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勤之第九期。

再一次吹爆方洋飛。太棒了,沒想到跳舞也那麼棒!!!而且這是這是他展現出來的新技能啊!!

雙劉的比拼,想說一說。

劉豐,《擊鼓罵曹》。拿純京劇來比賽,不容易,值得鼓勵。但是呢我個人覺得吧,劉豐這京劇唱得一般,口齒不清的毛病依然存在,而且擊鼓那一段的氣勢也沒起來。不過劉豐本人還挺可愛的。

劉宇,這次的舞蹈依舊很美啊,意境也很到位。加油。

每次雙劉比拼的時候,召集人都會在劉豐身上做很多的點評,顯得「忽略」了劉宇。我覺得主要是劉豐的爭議點,可說的東西,比劉宇要多。你看我的反饋也是劉豐比劉宇多……

劉豐,算是這個舞台上的曲藝掛「獨苗」,有張雲雷捧著。我個人覺得呢,偏好每個人都會有,張雲雷喜歡劉豐沒問題,可他表現得過頭了。你喜歡可以,但別一直渲染,尤其是在對劉豐的喜愛明顯高於其他選手且高得多的情況下。過分的喜歡偏好,我總覺得對劉豐來講不是好事,怕他被捧殺了。

其實張雲雷也不一定是喜歡劉豐這個人,他喜歡的只是曲藝。說起來劉豐倒是沾了光了。因為沒有劉豐,也會有王豐,張豐,何況劉豐的曲藝唱得也沒有特別好。

不知道如果劉豐唱得再差勁些張雲雷是否依舊會投他的票。

我一直覺得主持人不會說話,老是挑事兒,但是今天她說把目光轉向劉宇的時候還算不錯。尊尊救場很及時了,cue了劉宇跳舞,也算幫劉宇找回了場子,不然真的雙方點評的時長太不對稱。

吹爆尊尊清唱!!!!

雙劉平票這一點,我覺得是節目組在搞事情。這個結果對小鞠來講是天坑啊!!!感覺小鞠當時內心是一片mmp,心疼。

陳梓銘和楊肸子,出乎意料的對決。首先要表揚陳梓銘,這一場完完全全放開了,氣氛太好了!而且唱功也較之前有所進步,表情也沒有以前那麼僵那麼木,很棒。

楊肸子,emmm我覺得唱功是很棒,但也確實是一直處在安全區中,審美疲勞情有可原。

這一場實現逆襲我覺得是有可能的,不過這個票數差距實在是有點太大了……真的沒想到。

這期國風俠只出來了兩三次,竟然有點想念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錯彩鏤金」這個詞也太美了吧!!)

最後要表白尊尊!!!今天這套衣服好美,紅色很沉穩。清唱的《問道》《梨花頌》,還有指點秦子墨時唱的越劇、指點芊蔚時唱的崑曲,示範太美了。今天依舊是暖心的小天使!!!


記得生活家裡面,楊瀾讓瑜老闆評價霍尊的京劇。瑜老闆想了一下說,霍尊最難能可貴的是對京劇的尊重。

開頭不理解,怎麼讓評價唱段結果評價的是態度。

昨天看了國美9,明白了。

尊尊的京劇,和當下京劇名家

瑜老闆,楊赤,還有于魁智都合作過。

崑曲蔡大師面前唱過,越劇何賽飛趙志剛老師指點過。梨花頌找胡文閣指點。宋小川老師教過唱腔,谷文月老師稱讚他有張君秋老師的風格,孟廣祿喜歡他是最好的一個「女聲」

他其實有資格打個「戲曲」標籤的。

但是他沒有。

太難能可貴了。

遺憾的就是,《歌手》只來了段紅顏劫,多唱點,哪怕是京劇版煙花易冷也行啊。

最後,期待遼寧衛視今年春晚。


選手和導師真的都特別好!

節目組……能用點心嗎?雙劉真的投票平局嗎?那麼正好一票不差?

看到《武家坡》打錯了,看到《牡丹亭》的詞打錯了,你們用心了嗎?打字幕的人迷糊了審核的呢???

本來這一期選手的節目都挺好的,我特別激動有很多想說的,結果真的總結了一下才發現,節目組這麼不用心。一盆冷水澆下來,完全沒有想再多打字的激情了……先這樣吧,等我緩緩勁再來補充評價吧。

——————————

好了情緒緩過來了,寫寫對這一期的想法。

這一期所有的節目,真的是這麼多期來,我看的最賞心悅目的了。畢竟經過這麼多期淘汰,留下的人都有自己的殺手鐧了。

還有一個我個人認為節目好看的原因,每個節目的時長縮短了。因為前面那麼多期,有的純唱還唱不好的,整首歌就四分多鐘,那段就會讓觀者的情緒down下來。這一期每個表演都控制在兩分鐘左右吧,感覺很連貫。

1.賈昱對貳嬸。

唱功擔當pk,兩個人的音色不同,擅長的歌曲風格不同。

賈昱的歌聲很溫柔空靈婉轉,唱功沒問題,只是這種歌曲相對來說很少給觀眾帶來「炸場子」的感覺,相對有些吃虧。

貳嬸的聲音很有力,很成熟的舞台表現力,真聲的高音部分體現唱功技巧,很棒,最後一句溫柔了下來,棒!

我個人觀感結果與最終投票結果一致,不是賈昱不好,是都好的前提下的相對抉擇。就像分數比較的話一個99分一個98.9,都是最拔尖的,只不過相對而言的罷了。

2.秦子墨對方洋飛

秦子墨的表演很完整,不過好像相對來說沒有給我太驚艷的感覺,就是感覺「嗯還不錯」

方洋飛的舞蹈太專業了,力度動作都震撼。他真的是一條大魚啊!

我個人的結果與最終投票結果一致。

3.劉豐對劉宇

哇這組真是,難抉擇的一組。

劉豐把純京劇帶到這個舞台,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但是確實有瑕疵的點在於,韻味氣勢都沒有把真正京劇的震撼發揮出來以至於有些吊著口氣。不過畢竟還是學生還在學習,也很感動他能把京劇搬到檯面上來讓大家接觸。

劉宇的舞蹈真是美得沒話說,一舉一動,沒有拖泥帶水的其他雜動作,很穩柔中帶剛的力度剛好,真是古典舞的功底啊!

其實張雲雷對劉豐或者說對京劇的偏愛大家都理解,只是他cue劉豐唱的那些京劇無形之中會拉觀眾票,確實有點對劉宇太不公平了,這時候霍尊清唱劉宇跳舞這樣的舉動就比較救場了,這下就等於兩個人都有在節目外的額外拉票節目了,一下子又拉回了公平的起跑線。

然後這裡我還是對平票有些質疑,概率太低太低了,即使他們倆確實旗鼓相當,觀眾投票都不可能一票都不差剛好平局。行叭節目組慣用伎倆為了增加話題度。

難題拋給召集人。張雲雷是明顯的會選劉豐的,我理解。

霍尊很聰明,手心手背都是肉,從一開始「自家人不要自相殘殺」開始,到知道劉豐選擇劉宇後的小表情,再到平票之後很開心的說「都升」,看得出來他兩個人都喜歡。為了不讓自己落入最終抉擇的境地,在前面張雲雷毫不猶豫投給了劉豐後,搶先投給劉宇,挺聰明的。估計他也是覺得這樣有點對不起小鞠了吧,後面一直安慰小鞠跟她說從心決定,挺暖的。

小鞠姑娘,心疼。看得出來心地善良的女孩子。

其實我覺得完全沒必要讓三位召集人選啊,既然觀眾平票,那麼直接維持原位不動就好了,這樣鬧一下子最後結果也一樣,還為難了三位召集人幹嘛呢。

還有我覺得這樣的結果最好了。要不然選劉豐贏,等於劉宇降級了,等於說他這一次表現的不好。

這裡表示一下喜歡霍尊清唱的《梨花頌》,梨花頌本來就不是京劇,本來就是戲歌,就是歌。而且我記得他也正式出過一版屬於自己的《梨花頌》歌曲吧。感覺節目組有些不太厚道,因為我去過第一期錄製,錄製間隙時間很長,召集人和粉絲互動挺多的,粉絲會cue自己愛豆唱他的歌。

這段唱之前估計可能有個啥鋪墊或者和粉絲的對話才唱的吧,但是節目組沒剪輯出來,然後又放在劉豐唱《梨花頌》的後面會導致很多人觀感不好。

4.劉木子對芊蔚

劉木子很真實,代表了很多觀眾點出了觀眾心中所想,那就是,不同的類型不同的領域為何要pk。我覺得霍尊解釋的很清楚很對。如果沒有比賽在這裡壓力著,僅僅是演出,我覺得選手可能就不會那麼認真的嚴格的去要求自己吧。沒有哪個人在無壓力無動力的情況下能保證自己每時每刻儘力,這是人性弱點,都想安逸。

比賽的殘酷賽制給了他們壓力,才更有進步和完善自己的動力。

她的唱來說從第一期就給我感覺氣息不是很足,舞蹈確實比唱更棒,這一期情緒崩潰後有影響。

芊蔚,第一句崑曲念白韻味有,但不專業,咬字發聲都不準,確實像一個外行但是經常聽崑曲的人。第一次聽古琴版《皂羅袍》不一樣的感覺。

啊這裡要表白下霍尊示範的念白!真的棒!而且他在教芊蔚「許」字的感覺時我就想拍大腿說,這就是我在《國風美少年》這個節目沒播之前最最最!!最期待看到的導師點評!!!我就要這種專業具體的有建設性真的很實用的點評!很不想要假大空的「很好,很棒,不錯」這種評委點評。

我個人觀感與投票結果一致。

5.陳梓銘對楊肸子

最意想不到的結局,原本以為實力差距最懸殊沒有懸念的一對。陳梓銘真的是突破自我了,因為放下了,是真的覺得自己要走了想讓大家開心一點了。和大家互動那裡真的沒想到啊沒想到!!炸場子!感染力強!

客觀說,他的唱功相對他這一路也是進步了的,我第二遍看的時候特意專門留意他的歌聲,有的句子情緒很到位,停頓也很棒,咬字有強弱了!不像第一期很平,沒情緒沒強弱的感覺。就算不看他互動炸場子的感染力部分,他也是從第一期進步明顯的了。

楊肸子,感慨一下她音色真的超棒!原汁原味的自然風,但是確實審美疲勞了,她這麼多期節目沒給我感覺有進步或者突破。

每一個人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專業,再想要客觀,也免不了主觀的影響。

其實社會哪有什麼絕對的公平,畢竟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慾的人啊。

不過最終差距這麼懸殊還是挺意想不到的。

淘汰了秦子墨和劉木子,兩個人都是沒有很明確的自己最擅長的部分的,實力不弱,但是每一個方面都好似不強不弱,卡在中間,都不圓滿。他們的全能還不像方洋飛的全能,方洋飛的感覺就是全能但是都很完美成熟了。

不過能走到這裡已經都是強者了,加油完善自我,未來都可期!


這麼多期,其實從霍尊被黑開始就不太願意來回答這個話題了,這次之所以想寫一寫主要是因為戲曲,這一期很多戲曲元素,還有一段純戲,所以忍不住的來寫一寫,也為霍尊的梨花頌來辯一辯。

首先賈昱和二嬸說起,賈昱音色很好,唱功也好,但選擇的這首歌改變的欠缺一些,如同霍尊說的有遺憾,豫劇應該加上,哪怕一句,因為改編的留下一個卡口了,但是還是以歌曲的方式演唱,真的是可惜了。雖然之後也唱了幾句豫劇,但是味兒不算正,看得出他還是喜歡歌曲更多一些。二嬸這一期的選曲真的不錯,演唱的無可挑剔,情緒的渲染也足足的,贏的沒有懸念。

方洋飛和秦子墨,兩個人沒有懸念,相信大多數人跟我的想法差不多,其實他倆都是屬於全面型的,只不過方洋飛的個人能力真的高出秦子墨挺多的,方洋飛,穩定紮實全面。秦子墨也是一個很不錯的人,雖然最後離開舞台了,但是也讓人看到他的美好,個人魅力和品質是很好的,能力不足可以補,希望他以後更好吧!

劉豐和劉宇,首先我想說這兩個都是國風標籤很濃厚的,就這一期的表演來說我更喜歡劉宇的,舞蹈的完整性,臨場發揮都很好,感染力很強。在說說劉宇這個人,給人的感覺很靦腆,很穩重,對藝術的審美挺高的,個人能力挺強的,很執著,是個能成大事兒的人,只要給予他時間和平台。我很看好他的未來,未來廣闊的舞台是屬於他的。劉豐這一期的京劇唱的真一般,而且京劇和鼓之間有斷裂,銜接不好,京劇的氣勢沒出來,咬字也有問題,鼓的氣勢也沒出來,缺了那麼點味兒。而且這齣戲的感覺沒出來,始終唱的小心翼翼,擊鼓罵曹不該是這樣的感覺,整體還沒有刀劍如夢那幾句京劇腔來的好。之前生活家的時候聽瑜老闆唱,雖然就一點,但味真好,鼓也好。總的來講沒有感染力,感受不到擊鼓罵曹的舞台張力。

木子和千蔚這一對啊!我其實明白木子的壓力,其實在表演前還是表演後釋放對於木子來說都不是好事兒,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面對舞台不應該拋出雜念奮力一搏么?至少無愧自己啊,這樣帶著遺憾離開舞台,總覺得是莫名的自己坑了自己!無錫景,小曲兒,很好聽吳儂軟語,但是不適合木子的嗓音,有哭過之後的齁著的原因,也有聲線的不適合,選曲我個人感覺是有些不適合的,賣水為何不這一期唱呢?一個遺憾,她真的很喜歡國風而且綜合實力很強,不過有一點希望木子的粉絲別罵我,她真的唱跳什麼都可以,但是真的缺少一個出挑的特色,其實在比賽中很吃虧。我們乒乓球界有句話,超一流的選手,是要技術全面特長突出的。有自己的擅長,又沒有明顯的漏洞,才能在賽場上更穩更強。千蔚這一期的古琴返璞歸真了,娛己的古琴,皂羅袍的曲調,悠然自得。濃重的國風標籤是千蔚能走到現在的重要原因,劍走偏鋒,一技之長,身上漏洞挺明顯的,但是到第九期來看進步也挺明顯的,一句牡丹亭的念白,有瑕疵,但也聽的出經常聽崑曲,瑕不掩瑜。我很欣賞他的初心,也欣賞她對古琴的態度,對古琴一種敬畏心,這種敬畏心我在國風美少年的舞台上只在召集人霍尊身上看到過。當然這也就是在國風這個標籤比較明顯舞台上,千蔚是抱著讓更多認識古琴的心態來的,如果僅僅是音樂這類的比賽估計千蔚走不到現在,實話實說。當然必須要承認他古琴彈的是真的好,人琴相融的感覺。

最後楊肸子和陳梓銘,其實最後這個結果我也挺莫名的,不過細想一下也不是沒有可能,陳梓銘的個人能力遠遠不及楊肸子,但這一場也確實放的很開,他從第一期到現在變化確實很大,這種情緒上的感染,也確實有可能造成現場觀眾的好感度上升,畢竟現場的人感受的最清晰,不過誰也不好說,不做評置只談感覺。楊肸子確實唱功很強,一直在自己安全底線內,幾乎沒有突破和改變,一直都是穩穩的,確實會造成審美疲勞的感覺,如果是召集人來評判,楊肸子肯定不會是輸的那個,但是放到觀眾那裡就多了很多變數 ,很多人說這一組有黑幕,我也不好說什麼意見就這樣了。

現在來說說戲曲的事兒吧,賈昱這一期有豫劇,劉豐有京劇,千蔚唱了崑曲,木子的江南小曲兒都有戲曲元素,劉豐也對京劇的推廣問題說了很多,所以這裡我才有了這一篇。我其實不知道為何要強調觀眾不懂京劇,不愛聽京劇呢?是不是太小瞧觀眾了?誠然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聽都懂戲曲,但能看這個節目的或多或少也有接觸過聽過戲曲,我是覺得很多人不會去可以搜京劇聽,但不代表觀眾沒有鑒賞力和審美的。而且現在京劇推廣那麼多人在做,不要把京劇說的那麼可憐,現在人娛樂生活更豐富了,再想找到當年盛景著實不易,這個不能強求,畢竟選擇自己的娛樂方式是個人自由,可以種下一顆戲曲的心,但不能強求他結果。戲曲的興衰不是一兩個人能夠左右的,不需要捨我其誰的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徒增負累,何苦來著,戲曲若興盛誰敢居功說都是一個人的功勞,戲曲若衰敗誰能承擔這失傳之過,專業人士尚且不能兼此責任,何況京劇票友。目前大的形式上,大的方向上,大家都在宣傳傳統文化的傳承,現在越劇的改革人家也做的有聲有色,瑜老闆推廣京劇也逐漸有些心得,各大戲曲名家也都做相應的努力,目前大環境下戲曲的生存現狀不至於是可憐巴巴,少了某一個業餘票友就戲曲界就坍塌了,戲曲就消失了。專業的戲曲演員也在找專業的傳承者,戲曲的根兒還在 ,所有戲曲行業的專業從業者都在努力著呢。作為業餘票友,有憂患心是好的,打開傳播途徑 ,將你喜歡的戲曲分享出去,只要你有心傳播傳統文化,從自我做起,尊重戲曲,尊重文化,行動會代表一切,言語反而不那麼重要了。做好自己,做好自己覺得有必要的事情,作為票友拿出專業人士的素養與努力,我覺得比什麼都好。作為票友,能唱的就唱,用作品來見證自己的行動,拿出的作品,要見證自己的努力,不說質的飛躍吧,要能看得到進步。不能唱的就聽,找名家名段來聽,也分析比較一下各家的特點,咂摸戲曲的味兒,聽戲聽各派的特點,聽好聽不好,好在哪兒?不好在哪兒?讓自己更進一步,不在那跟別人瞎起鬨。不然真的不算喜歡上戲曲算不得票友。

哎呀,說的有些多了也有些亂,就這樣吧

最後說一下看到彈幕有說霍尊的不是戲是歌的問題,還有清唱梨花頌的事兒,其實這倆事兒可以算作是一件事兒,霍尊唱梨花頌還真不算顯擺,這事兒事出有因,因為當時現場比較壓抑,霍尊挺心疼參加錄製的粉絲的,所以為了逗他們開心在休息期間清唱了梨花頌,本來是為了調節他的赫茲們的心情的,沒想到讓節目組撿了個大便宜,剪輯後還招黑了,什麼炫技啊,什麼顯擺。講道理,在國風美少年的舞台上霍尊還不需要顯擺戲腔,愛奇藝又不另付霍尊表演的錢。還有說霍尊唱的是歌不是戲的,其實如果以梨花頌來說也沒算說錯了,梨花頌是梅派的戲歌,嚴格算來還真的是歌,以此類比唱梨花頌的都得是唱歌,不能霍尊占特例。霍尊唱戲的段我只聽過崑曲的皂羅袍這一折,京劇梅派的穆桂英挂帥那一折,他唱的少,不過嗓子是極好的,特別是唱青衣小嗓那叫個清透圓潤啊,合作過的戲曲名家那個是誇啊,由於太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感興趣可以搜一下。今年遼寧衛視還有他和楊赤院長和于魁智院長的合作,也是很驚喜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哦。

我很欣賞霍尊對戲曲的態度,瑜老闆也誇過霍尊對戲曲的態度,敬畏,他明白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鴻溝,他的戲腔儘可能的向專業靠攏 ,他自我的定位就是一個業餘票友,熱愛唱戲時的自己,也不會將一些莫名的責任強加到自己身上,只是盡自己所能以行動展現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感嘆戲曲的別樣美。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我眼中的幾個痴人,千蔚琴痴,劉宇舞痴,而霍尊就是樂痴,(無論是戲曲還是樂器樂曲都是他感興趣的東西。)


剛剛看完這一期,大家都已經答的差不多了,我來說一說劉豐和張雲雷吧。

(一)劉豐

前兩期的時候對劉豐印象非常好,但越到後面感覺他更多的在消費張雲雷的偏愛。

1、其實在他和曾雪瑤、林子傑唱雪落下的聲音那一場,就已經初見端倪了。且不說雪落下的聲音這首歌他是不是投其所好唱的,後面他撩袍子那一下很明顯在模仿張雲雷。

2、之後他每一次說的想讓更多人了解京劇,宣傳這些傳統的東西,看似和張雲雷的初衷高度一致,但仔細想想他是不是在張雲雷自己說完這些話以後才一遍一遍的這麼說。就像張雲雷說的:我看著他就像我自己在那兒說這番話。我們觀眾也有同樣的感受,在張雲雷唱完鎖麟囊說完這番話後,有個人一遍一遍的在重複,是真的被張雲雷當時那番話引起了共鳴,還是想要投其所好呢?

3、最後就是專業水平,首先他的專業水平我們不懂,也沒有評委認真的去點評過他的專業水平,即便是力捧他的張雲雷,對他專業當面的點評,也只有第一期的三弦在這個年齡的孩子里彈得還算可以。之後的各種京劇唱腔幾乎都沒有再點評過。

作為一個外行,我只能說我的直觀感受,和各位名家肯定不能放在一起比較,和霍尊張雲雷比也叫欺負他,但是和方洋飛比總算公平了吧?他甚至不如方洋飛唱過的那幾句京劇有味道,那麼偏愛劉豐的張雲雷也沒有說過他京劇唱的怎麼樣,但方洋飛的定軍山唱完後,張雲雷說他肯定私底下下功夫了,是認真學過的,不是自己瞎唱的。

還記得刀劍如夢開頭劉豐的京腔出來時張雲雷和鞠婧禕的表情,與其說驚喜不如說驚訝。這種編排很令人驚喜,但劉豐念白的功力沒有撐住場子,所以兩位老師的臉上有驚無喜

最後本期的擊鼓罵曹,上一期張雲雷剛唱過京韻大鼓版的,這期劉豐立刻就唱了京劇版擊鼓罵曹,接一段有些脫節的花盆鼓。但是打鼓的那段真的看的我難受,不僅氣勢沒出來,他整個人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出錯的表情,甚至不如秦子墨和黃金班前面臨陣磨槍的那兩次鼓。

總的來說,劉豐給我的感覺是,大招是三弦,唱功還算可以,不算唱將,但京腔是他的特色。其他京劇的東西懂得很多,但雜而不精,哪個都能來兩下,但是不到能拿出來和別人PK的程度。

(二)張雲雷

我是被國風美少年前兩期里他的表現圈的粉。

但越到後面越替他揪心。劉豐就像他的罩門一樣,碰上劉豐他就沒法公正。

當然,可能就像霍尊說的,他們不是導師只是召集人,更多的就像是VIP觀眾,做出的選擇其實也是作為一個觀眾的直觀感受。可能劉豐表演的東西就是更符合二爺的個人審美,他所說的話就是特別契合二爺的理念,但說到底作為一個比賽,張雲雷沒有考慮選手的專業水平,特別是在他自己的專業領域。

坦白說,感覺張雲雷是個很好的國風推廣人,但不太適合做評委。

只是儘可能的多介紹多科普,借著這個平台讓更多人聽到,但很少針對選手的專業性去點評除非非常明顯的錯誤,比如之前有個小姐姐唱的「綠(lu)水青山」發音不對,還有引起熱議的狐言的戲腔發聲並不是戲曲的發聲位置。其他歌舞類的表演他不懂不說也就罷了,但這一期劉豐的表演完全在他涉及領域內,可以說全場他最有資格點評,但他只提情懷、編排,沒提選手的水平,這是作為一個評委的失職了。所謂評委,就是在專業領域給出專業解讀和評價,讓外行人明白台上的選手是個什麼水平,這點他有些讓人失望了。

當然,了解了張雲雷這個人,我也真的沒法對他轉黑。可能就像他自己說過的,沒把自己當評委,覺得自己還沒有這個資格,來這個節目只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傳統的這些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說,他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目標,但的確有點兒對不住評委這個位置

個人意見,瑕不掩瑜,畢竟這個在這個國風選秀節目里,分出個一二三名也沒有太大意義,大部分選手都是回鍋肉和網紅,對於選手個人來說,能留下好的作品,同時達到了刷臉的效果,攢一波人氣就夠了。對於整個節目來說,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國風,了解一些民族特色的舞蹈、唱法、樂器,多聽一些典故拓展了文化知識,能有興趣去聽一聽我們傳統的戲曲、曲藝,而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把自家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都打上俗氣、老土的標籤。大俗即大雅,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不過取決於我們聽眾的心態罷了,通過這個節目只要能讓我們一部分年輕人消除偏見,擺正心態,建立文化自信,就算得上功德無量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