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元志,他自幼聰慧過人,飽讀詩書,甚得皇帝賞識。元志覺得自己才華很高,非常驕傲。

有一年皇帝採用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從山西平城遷都至洛陽,並任命元志為洛陽令,由他管理京城。有一天,他乘車出行,百姓見狀都紛紛回避。碰巧前面聲勢浩大,又有一隊人馬迎面而來,原來,為首的碰正是李彪。

論官職李彪比元志大,按當時的規矩李彪的馬車可以先行,不過元志並不服氣,拒絕讓路。李彪見他這樣目中無人,當眾責問元志:「我官職比你大,你當然要讓路給我!」元志回應說:「你只是洛陽的一個住戶,我作為地方官,住戶當然要讓路給我。」

就這樣,兩個人爭論了起來,堵塞著道路。最後要到皇帝面前理論。皇帝認為二人都有道理,於是便決定,大家以後不要走同一條路上,那樣雙方都不需要讓路。

設計圖片

後人將這個故事,化為成語分道揚鑣,來指雙方分路而行。現在多用來比喻因志趣、目標不同而各奔前程,各自各展現自己的才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