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美麗的藍星上有個“火力不足恐懼症”的兔子,在追求真理、解決問題的道路上,終於還是變成了“箭炮狂魔”。兜裏的各型火箭炮也都成了藍星武器庫中的明星產品,小到遊擊神器107火,大到堪比導彈的遠火,可謂應有盡有。

給火箭炮安裝上“鐵腿”,簡析中國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有支架能射!木有支架也能射!就算你弄丟發射器,點把火都能射!

給火箭炮安裝上“鐵腿”,簡析中國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現存於中國坦克博物館中的70式130毫米履帶式自行火箭炮,可見其車體前部安裝有一塊防浪板

衆所周知,現在中國的各型火箭炮可謂是藍星武器庫裏的明星產品了,而在這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的口徑無外乎是300毫米、122毫米以及107毫米,但應該要說的是,回顧曾經中國火箭炮的發展史,各型130毫米口徑的火箭炮纔是我們真正的主力產品,當然,由於後期擁有了更加先進的122毫米/300毫米火箭炮,因此這個口徑的火箭炮也就逐漸從我們視野中淡出了。

給火箭炮安裝上“鐵腿”,簡析中國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現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中的70式130毫米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那在這些使用130毫米口徑火箭彈的火箭炮中,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WZ303)堪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型號,因此我們今天就對這個型號的火箭炮來加以分析分析。

給火箭炮安裝上“鐵腿”,簡析中國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參加國慶35週年閱兵的70式130毫米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戰鬥全重達到了13.4噸,乘員爲6人,包括一名炮長、四名炮手以及一名駕駛員(兼五號炮手),這當中炮長的作用主要是作爲全車的指揮員、負責指揮戰鬥、操縱火炮的發火器以及電臺通信聯絡;一號和二號炮手主要負責火箭彈的裝填,在發射裝備時,協助四號、五號炮手準備彈藥;三號炮手爲瞄準手,負責操縱火炮的瞄準裝置、方向機和高低機,射擊準備時,配合四炮手調平火箭炮;四號炮手爲引信手,並負責操縱液壓升降裝置和配合瞄準手調整火箭炮,在射擊準備時,協助其他炮手準備彈藥,傳遞火箭彈;駕駛員除了負責日常的駕駛外,還負責在射擊準備時,協助其他炮手準備彈藥。

給火箭炮安裝上“鐵腿”,簡析中國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63式裝甲輸送車

該型火箭炮採用的是63式裝甲輸送車底盤,不過這裏要說的是,這裏的63式裝甲輸送車雖然在型號上也叫63式,但並非一開始的63式裝甲輸送車,其可以視爲63式裝甲輸送車的第一種改進型,其改進點主要包括:將7.62毫米高平兩用機槍改爲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當然,在70式火箭炮上由於裝了火箭發射器,故而也就把機槍取消了。

給火箭炮安裝上“鐵腿”,簡析中國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的連接齒套改爲萬向傳動軸;變速箱第五檔齒輪由直齒改爲斜齒;變速器改爲直接裝在變速箱上;增加了發動機加溫器;用性能更好的專用液壓減振器代替搖臂式汽車減震器;改進車體頂部窗口結構;增加橡膠地板;改用了分體式廢氣引射器,降低了噪音,並將消音箱結進行了改進,解決了消音箱開焊問題;將空氣濾清器的固定方式進行了改進,解決了其進氣管裂紋問題;採用了冷打花鍵新工藝的扭杆彈簧,保證了使用壽命;應用了採用新工藝的履帶,提高了履帶的壽命。

給火箭炮安裝上“鐵腿”,簡析中國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70式130毫米履帶式自行火箭炮配備的H212型火箭彈發射裝置

而在火力方面,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的行軍轉換戰鬥時間爲2分鐘,戰鬥轉換行軍時間爲80秒,其主要是在63式裝甲輸送車底盤上裝備了一套H212型火箭彈發射裝置,也稱之爲火箭炮,該發射裝置主要通過一套可升降液壓升降裝置與底盤連接,使用時,可通過液壓升降裝置將火箭彈發射裝置升起。

給火箭炮安裝上“鐵腿”,簡析中國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H212型火箭彈發射裝置裝置共配備有19具定向管(採用上10下9的排列方式),每個定向管內可裝備一枚63式殺爆火箭彈(除此之外,在車體內還有20枚備彈),其最大射程可達10.37公里,最小射程可達3.124公里,可採用單發/連發的方式發射,並能在最快9.5秒內將所攜帶的19枚火箭彈一次性全部發射出去。該發射裝置的高低射界爲0°-+50°,方向射界爲180°,一般採用橫向射擊爲主,且高低機和方向機的驅動方式均爲手動,瞄準方式則以目視瞄準爲主,配有一套58式周式瞄準鏡和58式標定器。

給火箭炮安裝上“鐵腿”,簡析中國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高速行駛狀態下的70式130毫米履帶式自行火箭炮,可見其機動性在當時來說,還算是可以的

至於在機動和防護能力方面,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配套發動機爲一臺約260馬力的6150L型直列6缸柴油發動機以及一套帶同步器的固定軸式手動機械變速箱,採用拉桿機械式轉向操縱系統,其最大公路時速可達57.5公里/每小時,平均越野速度可達每小時30公里/每小時,最大公路行程爲500公里。

給火箭炮安裝上“鐵腿”,簡析中國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此外,該型火箭炮還具備一定的兩棲浮渡能力,其在水面行駛時,可採用履帶划水方式推進,最大水面行駛速度可達5.2公里/每小時,並可有效應對三級風浪。而在防護能力上,由於其採用的就是63式裝甲輸送車底盤,因此也一樣與63式裝甲輸送車採用了相同厚度的鋼裝甲焊接結構車體,故而也僅僅能防護一些小口徑武器的打擊。

給火箭炮安裝上“鐵腿”,簡析中國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對越反擊戰中的70式履帶式火箭炮

對越反擊戰中,採用橫向射擊的70式130毫米履帶式自行火箭炮,其實70式火箭炮在後期還有針對其通信設備進行改進的改進型(WZ303A)出現,不過並沒有投入批量生產。

給火箭炮安裝上“鐵腿”,簡析中國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可以說,雖然以今天的目光來說,70式履帶式自行火箭炮的性能真的可以用落後於時代這句話來形容,但對於當年的中國上世紀80年代左右的中國軍隊而言,這款炮可謂是主力地面壓制火炮之一,且還在對越反擊戰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其也不能被我們就這樣輕易的遺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