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幸運,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但也是一條黃金法則。」

巴菲特的親密夥伴查理·芒格曾在南加州大學做過一場演講,在這場演講上,芒格分享了自己最寶貴的人生智慧。

事實就是如此,你想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那你最靠譜的辦法不是在一堆公司招聘里篩選——你讓自己配得上這份工作之後才會獲得高收入。

而對創業者來說,道理也是一樣的,你不要抱怨自己招不到好的人才,你要做的是讓自己和公司變得更好,才可以吸引到好的人才,要想引得鳳凰來,先問自己有沒有栽下梧桐樹。

命運贈送的禮物背後都有代價,你想要最好,就要承受最痛,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2016年,任正非在與Fellow(研究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表示,「雖然現在我們很難預測華為在未來社會中到底是什麼地位,但是我認為,只有奮鬥才會有未來,我們奮鬥可能會不成功,但不奮鬥肯定是不成功的。因此,我們努力往前划船。」

前陣子網上熱議互聯網公司的「996」,還翻出華為的床墊、加班文化來比較,但在兩年前任正非就認為,華為和互聯網公司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社會上有很多家公司也在划船,互聯網公司比我們公司加班的情況還嚴重,但他們實現的是個人價值,不可能挖出一條長江,在長江邊有一個小水庫是有可能的。

我們是一條大江、大河。

這就說到了本質層面,華為固然是一個商業公司,民營科技企業,但華為是和絕大多數科技互聯網公司是截然不同的,兩者根本就像是兩個物種的差別。

第一,我們公司有「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團結奮鬥的商業平台,這是一種模式,全世界絕無僅有。

第二,我們不是上市公司,每年攻擊城牆口的炮彈投入是200-300億美金。沒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願意這麼大的投資,因為股東不會同意。我們公司要生命,不要錢。

「要生命,不要錢」,在互聯網和很多行業裡面,找不到幾個這樣的公司吧?

華為「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商業模式,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這可不是口頭上對員工叫幾聲「兄弟們」就可以做到的。

任正非曾說華為是很「窮」的,因為賺到的錢都分給員工了,其實任正非也是「很傻很窮」的,因為他作為公司的創建者,他在華為只擁有百分之一多點的股份,其餘的股份都分給了員工。只此一點,百分之九十九的老闆就做不到。

而且任正非從來沒打算把華為傳承給子女,讓自己的孩子做接班人,實際上他一再表態,女兒絕不會成為他的接班人,華為的接班人只能是從華為奮鬥者當中湧現出來。

這種心態和做法是與幾千年來的社會傳統不一樣的,無論中外古今,看看那些王朝更替,家族流傳,無不把血脈的繼承視為頭等大事。

一個生意,一個事業,財富和權位都是世俗最重要的資源,當然要傳給「自家人」啊,任正非怎麼就這麼傻,數十年嘔心瀝血才建立起來的商業帝國竟然是說放手就放手。

只此一點,就不能不讓人佩服,有舍才有得,有大舍才有大得,任正非有今天這麼崇高的地位,說明他是配得上這個地位和榮譽的。

有人對任正非說,「如果未來有一個中國公司領導世界,了解華為的人都知道,華為有九成的希望。」

任正非認為這太狹隘了,華為是個全球化公司,「為什麼有這麼狹隘的榮譽感呢?不要總想到做領袖的光榮,不要去背上這個沉重的口號和包袱,榮譽對於我們來說是沒有用的。

我們說未來要領導世界,是為了鼓舞大家信心,讓大家奮鬥去做得更好。其實我們都很笨,但是我們依託了一個大平台獲得了成功。我們這個成功,是為了自己給老婆多賺點錢,不是為了世界榮譽,不是為了當世界領袖。」

從目前來看,任正非說給自己老婆多賺點錢和華為當世界領袖是不衝突的,而且都可以實現。

在《華為基本法》里,開門見山提出了華為的宗旨:華為的追求是在電子信息領域實現顧客的夢想,並依靠點點滴滴、鍥而不捨的艱苦追求,使我們成為世界級領先企業。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通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使內部機制永遠處於激活狀態。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華為有這麼高的追求,那麼它就必須有不一樣的機制和付出。任正非說華為從來就沒有不困難的時候,確是這樣的。

三十年的風雨和困難,甚至是生死存亡的時候不必多說,實際上我一直在思考的是華為「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商業平台模式。

我覺得這是突破企業壽命限制、讓事業基業長青的唯一法門。

通過這個模式,其成員都將處於奮鬥和激活的狀態,如果掌握好平衡,那麼這個組織體就會一直在蓬勃發展,不會有懈怠和老化這樣的必然狀況,也戰勝了成功的惰性與思維的慣性,企業的死亡是自然規律,而通過華為的這個模式,我們可以看到唯一的生機所在。

只要做到新陳代謝,組織就會永葆青春,但這對人性的自私和貪婪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既然老闆都帶頭「新陳代謝」了,那麼管理層和員工就沒有理由不這樣做——這就保證了舊人可以在不拖累組織的情況下交棒給更有價值的新人。

未來社會變化非常快,不是哪一個人的智慧能支持我們的發展,我們讓大家來集思廣益。現在我們會開放一個務虛平台,允許一些專家來「胡說八道」,就像心聲社區一樣。

華為公司經過一個瓶頸擠壓大家,這就是價值觀。擠壓完以後,再放開,大家的奔跑速度越來越快,推動華為這個「機器」的前進。我們正在改變,讓大家的聰明才智得到發揮,讓大家的思想活躍起來。

「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此一二人者之心向義,則眾人與之赴義;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則眾人與之赴利。眾人所趨,勢之所歸,雖有大力,莫之敢逆。」

曾國藩可謂是知行合一,而任正非也是如此,為了華為事業,他是完全奉獻了自己,放棄了「小我」。

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東流》里說,死亡是會到來的,這是歷史規律,我們的責任是應不斷延長我們的生命。

他,確實是做到了。因為,他配得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