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哥特電影

當電影運用悲傷、痛苦和死亡等主題的黑色風格,去剖析我們陰鬱的情感世界,就形成了---哥特電影

孤獨、黑暗、高貴卻飽含對美好的嚮往……

哥特電影是哥特文化的一種,哥特的精神特點是:純愛,高貴,孤獨,黑暗,建築上是高長骨券,飛扶壁,服飾上是皮革,銀製品,眼熏妝,文學上是黑暗,真愛,,,,,,,,,,

你可以不是哥特族,可以不用穿得像萬聖節的恐怖之夜,也不用養一隻貓或點一隻丁香煙,你甚至可以害怕吸血鬼。但,好在世上還有電影,還有哥特電影,在這裡,你可以毫不畏懼的窺視哥特的世界---那個迷戀死亡、痛苦、孤獨、黑暗的世界。

首先我得明確的告訴大家:在電影藝術的辭典中並沒有「哥特電影」這個術語,即使是在大英百科全書中,我們也根本找不到GothicMovic/Film這個詞條,也就是說「哥特電影」並不是一個標準的、被普遍接受了的概念——至少在嚴謹的學術界是如此——但「哥特電影」的提法並不是毫無意義的,他不是為了嘩眾取寵,吸引眼球而生編硬造出來的。起碼這個名詞可以敘述某一個類型電影的共同特徵,還是行之有效的。他代表了某種氣味,某種心境,某種美感。

哥特存在的理由

無數個劇黑的夜晚,月光冷冷地包圍著一切。空中划過銳利的線條,像是發掘世界最深的罪惡。生命緊緊地依附著死亡,渲染著黑暗和絕望。Gothic(哥特)的命名是從德國的「Goth」部落由來的,Goth人入侵了義大利並推翻了羅馬帝國。在15世紀,人們普遍帶有著文藝復興的觀念,希望回到古典時代。

介於古典時代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這段時間被稱為中世紀。因為義大利記恨Goth人毀掉了他們的羅馬帝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始終對中世紀帶有著否定的術語,他們稱這一時期為「Gothic」。意味著野蠻和粗野。當然我們要看到事物的雙面性,中世紀給世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和傑出的藝術作品。這時期的建築技術上有了突破式的改進,產生了像NOTRE-PAME這樣的哥特式大教堂。

哥特式的藝術不僅僅體現在建築上,從12世紀到16世紀的早期,雕刻,玻璃製品,裝飾物等都貼上了哥特藝術的標籤。宗教在哥特藝術作品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因素。畫家,雕刻家們比起用現實主義的方法表現主題更多的運用宗教的感覺。不管怎麼說,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很顯然對「Gothic」這個辭彙是含蓄的否定。

哥特不是宗教、不是政治、與種族、性別也無關。大多數哥特樂隊都是非宗教的甚至是積極的反宗教樂隊。那些吸血鬼、天主教、古埃及和異教的視覺信號只是在傳達「黑暗的力量」,以聯繫至哥特音樂的感覺。

哥特族們與其他同年齡的社會團體一樣同樣存在社會傾向,你會發現哥特族中最大的傾向實際上是對政治的極度冷漠,因為幾乎所有黨派的觀點聽起來都是一樣的,而且毫無用處。

很多人被一種毫無快樂和成就感的生活所主宰,這很不幸。但是哥特使這種消沉的感覺成為了生活方式的一種,換句話說:痛苦就是我的生活選擇——這是一種藝術。

哥特同時也許還是一種精神療法。如果你對一個屬於主流社會的白領仔細談起你上次自殺未遂的經過,那麼他可能會帶著一種奇異的眼光躲你躲得遠遠的,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你或許還可以得到廉價的同伴永遠不會為你感到難過,你手腕上的傷痕會得到認真的尊重,「你很酷!」所有感到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都會在哥特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為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後歌特時代是由上世紀80年代的PUNK分裂的一條分支,

後來又分別和民謠,工業,結合,產生硬核,死金,黑金。

比較主流的歌特樂隊有污穢搖籃,NIGHTWISH,KINGDONW,還有SOPORXX......

扯遠了,現在就開始推薦哥特電影:

《剪刀手愛德華》EdwardScissorhands(1990)

《驚情四百年》Dracula(1992)

《夜訪吸血鬼》InterviewwiththeVampire:TheVampireChronicles(1994)

《烏鴉》TheCrow(1994)

《狼人生死戀》Wolf(1994)

《斷頭谷》SleepyHollow(1999)

《魔咒女王》QueenoftheDamned(2002)

《殭屍新娘》CorpseBride(2005)

理髮師陶德SweeneyTodd:TheDemonBarberofFleetStreet(2007)

蝙蝠俠:黑暗騎士TheDarkKnight(2008)、(2012)

來源:mvcat


蒂姆波頓的大部分電影都是哥特風格的~


亞當斯一家一二部。第三部我也沒找到資源。這部電影是典型的哥特式電影,比較輕鬆一點的喜劇。年代較老。

好像除了電影版的還有動畫版的。不過還沒來得及看。

順便一說,我真的特別喜歡裡面的腹黑小蘿莉。想對來說,這是個特別出彩的角色。

長相美,智商高……但不管怎麼說,我只喜歡她的腹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