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路/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IMDb

來到澳門已將近一年,
在許多影視劇集中最讓我念念不忘的,
便是這齣跨年前後收看的好萊塢電影。

第一次看只是訝異著 Leonardo DiCaprio (台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Kate Winslet (台譯凱特溫斯蕾)一同出現在螢幕前,
後來在其他人的心得中有看見"仿如Titanic(台譯鐵達尼號)的續集"-描述兩人生還上岸後的現實生活...還真有其道理...

前兩次看時,內心的疑惑是大過於理解的,
可能因為那陣子看電影只是為了放鬆心情,
並且在期待喜劇片的前提下看了這個顯然結局並不討喜的電影之後心裡百感交集起來,
那時到澳門還未滿半年,對一切事物感到未知而新鮮,
這部電影則籠罩著前途無亮的陰影...

一開始對電影有很多的不明白,
不明白為甚麼April想去巴黎,
不明白Frank(李奧納多飾演)為什麼在太太April懷孕後屈於現實,
更搞不懂隔壁那對鄰居還有房東一家的角色,
說穿了其實就是不懂這部電影想提點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我們只能從電影中的對白來理解April,
她在學習成為演員並且很想去巴黎,
她期待Frank能找到真實的自我。
那麼Frank呢?從電影中可以看出他有一份普通的工作,
住在普通的房有一位普通的太太,
無論工作環境或生活環境都極為普通-甚至他的心態也極為普通,
上班時以敷衍的心情面對工作(結果居然受提拔了,多麼諷刺)
下班後就回家當好先生,娛樂就是跟鄰居去喝酒跳舞,
但問題來了...April想去巴黎的念頭嚴重侵蝕著兩人的和平共處,
可是從電影中我們也看不出April如她自述的"獨特",
以台灣人的觀點來看,不過就是又一個想去法國的念頭,
甚至只是想出國但是沒有特別的作為,
而這念頭點燃了April的憤世嫉俗,
最終墮胎致死。
(其實這也是此部電影的殘酷一面,世間沒有童話般的人生)
在電影中April的最後一個畫面極為驚悚,
她站在那間明亮小屋,在陽光燦爛中,
從裙襬腿縫間有一片鮮血蔓延,
我常想著為何導演不直接讓她倒在浴室或著等到Frank進了醫院才知道她墮胎,
可能只是延續這部電影一切都很"平凡",只不過是又一天,
April決定墮胎,在她們夫妻生活的地方。

在April與鄰居車震的那個時刻,
本來我以為劇情會有轉折,
沒想到也就只是一個很平凡的出軌,
(看到這邊不禁要大哭出來...連出軌都可以這麼平凡
而對生活改變毫無起色)
房東一家的戲份更是平凡到炸,
父母靠著收租及嚼舌根過生活,
那精神異常的兒子點出了Frank與April夫妻的貌合神離,
然後又回去過他們一家原本的生活。
(間接害死了April卻沒人追究,已哭)

最後不免談談本片的配樂Thomas Montgomery Newman,
翻開他的配樂經歷,
在本片前有著名的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台譯刺激1995)Meet Joe Black(台譯第六感生死緣)

除去片中的許多經典歌曲,
他讓這些平凡的場景瀰漫一股優雅卻透出淡淡的哀傷,
本人嚴重懷疑他參考了J. S. Bach的嘆息音型,
並且在嘆息音型中使用了逃逸音,
表示這悲劇是你怎麼逃都逃不掉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