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2018發展報告參考這份局方的報告,關於前景我來說一些自己的觀點!

眾所周知,國內的航空產業還處在初級階段,本應是一個迅猛發展的階段,現在由於國家政策導向,和局方出於安全考慮對民航業發展的管控,出現了一個「假」的飽和期!按照國民每年乘機的比例來講,我國航空產業還有很多的空白,對於這點我深信不移!有人會問那為什麼飽和?我覺得最大的原因除了是因為局方最重視的要保證安全,在所有政策以及配套完全落實後才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另一方面我覺得是在為未來國產大飛機鋪路),現在批籌的天驕是全國產arj的航空公司,也可以看做是一個試點,統一國產機型,如果這個航空公司運行兩年後沒什麼問題,那局方肯能就會適當放寬政策,C919服役後也是相同的程序。再說到未來民航發展的方向,一個是國際的長航線,一個是國內長航程和二線城市的互通,為什麼?首先航空是成本最低的運輸方式,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只需要飛機和機場就可以執行,換句話說又省時又省錢!長航線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導向,現階段還沒有出現超級高鐵

一天內到歐洲,這可能還需要幾十年去實現列車和基礎建設的技術革新。而現在城市群的概念是一個超級城市輻射周邊的二線城市,線路基本都已經完善,但是考慮到距離較遠時間成本就會上升,所以航空還是最優先的選擇,二線城市之間也需要航空去架起交通的橋樑!綜上所述,民航註定會大發展,但是不是現在,可能在3-5年之後,這也需要看國產飛機服役的進展情況,現在航空還是一個暴利的行業,比如正常航班的每趟單機利潤(刨去人工燃油和消耗品的花銷)大概在10w,而類似於一些大城市,每趟的單機利潤在20-30w,一個航空公司的殼子在三年之內都會上漲五倍以上!所以這才是為什麼很多基本想進入航空而局方一再把控的原因,躺著也能賺錢!

現在很多人學飛出來面臨著找不到工作的困境,換句話說航空公司暫時不缺人了,其實這跟學飛的執照限制有很大關係,很多人去國內自費美澳加自費(1500小時限制),註定了只能回國換照應聘通航,導致了人才積壓,應聘人多了工作自然難找,歐洲畢業以後可以回國也可以直接在全球航空公司工作,所以不會出現上述的情況。

總的來說國內低空這十幾二十年不會開放,通航不是一個最優的選擇,就業也會相應的困難,而121部的航空公司會在幾年後有一個提高的穩步發展,前景是光明的,現階段需要好好考量自己學飛的前景!不是不可以學飛,而是要選擇最好的方式去學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