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報導陳張眾】

宛如期間限定的「快閃時尚秀」,是這幾季不少品牌為提高能見度,在4大時尚周打出的驚喜牌,而紐約時裝周一向是品牌最愛的商業模式實驗場,抱著「僅只一次」概念闖入的歐陸外來者們,似乎更能輕鬆在眼花撩亂的日程表中脫穎而出。

許多非美國原生的國際品牌們,偏愛以快閃方式紐約辦秀,今年初先有以新店落成為由、從米蘭移至曼哈頓辦秀的Bottega Veneta、PRADA等;以尼龍摺疊包闖出名聲的法國時尚品牌LONGCHAMP,也將於台灣時間9日凌晨,正式在甫落成的世貿中心3號樓舉辦品牌創立70年來首場大秀,把寶貴的第一次獻給紐約;一度申請破產的德國女裝品牌ESCADA,也將現身大蘋果。

人人都能參加時裝周

紐約之所以會成為眾多品牌快閃首選,在官方說法的「多元文化」、「年輕活力」等形象關係背後,大蘋果所帶來的媒體影響力價值(Media Impact Value,簡稱MIV)組成,也與其他3大時裝周不盡相同。據奢侈品商業網站《華麗誌》引用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簡稱CFDA)的報告中指出,在這個人人都可以透過網路參加時裝周的年代,意見領袖、消費者、媒體及品牌自有之媒體管道,是協助時裝周議題擴散的主要推手。

在紐約時裝周中,意見領袖所創造的MIV占比,遠高於其他3大時尚都市,可將其結果解釋成,在此辦秀的品牌能較有效地被關注意見領袖的年輕世代所注意;若如此判斷,也不難了解為何想要在老靈魂中重生的大牌們,願意紛紛砸下重金來此,建立起自身的嶄新形象。

CFDA首席執行管Steven Kolb表示:「通過走秀能獲得的機會不僅僅是一場服裝展示,還能從中獲取一些數據。經數據所統計出的影響力,可以促進銷售、客戶成長和業務發展。」時尚終究是門生意,在創意的背後更藏著無數的商業考量,對本季返回紐約的Proenza Schouler、Rodarte而言,更有著特殊的意義。

出走品牌相繼返回紐約

這兩個曾以藝術之名轉至巴黎高訂周發表的品牌,原先想藉著跳脫傳統時裝周間發表的公式,來接觸更多的買家,拉長產品到店銷售時間,且讓接單後的作業時間變得更為彈性。自兩者回歸的事實來看,或許巴黎之行並不如想像中平穩,但Proenza Schouler背後操刀的兩位設計師Jack McCollough、Lazaro Hernandez,只在《WWD》的一篇訪問中淡淡說到:「紐約永遠是我們的家。」而巴黎時尚周也從不寂寞,這季有GUCCI從米蘭移至巴黎發表。

在商業考量之餘,紐約時裝周依舊肩負起傳達政治宣言及社會關懷的角色,無論是種族議題、女性議題,都在找到為其發聲的設計品牌。日前所舉行的Harlem Fashion Row(簡稱HFR),即是聚焦非裔設計師族群,NBA球星「詹皇」LeBron James更親自現身力挺,並宣布將和參與HFR的3位女性設計師合作,推出其與Nike攜手打造之LeBron 16首款女性籃球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