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越是寶寶,她在公司可以隨便哭,寶寶做錯事情是可以被原諒的,你說我現在培訓她唱歌跳舞有啥用?她能唱成什麼呀?韓紅啊?唱成韓紅又怎麼樣呢,對吧?」

為什麼楊超越可以隨便哭,為什麼她哭著哭著就可以出道了?

不,楊超越出道是意料之中,她正是以用戶為中心,不斷迭代的優秀產品。

在我眼中,《創造101》並非一檔常規意義上的唱跳綜藝,而是一場空間時間高度集中的社會實驗,是現實社會的縮影。金字塔形的節目 Logo 和選手座位分布,帶有強烈的隱喻意味。

101個各路出身背景的年輕女孩集中封閉住宿,劃分為 A、B、C、D、F 五個等級,三個月持續競爭,有人躍遷,有人墜落,最終只有11人站上金字塔頂,成團出道。

女團這個蛋糕很大,好看,能唱,能跳的大有所在,每個人都在不斷將自己全面發展,力求分一份蛋糕吃。

好比2017年是知識付費的藍海,市場很大,競爭對手都在磨刀,想辦法增加自己的粉絲,大平台,著名導師,大有所在。到2018年,已變成紅海市場,有的平台茁壯成長,有的平台還在泥土中掙扎,只有以用戶為中心,快讀迭代產品,突出自己的特色才有突出重圍的希望。

那在楊超越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1)迎合受眾需求,明確的產品定位

在女團這個市場里,楊超越(聞瀾文化簽約)和壽瑋達(聞瀾文化老闆)來說,他們就是門外漢。聞瀾的母公司是做做電競業務,2016年為增加市場熱度,組織了「球球寶貝」選拔賽,選出8個女孩組成 CH2,進軍女團行業。公司員工有做遊戲的、做手機晶元的、做媒體的,但沒有一個接觸過演藝和經紀。

壽瑋達和楊超越怎麼跟能歌能舞的對手比?不,他們沒打算讓楊超越去唱歌去跳舞,而是將她定位為主打觀眾緣和綜藝感,把這兩點提高到「這個行業里沒人能跟她比。

其次,要突破純唱跳綜藝的邊界,要「出圈」,不只看唱跳實力,而要讓社會各類人群都能從節目中找到情感投射的對象。

2)產品打磨,找到切入點,打造核心競爭力

人稱「村花」,楊超越農村單親家庭長大,學歷不高。經紀公司聞瀾文化也不是那種江湖上響噹噹的類型,而是以運營直播網紅為主業。楊超越早年從事快手直播、遊戲解說時,就曾遭男主播言語騷擾。因此,除了長相、出身,楊超越直播的心酸經歷,也成為粉絲憐愛的重點。

若單論唱跳實力,楊超越比起范薇在內的大多數女孩,是毫無疑問的F級。節目里第一次亮相,她跳舞數拍子,跳錯動作。而唱呢,老闆壽瑋達的評價是:你給她打零分都行,打負分都行。她聽不出什麼時候進拍,只能憑感覺默念一二三四,念到四就開始唱,感覺準不準基本靠運氣。她分不清 Do Re Mi Fa Sol La Si,只能感覺出是升調還是降調。

工業化時代是「木桶理論」,強調產品的成就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板;而互聯網時代是「長板理論」,最長的那塊板決定你的成就。在缺少其他才藝的情況下,楊超越「美」的特點就被受眾極致放大。而當一個小姐姐哪哪兒都挺好,看起來是不是衝擊力就沒那麼強了?

而楊超越的的優勢,就是她是直播平台出身。雖然現在沒有哪個藝人不直播,但真正從直播里磨礪出的「討人喜歡」,和只是將直播作為其中一種傳播渠道截然不同。直播、短視頻網紅,本身就是一種內容生產機制。

直播平台的作品生產不是單向的,而是生產者和消費者高效溝通、互動產生的,因此主播往往更能抓准受眾情緒甚至時代情緒。這是真正紮根一線和用戶無間接觸、快速迭代磨練出來的。

有一次楊超越在戶外直播。有人在直播間里問她,你從哪裡來?她說,我是村裡來的。馬上有人發彈幕:她是村裡的希望。老闆壽瑋達注意到這個細節,直播結束後把楊超越拉進小房間:以後一定要說自己是全村的希望,你的粉絲就是村民,粉頭就是村長、村委會、村幹部。她聽了點點頭。後來 CH2 的其他成員去開直播,彈幕總問,村裡的希望呢,去哪了?

這便是楊超越的核心競爭力,將原本的優勢不斷放大。

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情感共鳴,家境一般,能力平常,處境欠佳,但也對改寫命運抱有強烈渴望。隨著用戶的強烈意願,楊超越要做的就是不斷的突出再突出,這個年代是講求長伴效應,每樣能力平平註定結果平平,若想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那便是突出你的核心競爭力。

3、以用戶為核心,產生情感共鳴,轉化為忠實粉絲

當楊超越第一期節目喊出「我是全村的希望」後,「村花」的標籤牢牢貼在了身上。支持者覺得楊超越上台意味著自身條件再差也有和強者共同競爭的希望,在「替我圓夢」。

李欣珂今年剛考上蘇州大學的研究生,她在楊超越宿舍樓下蹲守了半個月,每天從天亮等到半夜十二點,盼著能看她幾眼。她給楊超越送了一件T恤,楊超越第二天就穿了。楊超越很喜歡毛絨玩具,粉絲也知道,就送了很多,小獅子、小豬、雲朵枕頭,鋪滿一整張床。

在後續的一次公布順位排名時,楊超越排名第二。那段時間,很多人都擔心她情緒崩潰,退賽也有可能。誰也沒想到,她的晉級感言是:「隨便你們怎麼質疑,我粉絲給我投的,我就坐那兒,我不怕。」

拿這次引起廣泛爭議的獲獎感言來說,楊超越的話是極度討好粉絲的,但明顯會令路人反感。有藝人自覺的人不會這麼干,專業偶像本能的讓大家都感到愉快。

想想快播給用戶免費的「快樂」許可權,你就知道路人有多討厭他。

但越遭受嘲諷,楊超越的排名反倒越高。粉絲們拚命給她投票,以此宣示對輿論的抗議。第三次公演前,李欣珂和另外幾個楊超越的粉絲七嘴八舌說起對輿論的不滿:為什麼把我們標記成社會底層、宅男、不努力的人?感覺別人都在用有色眼鏡看我們。我們有的本來是路人,就因為在微博上幫超越說了幾句話就被罵,被罵了反而變成粉絲了,覺得和偶像同命運了。

4、不斷迭代產品

楊超越早年從事快手直播、遊戲解說時,就曾遭男主播言語騷擾。因此,除了長相、出身,楊超越直播的心酸經歷,也成為粉絲憐愛的重點。

從快手直播、遊戲解說、創造101走來,不斷的打壓,伴隨而來的是各種嘲諷,「全網黑」、「不努力還賣慘」、「不但弱,還弱得很有底氣」、「別人是被天使開了嗓、楊超越是被閻王鎖了喉」等網路暴力。

質疑聲最猛烈的時候,她一天就上了七次微博。楊超越後來說,其實她心裡還是怕的,很多負面情緒。「他們好像感覺我不在乎,但其實我是有放到心裡去的,但是不想去表現出來。然後就想,沒關係,我才不在乎這些東西。但其實,也未必不在乎,只是在給自己不停疏導和暗示。」

楊超越以粉絲為中心,不斷完善自己,不被別人所動搖。她在不斷成長,她面對網路暴力從未放棄。

記得倒數第二期節目公布總決賽名單,楊超越排名第三,發表入選宣言:「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能站到我的這個位置上,去體會一下這種恐懼感……此刻的幸運,後面也會為此付出代價的。我可能也在承受這個高度給我帶來的一些代價。」

從「我是全村的希望」,三分鐘吃完一碗泡麵的才藝表演到現在說出這段話,她已是一個成熟的產品。她值得出道,無論是觀眾緣,還是用戶需求,她都很~有~市~場。

結語

當我們創造一個產品的時候,我們會為之興奮,但也容易迷失自我。我不知道現在的她是否開心,歷經一切後,望依然忠於自己初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