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清晨醒來便發現,雨停了。霧散了。陽光,出來了。

  茶園子裏一改昨天霧藹重重的低迷景象,變得通透而開闊起來。

  比不清明節那幾天的熾熱,今天的陽光是溫煦的,照在身上,只有微微的暖意。

  如果說清明期間的陽光是個身材高挑英姿颯爽的北方佳麗,那麼,今天的陽光,就是小家碧玉溫柔可人的南方嬌娃。

  連風,也是微微的,是那股子江南獨有的,吹面不寒的,楊柳風。

  正是暮春時節,太姥山上日平均最高溫度18度。

  這樣的天氣,風清日朗,採茶是極舒服的。

  只要穿一件毛衣加一件厚外套便行,不必穿太厚,穿太笨重——穿太多衣服,手臂伸展不開,容易影響採茶時的力度,影響發揮,影響產量。

  故而,今天的茶園子裏,人滿爲患,熱鬧非凡。

  除了天氣晴好,茶青發育得快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緣自前兩日的雨霧天氣,給茶樹們喝了兩天的雨水,做了兩天的山霧SPA,導致茶青品質大增。

  樸實的茶農們都想趁着這晴好天氣,多采一些茶青,多做一些好茶。

  《2》

  有人覺得,一定要很烈的陽光,才能做出好白茶來——純日曬,不就是要曬嗎?曬得越猛越好。像晴天曬被子一樣。

  其實不是。

  今天高溫18度低溫10度,東風二級,這樣的天氣條件,茶葉被萎凋起來是最舒服的。微微的陽光照着,不用怕曬久了被曬傷、曬紅,從而損耗有益物質。

  在溫和的陽光下,被微微的風吹拂着。一點點地,就把茶青葉身體裏的水分,給緩緩地蒸發出去了。

  部分人認爲的烈日曬茶,用過強過烈的陽光曬茶,不但不會對萎凋白茶有利,反而容易傷害嬌嫩的茶青鮮葉。

  過度的曬太陽,也會讓茶青葉被陽光曬傷,曬壞,曬死。

  茶青葉被曬傷的表現就是,原本綠油油的鮮葉,在陽光下放了兩三個小時,再去看時,只見部分嫩一些的、表皮薄一些的青葉,呈現出曬傷的紅斑來。

  這些呈現出紅色的部分,表示此處的青葉細胞,受到了傷害,裏面的養分,遭到了損耗。

  就像某一年,村姑陳和李麻花去三亞。

  正午的時候,烈日當空。李麻花看到有一位穿比基尼的歐洲美人在做日光浴,便硬要下海去游泳——想跟人家比身材。

  結果不到半小時,身上曬得紅紅的回來。到了晚上,身上顯現出紅斑一塊塊,並且,開始蛻皮。

  那些蛻皮的細胞,便是受傷後自動脫落的。

  人的細胞是如此,茶樹的細胞也不例外。曝曬在強烈的日光下過久的茶青葉片上,那些變紅的部分,便是被曬死的茶葉細胞所在的位置。

  它們死了,便不會再給我們提供維生素,以及獨屬於茶葉的那些珍貴養分,這樣的茶葉,只能便宜賣。

  《3》

  下午跟一位妹子聊天,說起現在已經是大量採摘春壽眉的時節了,她發出了大大的感慨,哎,怎麼白牡丹的時光,這麼短促就過去了。

  是的,一寸光陰一寸金,春茶季的時光尤其短暫。

  印象裏,好像纔開始採白毫銀針沒幾天,怎麼突然就到了白牡丹的季節了?

  又忽然,白牡丹沒采幾天,咦,壽眉就到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風景依稀似舊年。

  等壽眉到了的時候,我們纔會想起,去追憶那些已經再也採不到的白毫銀針茶青、白牡丹茶青。

  然而,它們便是活生生地離我們而去了,只有明年,才能再次相逢。

  當然,它們也並沒有真的離開我們,它們漸漸被烘乾,被收起來裝箱陳化。

  再過二十多天,第一批採下來的頭採米針,就可以跟大家見面了。

  昨天我已經喝過了剛烘乾的頭採米針,湯水稠滑,內質豐富,只是由於剛烘乾,滋味沒陳化出來,毫香隱隱,還不怎麼顯。

  但是湯水裏的內質,已經有綿勁顯露頭角了。

  期待着二十多天後,它的變化。

  是不是會很驚豔?

  《4》

  從現在到月底,都是春壽眉的主場。

  春壽眉的生長季節,大約在每年的清明後到夏至前。

  就春茶季而言,這是很漫長的一段時光。大約是二十多天的樣子。是春茶三大品類裏,採摘時間最長的一個品類。

  也是產量最大的一個品類。

  有的人,據此,便認爲春壽眉品質不高。產量大跟品質不高,有必然關係麼?

  這是春壽眉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猶記去年的春壽眉,生在白牡丹生長的季節,生出了白牡丹般的清鬱花香,時隔一年後,仍是花香清雅,是李麻花老爸的桌頭最愛。

  那些提着龍井來送禮的病號,到最後一律提着一盒春壽眉回去了。

  老李退休了,不怕收禮,但他從不收自己不喜歡喝的茶——愛茶,卻不浪費茶。

  反而,還會把自己喜歡的茶,送給客人帶回去喝,告訴人家喝白茶的好處。

  如果福鼎白茶要頒一塊助人爲樂義務宣傳獎,一定要頒給老李。

  《5》

  清明節過去了。

  春壽眉來了。

  穀雨節,還會遠嗎?

  穀雨壽眉,是春壽眉裏的一顆明珠。生在節氣,擁有着特殊的節氣物徵和香氣,跟清明牡丹一樣,是不可多得的一款春白茶。

  它擁有細長的葉片,瘦長的芽頭,以及,清鬱的花香。

  是春壽眉裏較爲成熟的一款。拋卻了青澀,有着熟女般的風韻。

  然而,村姑陳最喜歡的,是春尾夏初的那批春壽眉,在兩季跨界點,既有白牡丹的清芬,又有春壽眉的清冽,還帶着秋茶的甜香,實實在在,是一款香氣奇特的好白茶。

  那時節的春壽眉,卻是最難得、最難做的。

  臨近夏初,天氣熱得快,溫度升得高,茶青葉容易受到暴曬——在樹上時被曬,採下來還被曬。

  如果製茶師細心,那還只是溫和被曬,若是遇上個粗心大意的,那便鐵定要被曬紅曬黑曬傷了。

  所以,春末的春壽眉,最難做。

  唯少,而珍。

  《6》

  春壽眉,量大,粗枝大葉,爲很多人所不喜歡。

  認爲與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相比,它上不得檯面。

  這是對春壽眉最深的誤解。

  燒火丫頭出身的楊排風,不是也上陣殺敵立了戰功麼?

  粗手大腳的馬大腳,不是也階層躍升,做了皇后麼?

  壽眉長得粗枝大葉,並不是它的錯。

  請各位外貌協會的會員,拋棄對春壽眉的成見,認真地去品一品它,感受一下它的內心。

  你會發現,它是一款風姿綽約的,湯水淳滑的,花香清芬的,好茶。

  它是白茶裏的鶯兒紫鵑之流,在大觀園裏,不顯山露水,卻極其重要地存在着。

  是春白茶裏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