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同性戀?

開卷這周講了幾本關於「密碼」的奇書,上週日,我們跟大家分享了一位怪才——英國數學家圖靈的故事,有一本傳記叫《艾倫·圖靈傳:如謎的解謎者》。

圖靈可是「計算機科學之父」和「人工智慧之父」,但他有一個和一般人不大相同的地方——他是一個同性戀。

在上世紀50年代的英國,同性戀這樣的身份卻得不到公正的待遇,那時間回到現在,同性戀這個現象在社會上是否得到了正確的對待?

接下來咱們就請今天的嘉賓、主持過CCTV科教頻道《走近科學》節目的著名央視主持人張騰嶽出場。他看過不少和圖靈有關的電影和書,作為科學達人的他又會對這個敏感話題發表什麼看法呢?

張騰躍

央視著名主持人,被稱為「電視裏的科普知識傳播者」。

曾主持過多檔科技類電視節目,如CCTV-10《走近科學》、《10視之窗》、《公眾與科學》等。

圖靈慘遭「化學閹割」

二戰期間,圖靈領導英國的情報部門用他發明的方法破譯了納粹德國最先進的「謎式」密碼機,是貨真價實的戰爭英雄。

但他的私生活沒礙著誰,卻因為一件事被判以「嚴重猥褻罪」,結果遭受了化學閹割。

沒過多久,他就自殺了。

2014年,有一部關於圖靈的傳記電影《模仿遊戲》,在影迷中掀起一陣觀影狂潮,大家從這部關於圖靈的影片中開始瞭解這個怪才的人生故事。

我們不禁想問:這樣的天才,如果放到現在,還會因為同性戀的身份遭受到如此的不公嗎?

在最近幾年時間裡,好像中國的年輕人裏,同性戀不僅是一種身份,更變成了一種社會現象。

現在世界上都有十幾個國家承認同性婚姻合法化了,美國也在前段時間承認了同性婚姻合法化,那在張騰嶽看來,同性戀在社會上被接受程度又有多高呢?關於這一連串的問題,他是怎麼看的?

張騰嶽以他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了剖析,同性戀的形成機制很複雜,短短的一兩段話也說不清楚。

但是無論如何,這一人羣也絕對應該享有他們理應享有的權利,圖靈的悲劇在今天不能再上演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