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戰爭爲什麼近在咫尺的阿根廷會輸?勞師遠征的英國爲何能贏?

馬島戰爭

1981年年阿根廷在軍政府的執政下通貨膨脹率極其的嚴重、國內生產總值下降的同時百姓們的薪資漲幅也低的比較離譜,國內的罷工遊行更是成了家常便飯,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在這樣的困局裏阿根廷的高層企圖通過一場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的政治危機。

1981年阿根廷開始着手策劃了武力奪取馬島控制權的戰爭,這一年阿根廷趁着馬島上英軍的防衛薄弱之機,派人登島之後升起了阿根廷的國旗,隨即阿根廷又出兵降服了島上的警察和皇家海軍,第二年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裏下令出兵佔領馬島,馬島之戰徹底爆發。

馬島戰爭爲什麼近在咫尺的阿根廷會輸?勞師遠征的英國爲何能贏?

被阿軍擊沉的英國軍艦

英國方面聞訊後召開緊急會議抽調了海軍的三分之二組成了一支特混艦隊趕往馬島,這支艦隊當時攜帶的武器比較精尖,航空母艦這種重器也赫然在列,而大洋彼岸的阿軍仍然以購買西方的廉價舊式軍艦爲主,武器渣的簡直不忍直視,最關鍵的是此時的阿根廷總統還是不願意相信英國會爲了這麼一個荒蕪的小島過來找他拼命,但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卻以超強的戰鬥意志把所有的賭注全部都壓在了馬島之上,雙方開戰之前北約的盟主美國開始出來調停了,但調停的結果就是雙方都寸步不讓,於是美國照舊轉而支持了英國,交戰期間美阿森松島上的空軍基地和其他軍事裝備都交給了英國人使用,除此之外美國還給英國人提供情報,並讓美國的通信衛星成爲了英國通信的中繼站。

馬島戰爭爲什麼近在咫尺的阿根廷會輸?勞師遠征的英國爲何能贏?

英國軍隊

戰爭打響之後阿軍用法國購得的 “飛魚”導彈擊沉了英軍先進的“謝菲爾德”號大型軍艦,戰鬥機分三批重創了英國的護衛艦,不久英軍開始登島阿軍又用“飛魚”導彈擊沉了英軍的運輸艦和驅逐艦,英軍損失慘重,英國人在見識了“飛魚”導彈的厲害之後和法國打了個招呼,於是法國那邊總是尋找各種藉口拖延 “飛魚”導彈的交貨時間,而這邊的阿根廷“飛魚”導彈用盡之後已經沒有了對抗英國的資本,戰況開始逆轉。

馬島戰爭爲什麼近在咫尺的阿根廷會輸?勞師遠征的英國爲何能贏?

阿根廷軍隊

英軍繼續登島作戰,阿軍開始節節敗退,阿根廷在發動了數次猛烈的空襲之後已成強弩之末,空軍彈盡糧絕徹底成了擺設,陸軍在英國人堅船利炮的狂轟濫炸之下損失慘重,沒多久阿根廷陸軍司令宣佈投降,最終阿根廷輸掉了這場近在咫尺的戰爭。自此阿根廷徹底失去了奪回馬島主權的機會,而英國在付出了傷亡一千多人、耗資二十七億美元的鉅額代價之後只換來了名義上的勝利,除了挽回了一點面子之外,似乎再也沒有獲得什麼好處。

馬島戰爭爲什麼近在咫尺的阿根廷會輸?勞師遠征的英國爲何能贏?

阿根廷指揮部

可以說英國能打贏這場戰爭除了國家領導的必勝信念比較堅定之外,軍事技術、陣營配合都是很關鍵的因素,而阿根廷的失敗一是戰術上的,二是武器受制於人,三是最高統帥的必勝信念不夠堅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