國家法律及相關部門的言論。

3、「破窗效應」。「破窗效應」理論是指: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James Q. Wilson&George L. Kelling,1982)。破窗效應最早運用在犯罪分析中,後來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在網路世界裡,由於其特殊的「去個性化」,網民受輿論的導向,再加上對事件本身的信息瞭解有限,就容易產生從眾心理,進而導致道德批判上的破窗效應,鋪天蓋地的批判之聲不絕於耳。「江歌案」就同過去的許多熱門事件一樣,當出現了一種導向性的聲音,繼而就跟著出現了很多譴責之聲,佔大多數的就是對劉鑫本人的譴責,批評她自私自利,不顧閨蜜安危,還批判她滿嘴謊言,為自己開脫,在公眾面前裝善良,偽裝與受害者的關係很好。也許我們是無意識的受到這些言論的影響,而同樣選擇了對劉鑫的譴責。

紅黃藍幼兒園事件

事件回顧:

2017年11月22日晚開始,有十餘名幼兒家長反映北京市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國際小二班的幼兒遭遇老師扎針、喂不明白色藥片,並提供孩子身上多個針眼的照片。朝陽警方接到家長報案後,正在根據家長反映情況進行調查取證。目前涉事老師和保育員已暫時停職,配合警方調查。

11月24日幼兒園正常開園。11月25日,涉事幼兒園教師劉某某(女,22歲,河北省人)因涉嫌虐待被看護人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公安機關正在進一步工作中。編造「老虎團」人員集體猥褻幼兒虛假信息的劉某(女,31歲,北京人)被依法行政拘留。北京市教委強烈譴責涉案人員嚴重違反師德的行為,紅黃藍教育機構宣佈立刻免去新天地幼兒園園長職務。11月28日,朝陽警方再通報紅黃藍幼兒園事件:未發現有人對兒童侵害,2人編造「羣體猥褻幼童」,1人被拘1人被批評教育。11月29日,紅黃藍公司發佈道歉信。

心理分析:

1、幼教老師的不安全感

幼兒園教師虐童其實跟幼兒沒有太大關係,有關係的是幼兒園教師過低經濟待遇與社會地位,使得他們普遍缺乏安全感;施暴讓他們在面對兒童恐怖的表情時獲得了一種虛假的強大感。施暴是因為自身缺乏安全感,向柔弱無助的人施暴解決的是焦慮。

2、幼兒的心理應激反應

一個人在幼年和童年時期的經歷會儲存在他的記憶裏,並對這個人產生很大的影響。遭受老師虐待之後,肉體上的傷害很快就會過去,關鍵問題是這些經歷會對他成年以後的生活產生多大程度的影響。」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的兒科醫生對記者說,孩子4歲時正是形成自主性的時候,讓孩子當著其他孩子的面脫褲子、下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破壞、阻礙孩子自主性的形成,使孩子的社會性發展拖後。「孩子在這個時候的是非判斷是非常單一的,他會認為老師所有的行為都是對的,這些孩子將來也許會產生暴力傾向,也許會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其他的孩子,甚至是對待自己的孩子」。2012年7月,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舉辦了一場展覽,所有作品都來自曾經遭受虐待的兒童,他們在藝術家的指導下,用作品展現內心的創痛。一位名叫雅尼的創作者當時28歲,他在童年時被父親毒打,此後離家出走,每次被找到後送回家,得到的是更加兇狠的毒打。雅尼創作的流血兒童的雕塑,觸目驚心。

孩子在七歲以前形成基本人格。在此之前,孩子的所有經歷,都會直接影響他的一生。期間如果被虐待,他一生將會缺乏安全感;其表現為懦弱、自閉、暴戾,乃至自殺傾向。

3、公眾的心理危機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的情緒和情感與心理危機的產生有重要關聯。在危機事件中,如果公眾受到了心理創傷,就很容易表現出情緒激動、不穩定,易於處於緊張、焦慮的精神狀態,而且會出現認知偏差,變得不能正確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甚至有些激進和偏執。虐童事件可以看做是一個突發的公共事件,公眾對危機事件的瞭解,會影響人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公眾產生心理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沒有足夠的知情權,不安全感、惶恐和焦慮這些負面情緒主要來自於對信息的不瞭解和謠言的擴散。信息瞭解的越多,越容易形成理性的態度,反之,則容易輕信謠言,出現從眾、盲目的心理,進而加劇心理恐慌,導致心理失衡、行為出軌,造成社會不穩定。

留守少年殺母案

事件回顧:

2017年12月8日,13歲少年袁小明殘忍殺害母親。屍檢結果顯示,袁小明的母親陳三妹被有鈍有銳的工具刺、切、砍全身多處,致創傷性失血休剋死亡。令人不解的是袁小明殺害母親之後,淡定的去上學,直到同班同學的父母報警後,警方纔將其抓獲,在調查中發現,在抓獲當天他還曾登錄過《王者榮耀》和《穿越火線》兩款遊戲。據瞭解,袁小明是留守兒童,他的母親陳三妹和父親袁林長年在外打工,一般只有過年纔回來,所以袁小明一直是在爺爺奶奶家長大,而陳三妹這次回來是因為袁小明偷了老師的手機。據他的同學反映,袁小明經常在學校偷東西,大家普遍認為他是一個「慣偷」,而且袁小明的姐姐在接受採訪時說,曾經自己結婚的彩禮錢被弟弟偷拿了一萬塊,雖然最後追回來了9100塊,剩下的900元當天就被袁小明用來充值Q幣了。據鄰居和親戚反映,由於袁小明和爺爺奶奶生活,二老對袁小明非常溺愛,甚至多次包庇其偷竊行為,並出錢幫孫子解困。袁小明的母親和他奶奶的關係不是很好,所以他的奶奶心理非常討厭陳三妹,常年給孩子灌輸母親令人討厭的思想,本來袁小明和母親的關係就比較單薄,而他的奶奶總是灌輸不好的思想,孩子就信以為真,真的討厭自己的母親了。加上陳三妹習慣用打罵的方式教育袁小明,最終導致了這樣的惡果。

其實往年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2017年6月13日凌晨,16歲少年王某濤殺死母親坎傷父親。

2016年9月15日凌晨,17歲少年王興持斧頭砍死母親。

………

僅2007年至2017年,全國各地就有十多起少年殺人案,而且受害者多數為:父母。而這些殘忍的"少年劊子手",都有一個共同的人生經歷:都曾是留守兒童。也就是說,在他們的成長路上,父母都曾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陪伴他們。

心理分析:

1.少年兒童在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若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2.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鬥毆。

3. 無法像其他孩子那樣得到父母的關愛,這種親情的缺失使孩子變得孤僻、抑鬱,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這些心理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使他們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社會都經常出現一些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行為,這些行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4.父母陪伴缺失會使他們產生怨恨父母心理,有少數孩子對父母陪伴缺失理解,由此而產生怨恨情緒。有的孩子在重新與父母共同生活後疏遠父母,產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無情。

實際上,有過陪伴缺失的父母接管孩子後,有很多孩子甚至完全不服從父母管教。與此同時,很多父母本身,因為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對孩子性格等的把控往往不得要領,如此,極其容易出現:管教者方法不當、被管教者逆反的情況,最終導致矛盾加深。在此類少年殺父殺母案中,很多悲劇的起因就是:父母管教不當,引發衝突。12月袁小明殘忍殺母案的起因,就是袁小明向母親要400塊錢玩網遊,母親不同意並勸阻他引發。很多悲劇,絕非偶然。0到7歲,是一個人性格成型的關鍵時期,也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基礎時期。如果,這個時期父母缺席,讓隔代的爺爺奶奶代為撫養,或者以他們為主帶孩子,他們性格、人格多半會伴有一定程度的問題。而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要管教他們,顯然是難上加難。

心理行業應該多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和隔代撫養的問題。

金鐘鉉自殺事件

事件回顧:

韓國男團SHINee的27歲成員金鐘鉉,在12月18日傍晚5點被發現昏迷於首爾清潭洞公寓內,懷疑燒炭自殺,被發現後緊急送院,當時已處於心臟停止的狀態,接受CPR後搶救不治。金鐘鉉的遺書也被公開:「抑鬱最終將我吞噬,我無法戰勝它……就算不能笑著,也請不要責怪著送我走。」文藝圈的自殺事件每年都有,包括去年的喬任樑,2003年的張國榮,以及韓國娛樂圈中的許多藝人。

心理分析:

1、抑鬱症

抑鬱症被稱為21世紀三大疾病之一。據統計,世界上大約有12%的人在他們一生中的某個時期都曾經歷過相當嚴重、需要治療的抑鬱症,並且抑鬱症具有「隱形」的特徵。抑鬱症是一種醫學上的情緒障礙。無法靠意志來改變。會持續至少兩周的時間,並且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狀態,行為能力以及情感生活。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牀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牀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抑鬱症有很多不同的癥狀,比如情緒低落;對平時的愛好失去以往的興趣;食慾的改變;自卑或者極度的負罪感。嗜睡或者失眠、無法集中注意力。焦躁或遲鈍。渾身乏力,或者反覆的輕生念頭。如果符合這幾條,從精神學的角度來講,便可以判定為患有抑鬱症。

而導致抑鬱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遺傳、應激性生活事件、心理因素、藥物和生物化學等因素的影響。在文藝圈中,藝人作為公眾人物,很多事情都是透明的,而且必須營造自己的形象,做錯事情也會被放大無數倍,各種壓力疊加到一起,引發抑鬱症,自己知道自己心理有問題,但很多人都不信,也沒有重視。所以他們還一直得承受著與之對抗的痛苦,覺得自己必須熬過去。只有當負面情緒慢慢蠶食他們敏銳柔軟的意識,當他們的創作越來越深入,心靈最終承受不住其帶來的拉力,他們才選擇死亡。這時死去並不意味著逃避,而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他們自己能想到辦到的唯一方法。

2、職業性質

一些人讚頌科學家和解放軍戰士的同時,用「戲子」「伶人」等帶蔑視情緒的字眼來稱呼從藝者。受追捧時風光無限,一旦有了污點,或者不順利,就要承受沉重的輿論壓力,當精神痛苦時會被批評,會與勇敢的戰士做對比,其實,精神的痛苦何嘗不是痛苦呢?正因為其無形,才更具毀滅性。一種職業,沒人能體會它的付出,只知道它外表風光,並將其業內人員的個人生活都窺探個遍,到頭來反落輿論的罵名。

心理行業應該越來越重視文藝圈的心理健康問題,關注其風光後面的脆弱。

共享單車亂停放

事件回顧:

隨著共享單車的普及,全國各大小城市共享單車的投放數量也日益攀升,但是由於共享單車的售後監管服務的相對滯後,以及單車停放位置缺乏統一規劃,導致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現象嚴重。本來是方便民眾生活的共享單車,由於亂停放反而成為了阻礙交通、妨礙民眾生活的產品,甚至一度出現了許多惡意破壞共享單車的行為。

心理分析:

1、責任分散效應

責任分散效應(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也稱為旁觀者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羣體共同完成任務,羣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我國有句很古老的俗語"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擡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責任分散效應這句話就是責任分散效應的表現。如果只有一個人在場的話,他對別人的幫助就責無旁貸,稍微具有社會公德的人,都會主動提供幫助。但如果有兩個人或更多的人在場的話,這種責任就會自動地分散到每個人頭上,變得不確定了,因此提供幫助似乎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成了別人的事。在共享單車亂停放的事件中,因為是共享的,所以每個人都覺得不應該負責,因為很多人都可能騎同一輛車,自己停在哪裡也無所謂。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出現"責任分散效應"時,行為主體受到六種心理因素影響:利他主義動機、社會惰化、從眾心理、道德因素、法不責眾心理和人際關係相互作用。

2、從眾心理:

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羣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通常情況下,多數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從眾服從多數,一般是不錯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獨立思考,不顧是非曲直的一概服從多數,隨大流走,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盲目從眾心理"。

學者阿希曾進行過從眾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羣中僅有1/4~1/3的被試者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保持了獨立性。可見它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從眾性是人們與獨立性相對立的一種意志品質;從眾性強的人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意見並付諸實行。

在共享單車事件中,許多人是看到別人亂停放所以跟著亂停放的,這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和「中國式過馬路」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在從眾時,羣體的高度一致性使個人獲得了匿名感,因此個人做事會無所顧忌。這種情況通常會發生在做一些違背原則的事情時出現。過馬路紅燈亮時,本來還打算遵守交通規則等綠燈亮時走呢,但是發現闖紅燈的人越來越多,於是便有了大家都闖,自己一個人也沒什麼大事的想法。

更多心理學知識,關注微信訂閱號小麥心理X(xiaomaixinlix)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