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與典故,寫下了江蘇的滄桑;

  江河與湖泊,鑄就了江蘇的魂魄。

  他的省會是六朝古都,多少成王敗寇,多少榮辱興衰的故事曾經在這裏上演,這是歷史賦予他的厚重。

  他有長江和秦淮河,那彎彎曲曲的十里河岸千百年來有詩有舞、有酒有歌,多少文人騷客,才子佳人的風雅軼事在這裏傳承?這是歷史賦予他的靈動。

  江蘇的歷史是厚重的,帶着敬畏的心去瞻仰他,以一顆懷古的心去品味他,時間深處的江蘇史蹟,按照時間軸的順序,現在就推薦給您,本期爲(上)篇。

  漢楚王墓羣

  文保等級: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下簡稱“囯四”)

  朝代:西漢

  地址:徐州市雲龍區兵馬俑路漢文化景區

  漢楚王墓羣是西漢時期楚國諸侯王的墓葬,現已考古挖掘了八代諸侯王及其王后的十三座墓羣。墓羣環列于徐州周圍的山上,皆鑿山爲藏,規模龐大,形成了蔚爲壯觀的環城漢墓體系,其中獅子山漢墓對外開放爲景區。

  該墓出土了衆多精美玉器,至於墓主人是誰?至今是個謎,學術界存在很多爭議,主流觀點一致認爲,墓主人是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

  孔望山摩崖造像

  文保等級:國三 朝代:東漢

  地址:連雲港市海州區鹽河南路,孔望山景區內

  幾千年以前,徐福爲秦始皇尋仙藥的遠征船隊自然成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先驅,他們探尋出的條條航線,成了後來船商們借鑑的寶貴經驗。大約至東漢時期,印度佛教從西域陸路和東方海路漸漸滲透進古老的中國境內,從此繁衍相傳。

  這些靜止了兩千年的石刻造像,有石獸與石刻人物、有佛家菩薩、有道家鼻祖,形態各異,大小不等,構成了一幅佛道共存的玄幻畫面。從年代上來講,孔望山摩崖造像早於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塑像,單憑這一點,足以成爲孔望山非凡意義的所在。

  丹陽南朝陵墓石刻

  文保等級:國三

  朝代:南朝

  地址:丹陽市丹陽北站外兩公里周邊,包含八地十處

  時光回到1500年前,回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華建築的精華,最爲耀眼與傳世的,便是北朝石窟與南朝陵墓了,它們一南一北遙相輝映在中華大地上,比起北朝石窟的浩浩蕩蕩,南朝的陵墓石刻可謂是寥若晨星。

  南朝是東晉之後宋、齊、樑、陳四個朝代的總稱。丹陽古稱曲阿,丹陽蕭氏家族,先後成就了南朝齊樑兩代王朝,出了十餘位皇帝。依南朝舊制,皇帝死後要歸葬故里,所以丹陽多帝陵,兩朝帝陵選址於此,算是落葉歸根。

  那些高大威武的天祿、麒麟,它們目睹了曾經隆重的祭祀,見證了王朝的盛衰,也見證了歷史長河中的悲悲喜喜,千年後,依舊仰天長嘯。

  作爲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蘇州不僅以古典園林與水鄉古橋著稱於世,巍巍古塔的矗立,更加彰顯了古城的滄桑與頑強,所以,蘇州也是一座美麗的古塔之城。

  雲巖寺塔

  文保等級:國一

  朝代:五代

  地址:蘇州市姑蘇區虎丘風景名勝區內

  千百年來,一直流傳着“未進虎丘城,先見虎丘塔”的說法。

  雲巖寺塔也叫虎丘塔,他見證了蘇州這座古城千百年以來的變遷,和蘇州衆多園林組成了最引人入勝的城市名片。雲巖寺塔聳立於虎丘山巔,猶如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老而不衰,斜而不倒,靜聽着歷史悠悠的迴音。

  瑞光塔

  文保等級:國三

  朝代:北宋

  地址:蘇州市姑蘇區東大街49號,盤門景區內

  幽光下溯古懷今,自是別有風情。

  之所以被稱爲瑞光塔,是因爲古塔在建成之日,塔身上呈現出燦爛的五色霞光,頗有祥瑞之氣,定能給人帶去福氣。吉祥的瑞光塔,雄偉的水陸城門,塔下城門外精緻的古橋,一副如詩如畫般的意境彰顯着古城風貌。

  瑞光塔,聆聽着千年來的歷史迴音。

  報恩寺塔

  文保等級:國六

  朝代:宋—清

  地址:蘇州市姑蘇區人民路與西北街交匯處

  他是蘇州老城的標誌,有寺院的禪意,也有亭榭廊橋的園子。

  報恩寺塔也叫北寺塔,是一座九級八面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古塔,現存古塔始建於南宋時期,古塔巍然壯觀的聳立在古城中,爲靈秀的蘇州增添了豪放之美和陽剛之氣。

  保聖寺羅漢塑像

  文保等級:國一

  朝代:北宋

  地址: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保聖寺內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代詩人杜牧的七言絕句,把古寺描述在詩情畫意的江南美景中,也間接表達了佛教信仰的興衰。

  保聖寺羅漢塑像的珍貴之處在於,其打破了羅漢單尊依次排列的束縛,給古寺創造出以山水爲背景,置羅漢於其間的藝術作品印象,使造像的畫面感充滿生活氣息。那嶙峋的山岩,卷舒的雲朵,翻滾的浪花,與神態各異的羅漢動靜交融,遙相呼應,形成了一幅古雅而壯觀的立體山水畫。

  歷史的長河蜿蜒流淌,滲進這個省份的一磚一瓦,滋潤着這個省份的日日夜夜。

  對於有過大喜大悲的過往的省份,自然經歷過太多的繁華與冷清,經歷的多了,其眉眼間纔會有器宇非凡的氣魄。

  江蘇史蹟,等你去讀懂,敬請期待(下)篇。

  本欄目由“騰訊·博物官”與“挖啥呢”共同推出

  本期作者:蓮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