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使用日本傳統弓(下稱和弓)參加現代射箭比賽的一則軼事,在國內射箭圈內流傳著種種異傳。1967 年日本代表隊參加世界射箭選手大賽時,隊伍中的一員宮田純治(宮田純治 Miyata Junji),和當時比賽中廣泛使用的現代弓格格不入,使用了日本的和弓參加了比賽。

有時這一事件會被誤傳為參加了早期奧運會的射箭表演賽,或者關於成績與比賽的細節描述多有出入。筆者有幸在日本的一個射箭愛好者揭示板(a-rchery.com)上發現了相關的兩則詳細的記事,爭取到轉載同意後將其翻譯並發布。

  1. 「歴史の事実として」(作為歷史的事實)這一則記事簡述了歷史前後因果,以及當時的成績等細節
  2. 「鼎談?1967第24回世界弓術選手権大會 「世界に挑んだ和弓」の真実」

    (三方訪談:1967年第24屆世界射箭選手大賽 「向世界發起挑戰的和弓」的真相)

    這一則訪談記事採訪了宮田純治選手與當時日本代表隊的指導細井英彥

註:日語中 アーチェリー 一詞來源於 archery 的音譯,但是意思稍有折衷,一般這一詞表示現代射箭運動,同時還可以表示現代弓的弓具本身,翻譯中會依照語境來進行轉化。


歴史の事実として

作為歷史的事實

這個網站也常被愛好和弓的各位訪問,我也瞭解到和弓的揭示板中大家經常討論到這件事情(指宮田純治參賽之事)。因此我很感謝當時同樣參賽的鬆島伸一先生可以為我們提供下邊這種貴重的照片,同樣也感謝前田榮一郎先生可以就此事做了許多寶貴的說明。

1967(昭和42)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福特,第24屆世界射箭選手大賽上,作為日本代表隊的一員的宮田純治選手的照片

那麼接下來請允許我為大家介紹日本的現代弓射箭與弓道的世界之間,這樣的一段歷史。

當時,日本的 8 名參賽資格中最終有 7 名男子選手進入了比賽。他們都是在「全日本弓道聯盟(簡稱全弓連)」中註冊的日本代表選手。在那時雖然從 1956 年開始就存在著「日本現代射箭協會」這一組織,然而實際上還是之前提到的全日本弓道聯盟對日本的現代射箭進行著管理。並且在 1958 年,全弓連向國際射箭協會提出了加盟申請並得到了認可,於是成為了名義上與實際上都對全日本的射箭活動進行了統治的團體。

這件事的背景是在 1964 年將要舉行的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射箭可能做為正式項目出現這一國際奧組委的決定。為此全日本弓道聯盟為了加盟世界射箭協會而設立了「國際部」,以在東京奧運會上用和弓取勝為目標,信心十足地對現代射箭進行了研究。可惜因為參賽國太少,射箭項目無法在東京奧運會上開設,最終推遲到了 1972 年的慕尼黑奧運會上。

在這一時期,1959 年間「全日本學生射箭聯盟」誕生,並在 1966 年搖身一變稱為了「全日本射箭聯盟」

一邊是無法參加奧運會的遺憾,一邊是國內其他射箭組織的興盛,這引起了(和弓和現代弓)雙方的對立,甚至進化到了感情論的地步。全日本射箭聯盟不斷逼迫全日本弓道聯盟讓渡出世界射箭協會加盟權,並在成為話題的那場大賽之前雙方就此展開了討論。

之後的事情就是上邊那張照片中的情況。當初全日本弓道聯盟本意是想讓竟可能多的和弓選手參加這次比賽的,可惜結果只有一名選手參賽,並且成績是在男子選手的 129 名參加者中,最低位的 129 位。

這場慘敗加之國內練習現代射箭的人數不斷擴大的背景下,1968 年全日本弓道聯盟最終決定將加盟權讓渡給了全日本射箭聯盟,在一年後國際射箭協會承認了全日本射箭聯盟的加盟名義,至此全日本射箭聯盟成為了統括日本現代射箭運動的組織至今。

當時的比賽成績,第一行是第一名的美國選手的成績,餘下的是日本代表隊其他選手的成績,最後是使用和弓的宮田純治的成績。

補充說明:

這一次比賽的賽制是兩輪每輪四局,每一輪中選手要分別射擊30米、50米、70米和90米的靶子,各局 36 箭。上圖成績表中,每一名選手右側前兩行為兩輪的成績,後一行為總計,每一個成績中左側是 36 箭的得分,右側是這局的排名,最左側是總排名,最右側是合計總成績。可以看出宮田純治的成績實際上在今日的傳統弓比賽中仍然是極其優秀的成績。

選手集體照。左4是代表團團長(沒有參賽),使用和弓的渡邊男二郎,左3是隊伍的指導細井英彥,最左邊是和弓選手宮田純治,其他選手均為現代弓選手

當時全日本射箭聯盟先經過組織內部的選拔賽選出了 6 名選手,之後與全日本弓道聯盟派出的 3 名弓道代表舉行了最終選拔賽。選拔賽後,加上在最終選拔賽中和弓選手裏成績最好的宮田,射箭聯盟的 6 名暫時註冊成為弓道聯盟的成員,合計 7 名一起被派遣參加世界射箭選手大賽。

這場比賽是全日本射箭聯盟結成後首次派遣選手參加世界比賽,也是全日本弓道聯盟最後一次參賽。日本最初的世界射箭比賽參賽是 1961 年的挪威澳斯洛大賽,並且 1963 年芬蘭赫爾辛基大賽也派遣過選手,這些比賽裏派遣的還都是現代射箭的選手。

這項賽事本來的規則是一組 6 支箭 5 分鐘限時,但是從這一屆開始改成了 3 發 限時兩分半的新規則。參賽當時還並不知情,看到前一個選手 3 發射擊結束後退下起射線,其他的選手上場射擊時才明白規則。這纔有了其他國家的選手並排站的很近的照片。

話說回來(排名第一位的)瑞?羅傑斯選手的分數真的很厲害。一體弓形、玻璃纖維的弓臂、合成纖維弓弦、鋁合金箭、沒有用延伸平衡桿和配重,只採用了兩隻 4 英寸的減震,而且在響片已經推廣的時代,成為了最後一位無響片的世界冠軍。

不過實際上宮田的分數也是十分厲害的。箭雖然是鋁製的,箭羽是特別訂購的窄的羽毛。雖然我們無從得知宮田是否在全距離都有使用,不過他依然在和弓上加裝了一個自製的瞄準器的樣子。不過這可是用竹製弓在 90 米射出的分數啊,可不是普通能達到的成績。他可是超越了和弓的條條框框,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研究與嘗試的可敬的人。宮田能稱為唯一被派遣的和弓選手,與他卓越的技術密不可分。

註:這一段中部分細節與之後的訪談有一定矛盾,如箭羽的材料和弓的材料,因為這一段是根據同行選手的回憶編寫的,事實請依照本人訪談為準

我覺得兩位都十分令人驚訝。這是向世界走出的第一步,也是日本現代射箭真正的原點所在。


鼎談?1967第24回世界弓術選手権大會

——「世界に挑んだ和弓」の真実

三方訪談:1967年第24屆世界射箭選手大賽 「向世界發起挑戰的和弓」的真相

在比賽前一天舉行的實地共同練習上,與現代弓選手一同進行練習的宮田先生

曾經存在著和弓向世界級的射箭大賽發起挑戰的這樣一段歷史。1967 年 7 月,在荷蘭的阿姆斯福特舉辦的第 24 屆世界射箭選手大賽上,全日本弓道聯盟派遣的一名代表,宮田純治使用自己改造過的和弓,與雲集的世界豪強交手。

這件事也大大影響了此後日本弓道的發展方向。在此國際武道大學體育部鬆尾牧則副教授將就此當時的事件樣貌,與當時日本代表團的指導細井英彥先生,以及和弓選手宮田純治先生進行訪談。

主持人

感謝今天各位在百忙中參與此次訪談。歡迎在全日本弓道聯盟加盟國際射箭聯盟後,於 1967 年舉辦的 24 屆世界射箭選手大會上,擔任日本選手團指導的細井英彥先生,以及最初也是最後一位參加這一大會的和弓選手,宮田純治先生參與訪訪談。國際武道大學的鬆尾牧則副教授將就當時的情況進行採訪。

鬆尾(問題者)

我從以前就聽說過宮田先生曾使用和弓出席世界大會比賽,很想了解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可惜具體的信息很難獲得。一直想直接和本人就此談一談話,很有幸我將次想法向「密傳」編輯部傳達後,編輯部很快的就為我準備了此次採訪。今天的談話請多多關照。

首先請細井先生談一談自己射箭(以下射箭指現代射箭)與弓道的經歷吧。

細井(當時日本隊指導)

當我還是初中一年生的時候,家是在名古屋市住著的。說道名古屋,那是全國武道盛行的地方,那時劍道和柔道都是在學校有課堂教學的。雖然弓道並沒有課堂教學,我想著「要學就把三個都學了吧」,於是加入了弓道部的社團活動。那時13歲開始算,現在已經84歲了。

鬆尾(問)

您看起來還依然很有精神,不愧是武道家的樣子。

細井(指)

開始學習射箭是從大學開始的。初中學的時候因為二戰的原因,初三的學生需要去軍需工廠因此14歲就提前畢業了(本來是5年制,17歲畢業)。

戰爭結束後本來漸漸練習弓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但是 1949 年去東京,入學早稻田大學後,看到了西洋弓社團的海報,順著海報的指引到了他們的道場並加入了社團。不過那時候西洋弓社團的部員用的還都是和弓。這是因為戰後駐日聯合國軍的命令禁止練習武道,所以纔有對外是西洋弓社團的名義,實際上練習的還是和弓這樣的情況。

不過那時我想著「既然海報上都寫了西洋弓了,那麼不知道現代射箭是怎麼回事實在是不好吧」,所以就開始研究起了西洋弓,這也成了我開始練習射箭的契機。那時候大學裡已經有一些人在練習射箭了,相關的研究也應該是有的,並且,把和弓切短,當做西洋弓來使用的人也是有的。

從大學畢業之後因為工作回到了名古屋,不過 1962 年早稻田大學邀請我去做弓道的老師,於是我就又一次回到了東京。從那時開始直到今日,弓道和射箭兩邊就一直在練習了。

鬆尾(問)

那個時候所謂的西洋弓,還是竹製的呢吧?

細井(指)

因為那時真正的西洋弓沒有有進口進來,說以大家都想著那應該也是竹子做的弓吧。

鬆尾(問)

我曾經看過一些日本早期的現代弓,第一次看到使用竹製的時候還真得很吃驚。

細井(指)

不過話說回來當時海外的現代弓裏也是有單體的木材製成的直弓的。

鬆尾(問)

十分感謝。接下來請宮田先生介紹一下自己弓道的經歷。

宮田(使用和弓的選手)

我第一次使用弓的時候還是小孩子。那是在海邊,雖然只是在距離差不過十米的地方用弓箭射氣球玩,那時我就覺得這就是弓道吧。其實我的母親在學生時代就在學校練習弓道了,我也是受了她的影響吧。真正開始練習和弓的是 1959 年我 21 歲的時候,有緣在日置流印西派的浦上榮先生那裡入門。入門四個月後我就有幸進入了東京國民體育大會的選手。而之後一年也進入了選手。

入場式中的日本代表團。領頭的是指導細井牧則先生,其後右邊一列第一位是隊長渡邊男二郎先生,他的後邊就是宮田純治先生。

鬆尾(問)

十分感謝。差不多要開始說一說第 24 屆世界射箭選手大會的事情了。

細井(指)

一開始呢是全日本弓道聯盟向世界射箭協會提出加盟的。那是因為 1964 年的東京奧運會射箭項目被提出為正式項目備選,為此準備首先要把日本的選手送進世界級比賽才行。不過呢最後射箭項目正式化還是被推遲了。

宮田(使)

那個時候,無論是和弓還是現代弓,在日本最大的弓的組織就是全日本弓道聯盟了。所以全弓連有了世界射箭協會的加盟權,也因此,向包括奧運會在內的所有世界比賽派遣選手參賽,也都不得不通過全弓連纔可以。

鬆尾(問)

那時在全日本弓道聯盟以外,其實是有日本射箭協會(1966~)的是吧。

細井(指)

在 1947 年成立時是叫日本西洋弓會,1956 年才改成日本射箭協會的。

另一方面,也有那時候全日本弓道聯盟內也組織了西洋弓部,纔在 1958 年加盟了世界射箭協會這一說。

鬆尾(問)

所以說 24 屆世界射箭選手大會在荷蘭的阿姆斯福特舉行時,實際上派遣選手的是全日弓道聯盟了?

細井(指)

是這樣的。就是那時我擔任日本選手團的指導一職,全弓連還與我探討過是否要派遣和弓的選手。不過我向全弓連提出「和弓的選手參加現代弓的比賽實在是有損日本弓道的尊嚴,現代弓是現代弓,和弓是和弓,各自分開來比較好」。我覺得畢竟道具也好規則也好都不一樣,如何也不能贊成這提案。不過全弓連還是跟我說說「怎麼說一個人也好帶著去試試」,所以就請了宮田先生一起參加了。

鬆尾(問)

東京奧運會中也是全弓連主導,本意是想讓和弓選手也參加。這是「奧運會對策五年計劃」的一部分,不過最終奧運會上因為射箭的參加國不夠,項目轉正被推遲了。

當時全弓連擬定的「奧與會對策五年計劃」表格。可以分辨出來的內容比如 6. 弓具的研究;7. 弓具的籌備;8. 技術的研究;9. 指導法的研究;10. 指導者的養成等

宮田(使)

沒錯,全弓連的話,本並不想讓現代弓出場,而是固執地想讓和弓出場而做計劃的。為此還專門做了弓具的研究,還在後樂園(註:東京的一處地名)舉行了和弓和現代弓的混合賽。

鬆尾(問)

那場比賽的規則,是制定了混合規則才舉行的嘛?

宮田(使)

並不是,規則還是現代弓的規則。也就是因為這場比賽我才被選中參加世界選手大賽的。

然而我明明是全弓連派遣的選手,卻被告知比賽費用要自己出。雖然現代弓的選手也是全額自出的,那時可是一美元等於360日元的時代,這可不得了,沒錢的話可沒法去了,想方設法籌來了一些錢,不過最後還是有10萬日元自掏腰包。

參加國際大賽前一年舉行的「第一回遠距離靶講習會」中和洋弓混合賽的成績表。其中宮田純治總排名為第四(從上到下第四行),在和弓選手中排第一。

主持人

宮田先生一直以來都是練習和弓的,那被問起要不要在射箭比賽上出場的時候,是什麼原因讓你下定決心決定參加的呢?

宮田(使)

說起我為什麼要去世界選手大賽的原因,是因為被一個和弓相關的人說道「以後都是西洋弓的時代了,和弓什麼的……」之類的話。我雖然絕對不是什麼國粹主義者,聽到這樣的說法還是會心理憤懣不平。那之後就想把和弓能做到的極限都試一試,也為此做了各種各樣的研究。而且那時製作和弓和箭矢的匠人也越來越少了,甚至做弓的材料比如漆樹之類的也越來越少,想到這樣下去可能和弓這種東西也會慢慢消失,就能敢打一股危機感。如果弓和矢都消失了,再如何喜歡弓道也沒辦法做到了。

那樣的話從武士的時代以來延續不斷的弓道的技術,以及弓道所蘊含的哲理也就無法傳給後人了。因為傳統要傳世的話,沒有媒介的道具是絕對不行的。因此我感到開始製作道具(註:這裡是指改良和弓)的必要性,為了這些研究,也有去世界選手大賽試一試的必要。

細井(指)

這個想法我同樣也贊成。沒有了原始的材料,製作者也消失了的話,和弓也會變成鋁製的弓把和玻璃纖維弓片的樣子的吧。和弓和現代弓不同,不使用瞄準器,而是將精力集中在約定俗成的距離上射中把子這件事,若非如此的話,就不再是作為日本傳統武道的弓道了。

鬆尾(問)

我也覺得正式如此呢。

主持人

現代射箭與和弓射箭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細井(指)

現代射箭的思想是以射中靶心為中心的,也是為了這一點現代弓箭也將道具逐漸改良至今。不斷地將以前沒有的配件加裝改良,不斷發展中漸漸提升了其命中率。

我們那一次參賽的時候,有一個選手在弓的正面安裝了一個橡膠塊,搭箭後張開弓到一定程度後橡膠塊就會立起來提示放箭,也就是如今響片的原型一樣的東西(註:當時比賽時響片已經流行,但是原始形態的東西還有人在使用)。如今現代射箭中流行的響片,在弓道中來說就是將伸び合い(註:拉距)強制控制的道具。對於射箭來說,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根本之一。但是響片被發明之後,大家都能在這一點上做到滿分了。

這樣一來現代射箭中就有很多技術被道具所袒護,但是和弓卻完全是不這樣,只有不斷修行,積累練習才能達到目標的水平。

比賽冠軍的瑞?羅傑斯選手,在響片這樣的道具漸漸開始流行的當時,他當之無愧是最後的無響片之王。而弓具的改進開發,也在現代射箭的歷史上留下重重的痕跡。

鬆尾(問)

加上響片後將箭拉倒一定位置就會發出咔嚓的響聲,這個響聲的瞬間對於和宮來說就是所謂的矢頃(註:可以理解為靠位)的時刻。在這一瞬間發射的話,箭的軌跡能夠固定,命中率也就會很高。但是因為和弓不使用響片的原因,矢頃的瞬間就不得不需要自己通過身體來感覺。

細井(指)

是這樣的。像如此這般道具的差異就造成了命中率上決定性的差別。

宮田(使)

實際上那場大賽後過了十年左右我漸漸發覺,和主要以戶外運動形式的現代射箭相對,和弓射箭從江戶時代的通し矢以後,和弓的道具與技術就向著室內運動的形式發展了。比如說為了減輕拉感的硬帽子的弽(拇指處用木或者角等硬質材料加固,發揮扳指功能的護指手套),實際上對於命中率來講是不利的。而且弽這類的道具下雨的話因為怕潮濕也無法在戶外使用。如此發展而來的和弓道具,導致和弓的理想使用條件與現代弓相比就很不一樣。

比賽當時的實際情況。從右向左第六位是宮田先生。當時在比賽當地,宮田也備受關注。

鬆尾(問)

參加世界大賽出場時發生的小故事,如果有的話可以說一說麼?

細井(指)

日本選手當時最好的成績是團體賽第 7 位。個人賽中,單輪比賽到 90 米的時點甚至還有排在第 2 位的選手。不過可惜的是日本人還是體力比較差,最後名次落下來了(註:日本代表隊個人賽最終成績最高是 24 位

鬆尾(問)

本來覺得達到上位還需要一段時間呢,結果能拿到第 7 位,同行好像也都對此有很不錯的評價吧。

主持人

那這個成果可以理解為受到了日本和弓傳統的優良影響麼?

鬆尾(問)

那時日本的現代射箭從技術到精神,其思考方式中都還混合著和弓的影子吧。

細井(指)

當然。日本的現代弓技術中,和弓的基礎已經全部融進去了。

鬆尾(問)

宮田先生在出席比賽前,對和弓也做了種種的改造吧。

宮田(使)

首先是把和弓外側和內側的竹材剝去,然後貼上玻璃纖維。不過那時日本境內可以買到的玻璃纖維都是沒有任何彈性的工業用纖維,沒辦法我只能從美國進口材料來製作。

鬆尾(問)

那粘貼劑呢?

宮田(使)

粘貼劑也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最終決定使用環氧樹脂粘貼劑來完成。日本現在的竹製和弓大多都是用的尿素基的粘貼劑,但是缺點是容易老化。

細井(問)

箭矢當時是用的鋁材吧。

鬆尾(問)

鋁製的箭桿,那箭羽是用的什麼呢?

宮田(使)

箭羽用的是塑料材質。不過是桌墊一樣的有點硬的材料,最初使用的時候還有些害怕會不會割到臉。

宮田純治進行塑料箭羽研究時的筆記

在比賽中使用了自製的瞄準器的宮田純治。因為沒有感受到瞄準器帶來了什麼實際上的提升,在比賽途中宮田還是卸下了瞄準器。宮田腰上掛著的是儲備備用的弓弦用的弦卷。

鬆尾(問)

而且你還給和弓裝了瞄準器對吧。又帶來什麼提升效果麼?

宮田(使)

果然瞄準器還是能在將瞄點控制住這方面有一定的效果的。(因為沒有感受到瞄準器帶來了什麼實際上的提升,比賽途中還是卸下了

鬆尾(問)

比賽要求在各個距離進行射箭,根據不同距離來調整瞄準位置是使用瞄準器的原因吧。那麼弽是用的那種呢?

宮田(使)

用的是三指的柔帽子形的弽。

主持人

先生為了世界選手大賽而對和弓進行的改造中,您覺得最起到效果的是哪一項呢?

宮田(使)

如果依然是用原原本本的竹弓和竹矢參賽的話,恐怕連那時那樣的成績也沒法取得了。

主持人

為了和現代弓對抗,射法技術上有沒有做什麼改進呢?

宮田(使)

那倒是完全沒有。

鬆尾(問)

世界大賽裏出場的雖然只有宮田先生您一人,當時除了您之外還有想用和弓來挑戰世界其他選手的人麼?

宮田(使)

當時這樣的人有很多的啊。這其中還有人中途轉去學現代弓的呢。

鬆尾(問)

現在宮田先生好像是以代表董事的身份在運營一家叫 MIYATA 總業的和弓製造公司。開這家製造商的事與參加世界選手大賽之間有聯繫麼?

宮田(使)

為了後世必須要把新改進的弓具流傳下來。為此我才繼續不斷進行著研究。

鬆尾(問)

在和弓的材料中使用玻璃纖維的實踐,宮田先生您算是先驅者吧。

宮田(使)

算是吧。竹材無論如何還是容易受到天氣和溫度的影響。高溫天氣裏竹弓放置一小時以上形狀就會崩壞,當然竹矢同樣也會彎曲。如果下雨的話,那麼大的箭羽也會弄濕垮掉,也就失去了方向性。大賽前對賀工的種種改造也就是為了補救這些不利之處。

比賽當時代的現代弓的樣子。當時一體式的弓是最為主流的。(這張弓的瞄準尺在弓把的內側)

鬆尾(問)

當時全弓連是認真的想用和弓向世界發起挑戰的。不過結局是賽後 1986 年,將國際射箭協會的加盟權轉讓給了全日本射箭聯盟這樣的吧。

細井(問)

歸根到底世界選手大賽的結果說明瞭一切啊。日本和弓第一名帶去,還是完全無法匹敵。全弓連也從那時才醒悟到了弓道和現代射箭之間的異質性。

宮田(使)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啊,不過我的角色在這件事中更有點替罪羊的意味。

鬆尾(問)

也就是說宮田先生在去大賽之前已經預料到這樣的結果了嗎?

宮田(使)

其實是意料之中的。看著自己的成績就明白。當時一直說,至少也要把 30 米的成績提高到300 環(36箭)以上,可是用和弓無論如何 300 環都還是無法突破。但是(300環)可是對於現代弓來說的底線呢。

主持人

「在為現代弓箭定製的規則的大賽中,勇於以無論目的還是使用條件都不一樣的和弓進行挑戰,其結果也成為了日本弓道的新方向的指導。」這或許就是 24 屆世界射箭選手大賽中和弓選手出賽的意義所在吧。感謝三位帶來精彩的訪談。


跨平臺轉載請標註出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