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銀:下半年可能升息

 

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呂清郎╱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已「11凍」官方利率,本月底央行將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極有可能再次出現「以不變應萬變」的利率決策。對此,外商銀行經濟研究部門認為,台灣處於「太過寬鬆」的貨幣供給,必須在下半年期間進行有效調整。

外銀預期央行將採取的作法,其一是重貼現率「非常緩慢」的2至3次上調,其次是央行介入銀行同業隔拆利率,把市場利率往上拉升。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符銘財指出,4月M1B、M2年增率回升,連續19個月維持M1B高於M2的黃金交叉,由於同時間消費者物價指數也持續上升,預估央行的貨幣政策需要從極度寬鬆,轉向為「正常化」作法,最快在6月底的理監事聯席會議上,作出新的決策。

瑞銀證券亞洲經濟分析師劉醒威指出,台灣官方利率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都在「打擦邊球」,現在銀行同業隔拆利率對市場的參考性,已大過於重貼現率。

台灣利率調整仍需觀察國際情勢,尤其是美國聯準會(Fed),依照美國目前經濟數據未能達標,不會輕易重啟升息循環。符銘財認為,隔拆利率會是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重要工具之一;若是央行願意鬆手升息,需要進行3次的上調,而不是過去象徵性的久久調整半碼而已。

不僅存款民眾活在負利率陰影,劉醒威認為,台灣企業貸款利率也都在基準利率以下,這種不正常的現象,一旦整體經濟趨於穩定,外部不確定因素消失,下半年會是央行最好的升息時機。在估測台灣今年GDP成長率將達4%下,瑞銀認為央行有2次微幅調息的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