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一位前輩邀請了一小批朋友在他舍下小聚。用過晚飯後,茶室里茗香裊裊,大家也就很自然的閑聊起來。席上有一位大姐,幾十年間去過很多地方,當話題聊到了關於出行的問題時,她率先打開了話匣子。

「大姐,您坐飛機這麼多年,最喜歡的航司是哪家?」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我心裡暗想,現在全世界各航司之間的競爭趨於白熱化,航司之間互有長短,所以談喜好更像是在談個人在坐飛機時最看重的方面。比如海南航空這幾年在國際航線上有著優惠的機票價格、較新的飛機,日本的一些航司在空中餐食和服務上明顯甩開其餘航司一截,中東的幾家土豪航空公司則有著無與倫比的硬體……

然而大姐竟然幾乎不加遲疑的說:「我最喜歡的航司,一定是國航,我們的載旗航空。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說實話,聽到國航這個答案大家都有點驚訝,畢竟國航一方面不是所謂的各種專業航司評價榜單上的佼佼者,一方面還被國內諸多旅客吐槽和投訴。

「因為安全。」大姐喝了一口茶,巡視了大家一圈,所有人默然。

我偷偷翻看起國航的飛行履歷,發現安全兩個字確實是真正寫進了這家航司的飛行字典的首頁。

在2018年,國航實現了全年的飛行安全年;在高原飛行方面,國航保持著53年的安全飛行記錄,在國際上也處於領先地位。更不用說,正是國航的專機,保障了一次又一次國家領導們的安全出行。

更沒想到的是,才在前輩家喝完深夜茶,聊起飛行安全的第三天,我就看到了國航CA983飛往洛杉磯的航班安全備降俄羅斯機場的新聞。

下面是國航官微的消息:

備降的阿納德爾機場,位處於俄羅斯東北部,從網上熱心網友上傳的資料來看,當天的當地氣溫應該是極低的,而本次航班的目的地洛杉磯,則地處美國溫暖的加州。

千年極寒之地,機組的專業與果敢,讓溫暖與機上的188名乘客相伴。

視頻播放器

00:0001:47

網友上傳的現場視頻

事後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這次備降其實是由於機上火警信息故障所致,或許只是虛驚一場。然而從貨艙火警信息報出之時開始,國航的機組人員就執行著最嚴格的安全程序:備降+緊急撤離。而這一套教科書式標準操作的背後,體現出國航整個機組對於全套流程的相當高的專業熟悉度。

你也許以為,備降之後的緊急撤離有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感覺。然而在這裡國航機組的決定其實是在嚴格踐行最高的安全標準,是整個機組對於機上所有生命所能做到的最高程度的負責。

你也許還以為,備降這種操作無非是打開一下安全滑梯,然後疏導乘客有序撤離就完事了。可是根據現場的情況,外界環境風速快、氣溫低,而與此同時,機內乘客由於從未遇見過這種緊急情況,內心焦慮不安,情緒上很難控制。內憂外患下的緊急撤離,即使是對於已經復訓過多次的機組,也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對於有準備撤離程序,真正的黃金撤離時間只有90秒。

在這90秒里,一名乘務員以瘦小的身軀,爆發出巨大的能量,推開有巨大壓力差的艙門。要知道即使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波音777已經裝備了助力系統,然而在這種環境下推開艙門,依舊需要不小的力量。開艙門後,她首先要使勁拉一下人工充氣手柄,以防自動充氣失靈,然後用自己身軀封門,等待滑梯充氣完畢(而777滑梯充好氣一般最快也要5秒),在確認滑梯安全後,才能指揮旅客撤離。

她此時掌握的,是機上所有乘客的生命之門。

而在撤離程序觸發的前幾分鐘,客艙大部分乘客還在睡夢中;甫一清醒,很多人都慌亂失措。而客艙內其餘的乘務員們則在這種混亂的環境下,聲嘶力竭地協調客艙秩序,有序疏散旅客。在這生命攸關的時候,雜亂無序的客艙人潮中,恰好需要這份魄力和領導力。

通過微博視頻資料可以發現,機上的部分旅客在撤離時還罔顧機組的命令,固執地拿行李。而要知道,一方面拿行李會額外耽誤很多時間,另一方面帶著行李撤離很容易會刮壞充氣的安全滑梯,導致後面的乘客無法順利撤離。

許多旅客對於緊急撤離的程序一無所知,對客艙乘務員在應急程序中的重要角色缺乏了解,從而讓微博視頻里的空姐,不得不把最標準的緊急撤離口號,替換成了最簡單的一個字-跑。

鮮為人知的是,當所有旅客撤離以後,客艙乘務組在撤離前還要清艙,確保機上所有的乘客都已經安全撤離。而飛行機組,則一直待在飛機上等待。

我想,很多在這班飛機上的旅客,在經歷過這件事情後,應該會對飛行安全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同時也對客艙乘務員的這份工作對於一趟航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很多朋友在提起乘務員的時候,要麼就覺得這是花瓶的工作,要麼覺得這工作無非是飛飛航班給旅客端茶倒水,僅此而已。所以白金卡和金卡們,會上挑著眉毛等著乘務長過來問候,會細緻的要求倒的水要三分冷七分熱,會把平日里各種地方積蓄的怨氣沖著乘務員發。而因著一些所謂「投訴必有效」的條款,乘務員們一下子成為了飛機上的弱勢群體。

而實際上,客艙乘務組不僅要面帶著笑容,頂著光鮮外表讓旅客們的這趟飛行更加愜意,本質上她們更肩負著很多緊急情況下確保乘客安全的使命和責任。

在飛機上,安全是第一位的。而客艙乘務組,就是為機上所有乘客的安全提供保駕護航的最後一道堅實的防線。

不知道通過這件事以後,部分挑剔的常旅客們,可否從內心對乘務員這樣一份職業生出更多的尊重?部分還在想著備降以後延誤能不能賠償的人們,可否在此時放下利益的計算,而關注一下生命的價值本身

我也想起自己去年與國航的多次長途飛行,也曾在飛往溫哥華的航班上體驗過故鄉在遠方,也在客艙里的溫暖歸屬感,曾在飛往舊金山的航班上遠眺黃河青山,曾在休斯頓回國的漫長航線上,看著整個機組拖著疲憊的身體還以最好的精神面貌示人……

「國航,不僅安全,而且對中國人,有家國情懷,有人文關懷。」 聚會那天晚上大姐說的話,此刻再次浮現在我腦海里。

安全也好,情懷也好,最終還是需要一班班的機組們,用他們的專業和堅持,為雲中往來客的安全和舒適的飛行,提供最直接的保障。

對於常旅客,或許早就厭倦了每次登機以後的客艙安全廣播和乘務員標準化的安全演示,可是要知道,我們百遍忽視過的這個繁瑣流程,機組已經練習、演示過千千萬萬遍。

千千萬萬遍,只為保你一路平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