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又綠江南岸:元朝人的繪畫和他們的精神世界》之五

燕渡夕陽遠——文天祥的《上宏齋帖》和江南文人的精神聖殿

題圖:《夕陽秋色圖》南宋 馬麟 縱51.3CM 橫26.6CM

如今被日本根津美術館收藏的這幅《夕陽秋色圖》爲立軸、絹本,是“南宋四大家”之一馬遠的兒子馬麟所做。畫幅上部題“山含秋色近,燕渡夕陽遲。賜公主”,爲宋理宗所書。

壹 荒淫的趙禥及荒唐的毀滅

公元1265年(宋度宗鹹淳元年,元世祖至元二年),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似乎煥發出一絲生機。

面對這艘即將沉沒、早已疲憊不堪的巨輪,很多人又點燃了希望,剛過而立之年的文天祥也不例外。

去年陰曆10月26日,宋理宗趙昀去世,他的養子趙禥(同祺)繼承了皇位。

趙禥改年號鹹淳,他做了一首《自警》的詩用以勵志,也是爲了對外展示一下自我形象:

孳孳爲善,無怠講習。

心思唐虞,聖道可人。

在詩中他借用了孟子的經典語錄——“雞鳴而起,孳孳爲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爲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這位新的國家領導人,提醒自己要勤勉,同時也希望所治理的國家能夠恢復上古時期的太平盛世——就像唐堯與虞舜那些聖賢們所做的一樣。

燕渡夕陽遠——文天祥的《上宏齋帖》和江南文人的精神聖殿

《夏禹王像》南宋 馬麟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在正統的儒家學說中,堯舜時代所達到的“天下爲公”的大同世界,一直是至高無上的理想社會。也是留給後世社會的理想藍圖,一直爲歷代封建帝王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當這位南宋第六位皇帝、江南地區的最高統治者一登上政治舞臺,就發現自己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窘境:蒙古人步步南下、他治理下的國土面積正日益縮小;傳統農耕文明維繫的小康社會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奢侈的夢,更不用奢談什麼大同世界。

更要命的是,這位趙禥並不如他對外展示的那樣賢明、自律、勤勉。恰恰相反,他不僅荒淫無度,昏庸無道,而且懶惰無比。爲了留出更多的時間玩樂,他將批答公文這樣繁瑣、費腦筋的事情讓給四位女人輪流辦理,號稱春夏秋冬四夫人。

鹹淳元年4月,趙禥封賈似道爲太師、魏國公。他對賈似道處處依賴,倍加寵信,生怕這位“太師”撂挑子不幹,在公開場合都不呼其名,而尊稱爲:“師臣”。正是這位“師臣”欺上瞞下,隱匿軍情,數年之後,元軍圍困襄陽三年之久,這位趙禥還被蒙在鼓中。

當整個國家機器的運轉,都交由賈似道和春夏秋冬四夫人的手中時,這片錦繡江山註定將要迎來暗無天日的時刻。

趙禥在位共10年,最終因酒色過度,35歲時死於臨安宮中的福寧殿。被諡號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廟號度宗,葬於會稽永紹陵。

這位宋度宗死前,僥倖沒有看見南宋的覆滅。他死後兩年(公元1276年農曆2月),忽必烈賬下的丞相伯顏,就率大軍進駐首都臨安,他的繼任者、宋恭帝趙顯率百官投降;

但他死後,也沒有獲得安寧。

10年後,他和其他宋室皇族的陵墓,被元朝江南釋教都總統楊璉真迦野蠻盜取。

趙禥的屍骨被棄於荒野,後被南宋遺民拾取,而他的養父宋理宗趙昀的頭顱,則被楊璉真珈製成飲酒器。(按:有關楊璉真迦盜取宋陵具體時間和經過,各類史料記載自相矛盾處甚多。有1278年、1885年兩說。本文采用宋末周密《癸辛雜識》所記1885年一說。有關此事,後文還將詳述)

燕渡夕陽遠——文天祥的《上宏齋帖》和江南文人的精神聖殿

宋理宗在《夕陽秋色圖》上題字

貳 文天祥的精神導師

鹹淳元年時,文天祥30歲。

他和很多赤誠的知識分子一樣,對這位新天子寄予很高的希望。

如今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這幅《上宏齋帖卷》,就是文天祥書於這年年初。該貼一共53行,747字(全文請見文後附錄),據正文和卷後跋文,這一書札的內容是祝賀同鄉、前輩任職刑部尚書、籤書樞密院事,作爲晚輩的文天祥也在文中向這位包前輩彙報了自己在江西平寇期間所做的工作。

文中所提到的宏齋,就是指包恢(1182——1268年)。包恢,字宏父,一字道夫,號宏齋,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對包恢的這次任命,在《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中也有過記錄:“度宗即位,召(包恢)爲刑部尚書。郊祀禮成,還,以資政殿學士致仕。”

燕渡夕陽遠——文天祥的《上宏齋帖》和江南文人的精神聖殿

文天祥《上宏齋帖》之一

燕渡夕陽遠——文天祥的《上宏齋帖》和江南文人的精神聖殿

文天祥《上宏齋帖》之二

燕渡夕陽遠——文天祥的《上宏齋帖》和江南文人的精神聖殿

文天祥《上宏齋帖》之三

文天祥此卷書法清疏、秀勁。書中首先提及包恢對自己的教導和啓發,這位包恢曾經賜書與文天祥,教之以聖賢向上之學。

在文末,文天祥流露出對朝廷、政局的信心與樂觀。他解釋自己所寫的這封賀信,不光是祝賀包恢出任刑部尚書,而是因爲新天子——趙禥身邊有了包恢這樣的賢能之人,對國家、對世道,都是一件幸事。

他寫道:“茲者伏聞先生以新天子蒲輪束帛之勸,爲時一出,自大司寇進長六卿,典事樞,專人政柄,使衛武公之爵之德之齒,千有餘歲之下,煥然重光,僕何幸身親見之。天祥謹頓首爲國賀,爲世道賀,不獨爲先生賀也。”

文中提及的蒲輪束帛,是指新皇帝對包恢的禮遇,古時候用蒲草裹住車輪,來迎接賢能之士,是一種很高的禮節。比如在《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有:“始以蒲輪迎枚生,見主父而嘆息”,《漢書·武帝紀》也有類似的描寫:“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徵魯申公。”

可惜這位被文天祥看作賢能之士的包恢,在文天祥寫下這封道賀的書札後兩年多時間,便不幸離世。宋度宗趙禥聞其遺表,甚爲嘆息,將他比作程顥、程頤,贈少保、諡“文肅”。

據記載,包恢留下了“爲官清廉,政聲赫然”的好名聲。但如果僅僅從政績來看,這位包恢僅僅是一位普通的好官,並不會獲得如此高的待遇。

是什麼原因讓上至皇帝、下至文天祥都對這位包恢如此敬仰?

叄 精神聖殿中的新偶像

我們來看看包恢的出生背景。

包恢的另一身份是當時的著名學者。他出生於書香門第,其父包揚、伯父包約、叔父包遜都一起先求學於陸九淵,後又從朱熹遊學。

在此,有必要再回顧一段歷史背景。

在趙禥登上皇位,也就是文天祥書寫這封道賀信之前24年,公元1241年正月,在江南地區的思想界發生了一件重大而影響深遠的事件。

燕渡夕陽遠——文天祥的《上宏齋帖》和江南文人的精神聖殿

《夏禹王像》細部 南宋 馬麟

公元1241年 宋理宗趙昀更換年號爲淳祐,是爲淳祐元年。這年正月,趙昀下詔,規定將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這五位理學大師的塑像搬進孔廟,接受與孔子一樣的祭祀。

這標誌着經過長時間的爭執,陳朱理學上升到官方學術地位,成爲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這是儒教歷史上的一場大變革,自此,理學成爲官學,其對政治、思想、社會、經濟、文化的持續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在兩宋時期產生的主要哲學流派——理學,又稱爲道學,具有精緻、完備的理論體系。理學以儒家學說爲中心,兼容佛道兩家的哲學理論,論證了封建綱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恆性。其哲學的中心觀念是“理”,認爲“理”是產生世界萬物的精神的東西。理學注重人本位,以及治國家,平天下,以德服人,以德化民的主旨,行於倫常日用,語默動靜之間。

以傳統文化的忠孝仁義,四維八德與乎固有思想,配成知行合一的一種學術。這使得中華民族,能夠持續延續先民的傳統禮義,踐行其“天下爲公”、“世界大同”的政治理想。

在南宋時期,這個苦命的朝代雖然不斷應對遼、金的戰事,而在江南這片地理上相對獨立的區域,北方遊牧民族此前未曾侵入,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都一直保持着相對的封閉性、連續性和完整性。

南宋偏安於江南這塊富饒的土地,也是人文精神發生最早的地區,這裏有積澱深厚的中國文化,爲這座精神殿堂培植了堅實的土壤。

當江南的人們在精神聖殿中開始供奉朱熹這些新的偶像時,文天祥還僅是位懵懂頑童。

再過15年,他將成功通過了南宋朝廷禮部舉行的科舉考試,由宋理宗欽點爲狀元。(未完待續)

(本文爲《春風又綠江南岸:元朝人的繪畫和他們的精神世界》系列文章第五篇)

附錄:

《上宏齋帖卷》全文

天祥皇懼頓首。三複□申,侍讀尚書宏齋先生之坐前。天祥在瑞陽時,嘗以一介人往候先生盤所,先生賜之書,教之以聖賢向上之學。若天祥者,雖非其人,先生不鄙夷之,蓋亦竊自啓發,而不敢自爲暴棄者也。

山林之日,長學問之功,深味前輩此語。疑吏事事妨吾學,郡未一考,被召除郎,而丐香火以歸。不從,反得卿節,辭又不獲請,不得已任事。往時臬司所職者,才刑獄一項,獨去春新有秤提,又適值寇氛不靖,添此二事,而任大責重矣。天祥以楮爲本職第一事,日夜靡切利病,詳悉開諭,百姓惟恐拂戾。大概只以血忱至公,風動竟內,未嘗專事刑威,楮功之所以垂成也。

贛寇猖獗,血江、閩、廣三路,十數年於此。天祥白手用兵丁萬人,聲罪致討,首尾三月,寇難以平。未幾,天祥以先人本生母之喪,即解印歸裏。裏之羣不逞結爲一,譁喧動京師。天祥遂因秤提得威虐之劾。未幾,又謗天祥討捕之敗,又謗天祥隱匿重服,又裝點牆壁,數其貪私,不直一錢。然後知鄉鄙之甚難,而父母之國不可以行政也。

昔者,吾宏齋先生,蓋嘗爲鄉漕矣。其所以能鎮服一路者,蓋出於宿德重望。若天祥小生乍出,其以召罵賈禍也固宜。往議論澒洞之初,縉紳之號爲知己者,亦皆爲紛紛所動,不復見察,訛以傳訛,宜其成哄。獨先生當時適在綠野,凡天祥一時所行事,先生得之閭閻耳目之近,果如人言自泰甚乎。

噫,任事之難尚矣。真實體國,以政事自見,乃謂之生事,謂之妄作。而虛虛徐徐,相招祿仕,百事廢弛,一切不問,反竊愛根本,恤人心之美名。曾不思根本在楮,人心在物價。無財用,何以□人,無政事,何以立國。奈何其是非顛倒之甚邪。先生忠忱愛國者也,憤世疾邪者也。區區肺肝,安得從先生一日傾倒,求一語以自信。

茲者伏聞先生以新天子蒲輪束帛之勸,爲時一出,自大司寇進長六卿,典事樞,專人政柄,使衛武公之爵之德之齒,千有餘歲之下,煥然重光,僕何幸身親見之。天祥謹頓首爲國賀,爲世道賀,不獨爲先生賀也。天祥謗毀之餘,賴君相保全,無大督過。束禮書,入深林,溫理故讀,爲吾所爲,自是浩然方外之想矣。先生即日膏澤六合,僕也蓑笠太平,與受公賜。臨書馳仰,神爽欲飛。伏乞臺照,右謹具申。正月日 承心制文天祥札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