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源於青海玉樹,自藏入滇,在迪慶德欽縣境內流程150千米,北起佛山鄉,南至燕門鄉,在崇山峻岭中曲折迂迴,這裡水流湍急,船舟不渡。

左岸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晶瑩皎潔,直抵蒼穹,右岸的白馬雪山如神獸守衛著神山聖地。

主峰扎拉雀尼峰高達5460米,它的江面海拔2006米,最大高差達4734米。

「溜筒鎖鑰」

南北走向的橫斷山阻擋了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入侵,濕潤空氣難以降落到谷底,經常出現山頂降雨山下晴的天氣,谷底是典型的橫斷山脈乾熱河谷地貌。

江邊熱浪撲面,山坡上的綠樹叢中的寨子卻在下雨,山頂蒼莽的原始森林如蓋,地貌垂直差異十分顯著。

山中的泉流不時飛入峽谷中,為乾燥的谷底帶來生機,片片綠洲如一顆顆碧玉,被瀾滄江串聯起來。

瀾滄江的上游流經洛馬河入江口處,稱為陰風口岩牆,江水遇到山岩阻擋,如一把鋒利的寶劍,劈開岩石,奔流而下,江岸岩石從水面垂直而上,平直如刀劈斧裁,長約100米,高200米,江面約50米,有「抬頭一線天」之說。

風口不時有蒼鷹盤旋而過,在岩壁間與風作斗,江水如萬馬奔騰,掀起巨浪。

大峽谷曾是民族遷徙的走廊,面對地勢複雜險峻的峽谷和滔滔的江水,千百年來,人們設法在此開闢舟楫之便,都未成功。

很長時間這一地帶的居民過江都要靠篾溜索,當地村莊因此得名「溜筒江」,即如今的德欽佛山鄉。

碗口粗的溜索,由竹篾繩扭成,緊繫於兩岸的樹身或牢固的大石之上,溜索上有硬木做的溜筒,過江時人馬及貨物綁縛在溜筒之下,借著繩索拉溜過江。

儘管地勢兇險,這裡卻是滇藏交通之樞紐所在,有「溜筒鎖鑰」之稱。

沿著瀾滄江峽谷,可到達雲南最北端的重鎮——德欽。

德欽是入藏的重要門戶。

唐代以後,它就是滇藏茶馬古道的主要通道。茶葉貿易的需求讓當地人民相信「苦讀十年,不如千里一行」,紛紛趕著騾馬跋山涉水,投身古道運輸。

人們在岩石的牆上鑿石穿木,修成狹窄的棧道。

馬幫馱著茶葉、布帛等遠赴他鄉,換回西藏的羊毛、馬匹、藥材等。

在德欽,成年的藏族男子不論多麼勞苦,都要跟著去拉薩的馬幫走一遭,去聖城朝拜。

做滇藏印度生意的商旅冒著墜江的危險,人馬財物往來並未間斷,不知有多少馬隊和商人滾岩落江,葬身魚腹。

1946年,一個麗江籍商人賴耀彩出資在此修建了一座鐵索橋,名為普橋,從此人馬才可順利渡橋,免遭葬身江流之禍。

曾經的青石路已不復存在,昔日充滿艱辛險阻的古道如今已換作寬敞的柏油馬路,古道的風險在歷史和人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多元的文化在狹窄的峽谷里碰撞、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峽谷文化。

在曲折幽深的峽谷中,幾乎步步都有文化遺迹,隨手一探就能探出個傳奇故事。

茶馬古道

盤山繞水的滇藏公路穿越大峽谷,眺望峻峭聖潔的梅里雪山,俯視谷底江水如碧藍的玉帶,在巨石阻攔處又飛濺起萬朵白花,江水流過竹卡大橋,來到芒康縣如美鎮。

距離芒康縣城49千米的地方,瀾滄江在如美鎮優雅地轉了一個身,用絕美的身影帶著人們走進一個深邃窈窕的夢境。

雖然公路已經覆蓋了這裡的大部分地區,但住在峽谷深山裡的山民,依然要靠馬幫來馱運物資。

在江邊那狹窄的山道上和平坦的現代公路上,時常可見山民趕著三五隻騾馬到山下的集鎮里購買生活用品,或到鹽井的鹽田購買食鹽。

馬幫穿過晃晃悠悠的江山索橋,讓人彷彿又回到了茶馬古道的鼎盛年代。

江水如一條玉帶環繞穿梭於峽谷中,兩岸青山對峙,怪石嶙峋,它絕妙的地理構造給予了江水豐富的感情。

蜿蜒的江水在陡峭的縱谷間時而清澈如鏡,照著碧空白雲,時而作飛瀑下跌,清流急湍,水花怒放,雨季時又渾濁澎湃,水聲如雷。

2005年,中國最美的地方選美排行榜中,瀾滄江大峽谷名列「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中,以峽谷深長,飛流急湍而著名。

事實上,因為峽谷地形與江水的相互依託使得山水都多了一份情懷,也令人多了一重感應。


瀾滄江是中國養在深閨中的金鳳凰。瀾滄江發源於中國西南地區,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由越南注入南海的國際河流。在雲南看,瀾滄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九長河,亞洲第四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藏語拉楚,意思為「獐子河」。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入太平洋的南海,總流域面積81萬平方公里,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被稱為「東方多瑙河」。

瀾滄江-湄公河豐富的魚類資源中包括目前已經高度瀕危的鯰魚、伊洛瓦底江豚,以及其他極具商業價值的常見魚類:倒刺魚、淡水鯊、黃貂魚、面瓜魚、紅尾巴魚等。除此之外,還有豐富的水生物種暹邏鱷、淡水龜、蚌類等以及大量以魚類為生的水鳥。區域內大部分人直接或間接地以魚類資源賴以為生,同時魚類資源也是增加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以柬埔寨為例,全國人民80%以上的蛋白質攝入都來自湄公河的魚類資源。

瀾滄江,傣語稱為「南蘭章」或「南咪蘭章」。以為百萬大象棲息的河流,或象鄉江。由於南蘭章與瀾滄江讀音近似,漢族便稱它為瀾滄江。相傳,遠古時候的瀾滄江,兩岸地廣人稀,到處是古木參天的熱帶雨林。茂密的大森林裡,翠竹滿山,野芭蕉成林,溝谷中還生長著數不清的槿棕樹。翠竹、芭蕉和槿棕樹都是野象的「佳肴美味」。四處漫遊尋食的野象,見這塊地方山清水秀,氣候溫暖,森林茂密,食物豐富,便在瀾滄江兩岸「安家落戶」,生息繁衍。沿江兩岸的森林便成了野象的世界。由於野象眾多,無法精確統計,傣族先民便用「百萬」形容其眾,給後人留下了南蘭章——百萬象江的美名。從前的瀾滄江,沿岸野象多,江中水怪惡。江中水怪,不時卷食臨江飲水的動物,就連野象這種龐然大物也深受其害。一次,有頭母象帶一頭不滿一歲的小象離開向群,到瀾滄江邊飲水。頑皮的小象不顧象媽媽的勸阻,在江邊的淺水中東奔西跑,戲水取樂。這時,一條有「緬沙」之稱的水怪(當地漢族稱其為席子),在江底迅速移動,偷偷地接近了小象。只聽「嘩啦啦」一聲水響,在淺水中嬉戲的小象便被捲入江心。消失得無蹤無影。母象見小象被怪物捲入江底,便發瘋般在江邊狂奔怒吼、哀鳴,那悲慘的吼聲,震得江水打抖,綠樹舞枝。散步在兩岸密林中的野象聽到母象的哀吼便紛紛奔出密林,雲集在沿江兩岸。不到半天時間,江邊的野象已是黑壓壓一片。象群弄清母象哀鳴的原因以後,一起對著江水怒吼。震天動地的野象吼聲,幾里以外都能聽見。象群怒吼一陣以後,便用象鼻捲起岸邊巨石,拋向江心。幾里長的江面上,處處是石塊落水的「嘩嘩」聲。無盡其數的巨石如冰雹落入江底,砸的江中的水怪難以藏身。它卷著那頭還沒來得及受用的小象離開江心,滑向一片布滿礁石的淺灘。站在礁石附近的野象,看見一團灰黑色的東西在礁石附近遊動,發出一聲怒吼,一齊沖入江中,用象鼻扭住那怪物軟綿綿的軀體,你拉我掀,硬把那裹著小象的怪物拉出了水面,無數野象,把那怪物席狀的軀體拉扯開來鋪在地上。只見那怪物到處是眼,渾身是嘴,被它卷著的小象已是皮開肉綻,氣息全無。母象卷著象兒在一邊悲鳴,憤怒的象群扭著那又寬又長的「緬沙」撕拉翻甩。當那怪物被弄得不能蠕動時,野象們又你踩我挑,把它撕成碎片、踏成肉泥。自從無計其數的野象在江邊雲集將「緬沙」弄死以後,人們就把這條用乳汁哺育了無數野象的江,稱為南蘭章。


大江,雲南境內就修建了幾十座水電站,最大的是糯扎渡水電站,發一張圖,水藍,高原大河特有的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