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日,兩會進行中,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國家將提高個稅起徵點,太激動人心了。對於工薪階層的我們來說每月的收入又要增加啦!

報告中有哪些重要的稅事?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財政收支矛盾較大情況下,著眼「放水養魚」、增強後勁,我國率先大幅減稅降費。分步驟全面推開營改增,結束了66年的營業稅徵收歷史,累計減稅超過2萬億元,加上採取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清理各種收費等措施,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實施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降低利息負擔1.2萬億元。

財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全面推行財政預決算公開,構建以共享稅為主的中央和地方收入分配格局,啟動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大幅增加、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減少三分之二。

改革出口退稅負擔機制、退稅增量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設立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覆蓋全國,貨物通關時間平均縮短一半以上,進出口實現回穩向好。

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

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改革完善增值稅,按照三檔並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重點降低製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大幅擴展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範圍。大幅提高企業新購入儀器設備稅前扣除上限。實施企業境外所得綜合抵免政策。擴大物流企業倉儲用地稅收優惠範圍。繼續實施企業重組土地增值稅、契稅等到期優惠政策。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抓緊制定收入劃分改革方案,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健全地方稅體系,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改革個人所得稅。全面實施績效管理,使財政資金花得其所、用得安全。

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積極擴大進口,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羣眾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

那麼提高個稅起徵點將會有哪些好處呢?

第一,減輕中低收入納稅羣體的負擔,提高收入!

第二,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

第三,減輕了個體工商戶和承包承租經營者的稅收負擔

第四:體現國家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現行扣稅標準是什麼?

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所得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說明:

1、本表含稅級距中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每月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金(五險一金) - 起徵點3500元(外籍4800元)的餘額。

2、含稅級距適用於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二、年終獎所得

年終獎所得,將年終獎金額除以12個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額來確定稅率和速度扣除數,年終獎所得稅率表與工資、薪金所得的稅率表相同,只是他們的計算方式不同。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

說明:

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為年終獎所得金額除以12個月後的平均值。

2、稅率表與工資、薪金所得稅率表相同。

三、個體工商戶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

說明:

1、本表含稅級距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的餘額。

2、含稅級距適用於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並按應納稅額減徵百分之三十,實際稅率為百分之十四。

五、勞務報酬所得

勞務費,即個人所得稅中的勞務報酬是指個人獨立從事各種非僱傭的各種勞務所取得的所得,它與工資薪金所得的區別在於勞務報酬是獨立個人從事自由職業取得的所得,而工資薪金所得屬於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

勞務報酬是指所得: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製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諮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計、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最新的勞務費是按照下表的稅率計算: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四)

說明:

1、表中的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後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於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勞務報酬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勞務報酬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 ,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然後就其餘額按比例稅率20%徵收。

七、財產轉讓所得,適用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餘額,按比例稅率20%徵收。

八、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