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世界首張“黑洞”照片全球同步發佈。

  但隨後,因爲在黑洞照片上標記版權,國內知名圖片版權供應商視覺中國(CFP)引發自媒體聲討,並且指出該網站存在的問題。

  此事在輿論上引發熱議,錢江晚報記者找到了一位簽約攝影師,請他講了講作爲一名該網站的簽約攝影師,對此事所持的態度。以下是攝影師的口述整理:

  我“入駐”視覺中國快9年了。

  作爲一名視覺中國的簽約攝影師,對於視覺中國目前的境況,心情還是挺矛盾的。一方面,視覺中國給予很多攝影師、設計師一個自願發佈、銷售圖片的平臺,並維護版權;但另一方面,視覺中國又因爲屢次所謂的“敲詐式簽約”和大量的高額版權官司,讓一些用戶極爲頭疼,從這一點看,視覺中國算是確實太“作妖”。

  這9年裏,沒少聽說視覺中國和媒體機構、各種公司乃至公職單位和個人打官司的消息,“索要版權費”成爲所有官司和糾紛中,最爲核心也最受詬病的一點。

  加之對視覺中國發布的致歉信的不滿,以及此前的積怨,特別是和媒體們的積怨,讓視覺中國成爲“人人喊打”到股票都被跌停的狀態。

  4月12日,國家版權局也表示重視圖片版權保護,依法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各圖片公司要健全版權管理機制,規範版權運營,合法合理維權,不得濫用權利。國家版權局將把圖片版權保護納入即將開展的“劍網2019”專項行動,進一步規範圖片市場版權秩序。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天津網信辦約談視覺中國網站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爲,要求其全面徹底整改。既是進一步維護了簽約攝影師的權利、維護了用戶利益,更維護了包括視覺中國等同類機構的根本利益。

  但那都是對大方面,對於我們成千上萬的簽約攝影師個體而言,視覺中國卻有着另一番意味。

  有時出門拍了些照片,往視覺中國上一放,若是被人下載使用了,每隔一個月還能收到一筆稿費。作爲一個主要是因愛好爲之的非專業攝影師,這對我而言,算是一點點認可與尊重,特別是當在看到自己拍攝的照片被一些大媒體或者其它渠道使用後,多少還會有一點欣喜。

  即便獲得的稿費確實很少。但想起來,總比把照片放到網上或朋友圈裏,被人連問都不問一句隨意拿去發來的好。

  我就經常遇到這些情況。有些照片發在朋友圈或網上,確實是爲了分享。但分享不等於可以被別人隨意拿去把玩。有的人甚至拿走後,不光不問,PS馬賽克的能力也很強,並且發了朋友圈連屏蔽我的動作都沒有。

  太傷人了,我不要面子的啊?

  視覺中國要整改,我們也要回頭看看自己,別光顧着罵別人。

  我們的版權意識有多強呢?至少我覺得我不夠強,爲啥?因爲我的照片經常被人無端拿走,我卻從未提出過異議。這不是小氣大氣的問題,而是尊不尊重的問題。我選擇公開一些圖片是爲了分享,可分享並不等於可以隨意拿去把玩,好歹彼此問一句。所以版權問題不能只是老去要求別人怎樣怎樣,自己也要懂得維護和尊重。

  今天有個叫“見識”的公號有一段針對此事的評論就寫的比較好——視覺中國的主要問題在於:

  一、以保護之名實施著作權侵權,掠他人之美,冒充著作權人實施欺騙、訛詐,比如,黑洞照片的著作權人已經開放版權,視覺中國卻假模假式對外收費,事實上視覺中國將大量海外開放版權的照片“佔爲己有”;

  二、視覺中國搞碰瓷式的維權,動輒進行高價索賠,動輒要求籤訂包年合同,搞得媒體、自媒體戰戰兢兢,不敢配圖。從之前隨便侵權、盜用圖片,攝影師欲哭無淚,到如今全民吐槽視覺中國的“過激”經營方式,這說明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只是還得探索出著作權保護和傳播的權利平衡點,這次討論是一個好機會。

  來源: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記者 陳偉斌

  值班編輯:董簫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