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積分落戶細則正在制定

2017年1月15日下午,正在召開的北京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首場主題為「深化改革促發展」的新聞發布會,市深改辦、市編辦、市發改委、市國資委、中關村管委會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出席會議並回答記者提問。

市發改委副主任李素芳在回答新京報記者提問時透露,北京市積分落戶政策的實施細則目前正在制定,人社部門也正在開發調試相關信息系統,落戶的細項指標共13大類29個。李素芳表示,這項政策的執行將本著「公平公正」的工作底線,所有細項指標對所有申報人都是統一和公開的。

1 積分落戶

積分落戶系統年內完成開發調試

對於備受關注的北京市積分落戶政策,在昨日的發布會上,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李素芳在回答新京報記者提問時介紹,人社部門為了政策實施後讓信息多跑腿、羣眾少跑腿,目前在制定實施細則的同時,也在同步開發建設相關信息系統。

「細則操作的內部環節比較複雜,指標體系涉及13大類29個細項指標,認定的標準目前還正在明確,市級到市、區部門20多項指標的操作流程也在進一步規範。」李素芳說。

記者從北京市人社局相關處室負責人處瞭解到,人社部門正在開發調試積分落戶的系統,是給人才提供積分落戶服務的信息系統。這套系統將於今年內完成調試,經會商市發改委,按照全市統一部署,適時上線運行。屆時,北京市將正式開展積分落戶的實際操作。

李素芳介紹,政策正式啟動前還會召開專門的新聞發布會,在申報登記開始階段會印發便民手冊。「在徵集意見時,有意見提到會不會保證公平公正,這裡我想再解釋一下。積分落戶實施要確保在陽光下運行,這是我們工作的底線。」李素芳說,這項政策是面向普通勞動者在京穩定生活就業的落戶渠道,對各類申報人的標準是統一和公開的,程度上也是嚴格的。

「在落戶的環節我們還要進行公示。這也是陽光下運行的重要保障。在保護申報人隱私的情況下,達到落戶條件的人員我們都會在網上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政策公開透明操作。」李素芳說。

2 簡政放權

去年行政審批事項精簡比例達6成

發布會上,市編辦副主任王軍介紹,截至2016年底,北京全市共取消338項、下放207項、調整442項行政審批事項,精簡比例達60%,同時徹底終結非行政許可審批這一類別。「經過幾輪的改革,全市行政審批事項已經精簡了60%,再進一步精簡很難。」

王軍表示,從現在的情況看來,所設置的審批事項包括公共服務權力事項還是過多,還有一些權力清單或審批事項常年無人問津,就是休眠事項,也應該取消,「如何科學有效的管理還需要深入研究。」

他透露,今年要探索規範標準、負面清單、告知承諾、誠信監管的模式,來取代事前的審批,「現在需要的是科學有效地管理好,而不只是用審批的模式,通過這種方式,從根本上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減少政府對市場准入的幹預。用政府的減法換市場的加法。」

對於今年精簡的領域,王軍透露,主要還是集中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上精簡,這與經濟發展和市民生活關係比較大,在重要的環節和關鍵節點上下工夫。

同時,市發改委介紹,北京市將持續推進投資審批領域的簡政放權。北京備案管理的項目佔比不低於70%,覈准管理的項目佔比不超過20%。備案管理的企業投資項目前置審批全部取消,通過「一個網、一張表」實現3個工作日內快捷辦理。

3 協同發展

京津冀直接結算將擴大至轉診人員

2017年,北京市將繼續在京津冀協同創新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方面加強與河北、天津的合作。市發改委介紹,北京市將繼續加快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建設,實現京津冀跨省安置退休人員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並逐步擴大到轉診人員。

在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方面,未來北京市還將實現與河北、天津的交通一卡通在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的全覆蓋。同時推動實施郊區客運線路的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升級改造。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記者從昨日的發布會上瞭解到,北京市通過區域化價格助力疏解,用346天時間建立起了能源領域分區域差別價格政策,先後在非居民用氣、用熱、用水、用電等領域,形成城六區高、其他區域低的差別價格,引導「水往低處流」。

「以城六區擁有約2000張牀位的綜合醫療機構、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的商業企業、佔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的大學為例,若在郊區經營每年將節約用水、電、氣、熱方面的成本200萬元左右。」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4 人才引進

45位外籍人才取得在華永久居留權

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郭洪介紹,公安部支持北京創新發展的20項出入境政策,其中涉及中關村的10項政策均為全國首創,並已經開始實施。近日中關村外籍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積分評估試點已經結束,共有45位外籍人才獲得中關村外籍人才在華永久居留積分評估推薦函。據悉,這項政策為國內首次市場化的外籍人才評價引進機制。

積分評估主要用於中關村創業團隊外籍成員和中關村企業選聘的外籍技術人才2類羣體。對於創業團隊的外籍成員,要求所在企業在中關村,且本人擔任企業總監及以上職務或在企業持股5%以上;對中關村企業選聘的外籍技術人才,要求本人擔任企業總監以上職務或是某項技術攻關研發團隊的負責人。

據介紹,評估標準圍繞學歷、年齡、在華工作年限、工作方式等設置了8項一級指標和若干二級指標。相關部門對評分達到70分以上的申請人列入擬推薦人員名單並開展盡職調查,形成最終推薦名單後,由中關村管委會出具《推薦函》,推薦其到公安部中關村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大廳辦理。

「這項政策受到外籍高學歷人才的普遍關注,共有51位外籍人才提出申請,其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共42人。申報人主要為大數據、生物健康等前沿技術領域,如微軟(中國)首席軟體工程經理孫國政,他擁有28年海外工作經驗。」郭洪介紹。

有專家認為,中關村的這項政策向全世界釋放了中關村集聚全球創新創業人才的信號,也為國家開展相關工作積累了經驗。郭洪表示,下一步,中關村將做好首批45位外籍人才政策落實的跟蹤服務工作,加大宣傳,集聚更多優秀外籍人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