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來臨,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應景過節,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因主持節目,熟知許多顧身體的撇步,特別在端午節前分享兩大妙方,透過健康的「包粽食譜」和穴道按摩,讓大家端午吃粽,體重也不會過重。

檢視相片
端午吃粽不過重 鄭凱云教你包加按

穿上圍裙就展現出熟練的架式,平時喜愛烹飪的鄭凱云,除了做菜,每年也會和媽媽包上數串傳統南部粽,所以練就一身包粽的好本領。說到首次學習包粽子的經驗,她回憶那時才高中三年級,大學入學考試前,媽媽特別囑咐一起包粽,要取考試「包中」的諧音,討個吉利。

後來鄭凱云順利考上政治大學,從此養成了每年和媽媽一起包粽子的習慣。「因為媽媽手藝好,親朋好友也喜歡,以前每年都包很多,送禮自用兩相宜。如今,雖然沒吃那麼多,但媽媽還是堅持自己備料、包粽子,因為這樣才有家的味道。」

檢視相片
端午吃粽不過重 鄭凱云教你包加按

粽子的糯米纖維較少,且容易脹氣、不易消化。鄭凱云主持《健康2.0》多年,不只分享健康知識給觀眾,也把健康食譜帶回家中,她說:「因為我喜歡做菜,主持節目後,就開始改良家裡的粽子食譜。除了加入一些纖維較多的食材,近年還都會放入有『超級食物』之稱的紅藜麥,增加營養也幫助消化。」

紅藜麥又稱「台灣藜麥」,是目前網路討論度相當高的營養食品,膳食纖維含量是地瓜的7倍、所含的蛋白質更與牛肉或雞蛋相當,「粽子中加入紅藜麥,不只可促進腸胃蠕動,也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例如鈣質和鐵質等。就連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人,都將紅藜麥做為太空食物,帶到外太空食用。」

檢視相片
端午吃粽不過重 鄭凱云教你包加按
檢視相片
端午吃粽不過重 鄭凱云教你包加按

除了在糯米中加入紅藜麥之外,也可以將米飯更換成五穀米,或是在配料上加入筍子、香菇、蘿蔔乾。另外,年長者或是有三高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問題的民眾,建議減少肉的份量,並挑選瘦肉來製作。

此外,鄭凱云也建議,吃粽子前可以喝個蔬菜湯,吃點含益生菌的小菜、小黃瓜、台式泡菜或優格,餐後吃水果,增加體內的纖維素,讓腸道順暢。

檢視相片
端午吃粽不過重 鄭凱云教你包加按

鄭凱云還提醒,在食材選擇上做點變化之外,飯後一個小時也可透過腹部按摩和穴道按壓的方式幫助消化。腹部按摩以肚臍為中心,用餐後一個小時順時針按摩,從腹部左上→左下→右下→右上做循環按壓,能夠促進腸胃蠕動。

另外也可以簡單地按壓兩個穴道,增進消化速度並減少脹氣的情形發生:(1) 中脘 (音ㄨㄢˇ) 穴:肚臍上方4寸 (約4個拇指寬) 的位置,按壓中脘穴可促進胃酸分泌,幫助消化。(2) 手三里:雙手「肘橫紋」向外側約兩寸 (兩個拇指寬) 的位置,按壓後會有酸的感覺。手三里是疏通經絡的重要穴位,中醫除了用以消腫止痛外,也能清腸利胃,對付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

鄭凱云說:「我雖然注重健康生活和均衡飲食,也是個不忌口的人。重點是要聰明吃,並搭配規律運動,如果什麼都不敢吃,人生會少了很多樂趣。」更多健康資訊及精彩內容,請鎖定週六、日晚間9點TVBS 56頻道《健康2.0》。


檢視相片
端午吃粽不過重 鄭凱云教你包加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