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微博上一個視頻合集火了起來:當孩子沒打招呼突然回老家,父母會是什麼反應?

許多網友一開始帶着娛樂的心情點開視頻,但看着看着他們就淚目了。

視頻裏,一位女兒,回到自家店鋪,發現媽媽在屋裏,於是,她立刻假裝成來買東西的客人,喊了一聲。

結果,這位媽媽從屋裏出來一看,發現是自己閨女,一拍大腿,笑得露出了八顆牙齒。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夜色中,一位兒子朝着爸爸慢慢走近,坐在椅子上的爸爸對靠近自己的人毫無反應。

直到兒子越靠越近,他才反應過來,先是露出淺淺的微笑,然後終於抑制不住,笑容越來越大,立刻起身,拍拍兒子的肩膀,完完全全是爸爸式地“歡迎回家”。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還有一位媽媽,小心翼翼地打開房門,剛開了一條縫就看到自己的女兒站在門外,笑得又驚又喜,趕緊把門推開。

接着,媽媽像個少女一樣手舞足蹈,說:“我都在盼着你回家呢!”這位媽媽還激動地輕輕跺了幾步腳,撒嬌似地埋怨道:“你也不跟我說一聲。”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一位正在田地裏幹活的老母親,聽到兒子的笑聲,轉身一看,驚喜不已,拿着簍子就奔過去,還用方言對兒子笑罵了幾聲。

雖然我們聽不真切,但天底下的父母親,面對孩子回家的心情大抵都是一樣的,都是一樣的開心。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世界上有三種東西無法隱藏:咳嗽、貧窮和愛,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像視頻中每個父母臉上的笑容一樣無法掩飾。

面對從異地回來的我們,父母的第一反應永遠是驚喜,拉着我們噓寒問暖,擔心我們長途漫漫,爲我們忙前忙後。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回家,對於我們來說也許只是一次很隨性的臨時起意,但這卻是烙在父母心底最溫暖的回憶。

你有多久沒回家了呢?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對於父母而言,幸福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只要兒女能健健康康,一家人能一起吃頓飯,他們就已經心滿意足。

可是,在外拼搏的我們,往往連這個最簡單的願望都很難滿足。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微博博主馬桶大叔說,爸媽只會簡單地操作電腦,我在另一個城市上班,很少回去,就給他們在電腦上弄了個360。他們也不會殺毒,每次我回去會體檢或者升級一下電腦。昨天老媽打電話:“兒子啊,360已經提示187天沒有體檢了……

一位網友說:“每次回去,首都機場那個出口拐彎走出來站在第一個的絕對是我爸媽。

還有一位網友說:“媽媽說她已經拿好我的羽絨服在車站等我了,可惜我連無錫都還沒有到。”

原來做父母的一直在等待,等待孩子長大,等待孩子回家。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小時候無論颳風下雨,父母都準時在校門口等我們放學。後來我們上了中學,每週回家一次。再後來我們上了大學,一年只有寒暑假回來。

長大後,我們去往心儀的城市,在異地開始自己的奮鬥生活,有忙不完的工作,和朋友約不完的局,只有節假日才能抽空回家。

成家之後,被工作和家庭填充滿每一天,連節假日都安排的很滿。後來的我們,有多久沒有回家看看父母了?

北京一小區的電梯裏貼了一則特別的廣告,原來是一對老夫妻出於思念女兒,便在女兒的小區貼出日常羣聊的截圖畫面,希望能提醒女兒回家吃頓飯。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只是想女兒回來吃頓飯,父母卻費盡了心思,這份心情,我們可能當了父母才懂。

遊戲《旅行青蛙》中,當蛙兒子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旅行,我們看着空蕩蕩的房間,爲他收集三葉草,等他寄回明信片,看着他交越來越多的朋友,出去的時間越來越久。

兒不在家,盼兒歸。我們在等蛙回家的時候,終於明白了父母的心情。

爲了我們自由成長,父母忍住心中的牽掛,學會放手,讓我們探索世界。但無論我們走的多遠,父母永遠在家裏等着我們,做我們堅強的後盾。

但很多時候,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卻不在。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在湖北武漢,一位57歲的大媽搭乘地鐵時突發心臟病。警察、熱心乘客和地鐵工作人員都紛紛伸出援手,而大媽醒後,第一句話就是請求不要給遠在德國的兒子打電話。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爲了不讓異地的兒子擔心,父母都習慣報喜不報憂。

他們寧願自己在家默默等待,寧願自己承受生活的不便,也不願意以愛爲名,要求孩子犧牲他們的生活,照顧自己。

有人認爲父母的愛之所以偉大,在於他們對孩子全部的付出,在於他們自我犧牲,不求回報。

但我認爲,父母的愛之所以偉大,在於他們對孩子的剋制和成全,剋制自己想把孩子留在身邊的本能,成全孩子奮鬥的渴望。愛是等待,愛是他們想觸碰又縮回的手。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焦恩俊的大女兒焦曼婷,今年參加了選秀節目《創造101》,止步於第24名。焦恩俊在微博上留言:“可以了,回家爹養你”。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我養你這句話,只有爸爸是真心的。

不管兒女多大,父母的肩膀永遠是堅實的依靠。

奇葩說選手範湉湉曾經多次在節目上提起自己的父親,兩人感情深厚。

年過三十的她依然單身,但她的爸爸從來沒有催她結婚。只是有一天,爸爸感慨地說:“以後我走了誰來照顧你呢?”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即使在大衆眼裏無比強悍的範湉湉,在她爸爸的心中,依然是一個小小的、柔弱的、需要人照顧的小公主。

電影《老爸102歲》中,75歲的兒子死氣沉沉,生活過的一塌糊塗,102歲的老爸看不過去,用把他送去養老院作爲威脅,佈下重重任務幫助兒子重新理解生活的意義。

而其實老爸已經身患絕症,只是希望在死前爲兒子做些事,幫他振作起來。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父母在,家永遠是我們的避風港,當我們累了想逃避生活,父母可以讓你暫時停歇,但不容許你喪失再次出航的勇氣。

春節期間,一個大叔過完節回家,行李超重,不得不把30斤煎餅託運。而這些煎餅,是76歲的老母親花了7個小時給他煎的。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哪怕孩子到了中年,甚至孩子也有了孩子,父母依然操碎了心。

無論何時,我們回家總有熱乎乎的飯菜可以吃,總有準備飯菜的父母在那裏。

不管我們在外面是叱吒風雲,還是窮困潦倒,父母眼裏,我們永遠是需要被照顧的孩子。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一書的封面,印着這樣一個公式:

假使你父母現在60歲,餘下壽命是20年。如果你沒有跟父母同住,你每年見到父母的天數,大概是6天,每天相處時間大概是11小時。

那麼,你和父母可以相處的日子只剩:20年×6天×11小時=1320小時=55天

父母和我們相處的時間只剩下55天。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國學大師季羨林從小就離開了家,很少回去。直到母親突然去世,他才從北京趕回老家,送母親入土。

但回到老家,他只看到了一口棺材,再也看不到母親的面容。

村裏的大嬸對季羨林說:“你娘臨走前,一直嘮叨兩句話。”

第一句是: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怎麼也不會放他走的!

第二句是:兒啊!你讓娘想得好苦呀!離家八年,也不回來看看我。你知道,娘心裏是什麼滋味呀!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後來,季羨林在他的散文《永久的恨》裏寫道,“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畢淑敏在《孝心無價》裏有這麼一段話: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都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小時候,我們一直想往外跑,想要快點長大,想離開父母離開家,嚮往着外面的世界。

但是長大後才發現,最大的幸福其實就是回到家裏,媽媽收拾房間,爸爸做一桌菜,一家人一起吃頓飯。原來我們的幸福一直就在身邊,但是我們卻花了太長太長的時間才懂得這件事。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卻並不方長。希望接下來的每個日子,大家都能好好珍惜這平凡的幸福,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

快過年了,我們都該回家了。

經常打打電話,別讓父母的愛,成爲等待。

*作者簡介:1900,文字愛好者,喜歡閱讀思考,熱愛旅遊,夢想成爲一個腳下有風,心中有愛的作者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幫媽粉絲專屬免費福利

每日限量100份

當孩子不打招呼就回家,爸媽的反應讓我們笑着笑着就哭了

微信又雙叒改版啦!爲了保證你們及時看到幫媽的文章和每天送出的福利,請將幫媽設爲星標哦!方法如下☟☟☟

↓↓↓戳“閱讀原文”,瞭解購買更多經典繪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