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擬錄取了,心中萬千感慨,19年錄取線365分。

考研這條路太長了,要笑到最後不容易。

曾有一起的小夥伴笑說考研會上癮,若沒能上岸自己真正心儀的學校和專業,縱然隔著許多人許多事許多時間的阻隔,卻似乎又會不自覺的走上這條路。

縱然最後陰差陽錯了,考研卻依然像心裡的一個癢處:即使不再執著於此,每每哪怕是聽說新人踏上這條路,不免一陣感慨和暗癢。

深以為然。

工作幾年後又跨考的我,就是耐不住這種暗癢,終於毅然做出遵從本心的抉擇,完成了我的夢想。之前每每想到接下來的半生都要跟一個我興趣缺缺的職業整日里四目相對,我對於往後生活的熱情彷彿一瞬間就消耗殆盡了。是的,最終我還是鎖定了我愛的專業和學校,辭職跨考。如果我曾經是別人,那麼從現在起我想做自己。任誰的滿意,也不能替代我對我自己生活的滿意。

期間種種辛苦自不必說,但此間的收穫和經驗卻值得總結出來與大家分享,曾走過這條路,我想大家的迷茫和焦慮都有共通之處,我的經驗會有用武之地的。

這樣一段歲月也不忍心它就此淡去,這也是對整個考研長路的一種完整。

下面的內容主要分成以下幾個板塊

一、 基本信息

考研初試總成績380分。政治72,英語89,專業課219。

跨學校、跨專業、跨地域考生,俗稱「三跨」。幾年前曾考研,考本科專業,成為了醬油,畢業幾年後回頭醒悟一生所愛,辭職的三跨考生。

畢業於北方某211,專業是經濟與管理大類下面的,與心理學無一毛牽連。

政治方面,高中是文科生,不過政治水平很一般。

英語屬於優勢科目,高考成績130+,大學六級純裸考480過。幾年前考研被打醬油時,我的英語一曾拿過78分的成績,可做參照。

專業課方面零基礎,平常喜歡看一些心理學的文章和小知識,對真正的專業知識一無所知,有的是對心理學的一腔熱情和堅定的決心。

二、複習過程

導入:事實上我6月初開始全職複習,很快過了最初調整適應期後,每天有效複習時間保持10小時左時間,狀態好的時候12小時也是有的,開始的晚又小白就需要強迫自己多學一些,苦逼就苦逼吧。

下面是作息時間、總體規划進度和分科目詳解。1和2這裡不涉及一些具體細節,大家先把握總體,適當參照,關於一些分科目詳細說明我列在3裡面。

1、作息時間:

七點:起床,早餐,學習;主要內容:英語單詞+專業課;

十二點半:停學,午餐,午休;

兩點:起來學習;主要內容:專業課+英語;

六點:運動一小時,晚餐;

七點半:學習;主要內容:政治和專業課;

十二點睡覺

作息時間備註:晚上學習的時間會浮動,一天下來效率變低,我會延長休息時間或者看政治視頻來緩解。我知道有晚睡晚起的夜型,所以這個時間作為一種參考。但是我覺得不管你怎麼睡怎麼醒著才舒服,基本的學習時間是要有保障的,畢竟你是在考研。

我自己是一個喜歡時間和效率平衡的人,完全死學不是我風格,特別取巧我又很難做到,取巧的同時我會有點不放心實際的效果,所以我會不斷去改進,也會注意不跑偏。

2、總體規劃和進度:

Ps:我之前的工作非常忙,腳打後腦勺還要加班那種。3月底其實我就開始抽空看書了,要死要活的到了六月初正式全職的時候,我刷完了心理學與生活,普心,發心刷了一半。時間拖了太久,看的非常仔細,但是!看完忘完,所以這裡暫時不計入具體進度。

一共就三科,我最先開始上手的是專業課,然後英語,最晚的是政治。

(1)基礎階段 時間:6月初-7月底

專業課: 重心。目標是熟悉書本和知識點;進度是全部課本全面看一遍,畫出大致框架圖,基礎視頻過一遍。

英語: 找狀態。進度是七月開始,核心單詞背誦一遍,黃皮書閱讀每天做

政治:未開始

(2)強化階段 時間: 8月-9月中

專業課:目標是找出重點;進度是書本過完第二遍,框架圖充實起來,題冊盡量跟著完成,視頻強化課分出書本內容的重點,然後背了一點框架。

英語:英語一真題開刷,兩三天一套,單詞繼續刷

政治:8月中下旬開始每天刷一章或者兩章肖大大精講精練,一千題配套做,配合徐萌萌的視頻,預計九月底過一遍。

(3) 衝刺階段 時間:9月下-11月底

專業課:背誦正式開始。進度是

1)背誦資料為主。背背背,邊背邊再刷框架,把知識都有條理的有規律的放進長時記憶里,快速過書。這遍背誦其實非常慢,我背了基本2.8遍。先慢後快的,別慌。

2)另外,復旦論述題非常獨特了,我基本上把真題的論述拿出來做一下,平常會著意做一下新聞事件的分析,以練習思路;衝刺視頻跟上,11月真題開始研究了。

英語:英語二真題開刷,三四天一套

政治:精講精練刷完,一千題刷完,徐濤視頻刷完。肖八來了,選擇題做,大題略微記一下

(4)再回顧及調整階段 時間:12月-考試

專業課:基本背誦效果已經出來了。目標查漏補缺,抓重點。

進度:背誦資料再背誦,快速過書,第三遍可以背過了,第四遍背了一半。配合錯題、真題和模擬考,自我檢測。

英語:目標保持題感。進度真題已經刷完,模擬題做了幾套到考前,保持題感

政治:背背背,肖大大四套卷連做帶背,徐萌萌黃皮書背起。

3、資料及學習方式分科詳解

可以看出我開始的時間已經比較晚了,六月初才正式開始全職複習,壓力真的很大,基本只有學習和肚子餓兩種狀態。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更早的時候就能保證每天複習時間了,這樣複習會更加充分,壓力也會小一些。

(1) 專業課部分

復旦347的大綱基本上是劃定了範圍,而沒有直接指出明確的參考書目。

我的專業課書是:1普心(彭聃齡) ,2發心(林崇德),3社心(侯玉波),4普通實驗心理學(郭秀艷),5心理與行為科學統計(甘怡群),6心理與教育測量(戴海崎),7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錢銘怡),8變態心理學(錢銘怡),9管理心理學(車麗萍),一共9本書。我的是按照輔導班來的,我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了報班。關於這個問題的考量我後面會講,同學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最後考下來呢,自己感覺這些書是夠用了。

專業課資料的冰山一角

1)基礎階段

主要學習方式:刷書+做框架+少量的做一點題目+看視頻

學習要求:看書不死扣細節,但也不建議直接跳過;框架繪製大致的即可,以把握

書本結構為目標;題目僅僅作為對知識點的一種反覆,不糾結。

一點技巧:書面上可以用彩色筆做筆記,但是別亂畫,只挑重點。我是每過一遍書的

就用不同顏色筆,圈畫是越來越精鍊的。看視頻時打開1.5倍速或者2倍速,你會打

開新世界的大門。

看書的方面,因為我是專業課小白,自己覺得是書至少要全部完整的過一遍,所以第一遍看書我基本上是事無巨細的都看了。也就是說當時的8本書雖然試卷考察的方式有差別,但第一遍我看書的時候是無差別的,從來都沒學習過的知識看第一遍,我的認為還不是偷懶的時候。事實上後來的複習證明,有些細節不用像我當時摳的特別細,當時我是追求第一遍看過的東西就都理解的七七八八;但是又不能真的直接跳過,因為知識之間其實是相互關聯的,它們會形成一個知識網,你看過的東西會輔助你理解其他的知識點。這種學習方式跟我的個人目標和學習習慣相關。大家可以自己選合適的方式。

做框架的方面,我當時做的框架是非常簡單的,僅僅輔助我對書本章節的把握,看完一章我就會做一章,因為簡單,所以做起來就幾分鐘而已,後面進行了細化。這是一個省力但效果顯著的工作,你心中會對書本的骨架有個比較清楚的把握,便於你以後填充枝葉。

做題的話,我這個時候做了一點312的選擇題,但是僅僅用於熟悉知識點。

到了看視頻時候,書和視頻搭配起來加上適當做筆記,視頻主要用來輔助書本瀏覽,聽老師講和自己看還是會不一樣,這樣等於過了第二遍知識點。

2)強化階段

主要學習方式:充實框架並且適當背誦+又過一遍書 +看強化視頻+做題鞏固

充實框架在這個階段非常重要了,但是框架的細緻程度可以按照科目和知識點的重要性來安排,排在後面的就更簡略。框架搞完,可以背一下。背不完沒關係的,挑重點科目背。

曾經的框架圖

可以再看一遍書,不過跟前面的細看法完全不同了。因為強化課視頻會劃分出重點並且你的筆記勾畫應該也精鍊出了書上的關鍵詞和要點,這時候可以採用重點法瀏覽課本,重要的地方把框架圖細化出來,次要一些的地方框架可以簡略。這一部分工作有點占時間,需要耐心並且對自己的學習節奏及進度有良好的把握。

這階段針對性的題目基本上要跟著你做框架和看書的進度來做,框架做到哪裡,題目跟著做到哪裡。但是個人感覺是,做題時間不長,嘩嘩就完了,長的是訂正時間,哪裡錯了,為什麼錯,怎樣避免再錯?我的做法是做題之後,可以把愛錯的知識點標註在框架上或者是書上,方便下次複習的時候留意,這樣題目和框架就連起來了。我不喜歡做錯題集,嫌棄麻煩,這種方式框架側面相當於錯題集

這階段你應該可以感覺到,許多知識點之間是有關聯的,甚至跨不同科目之間的一些東西似曾相識,不要遲疑,翻出來,把這種關聯標註在框架上,這樣你激活這個知識點,另外一個也被複習到了。如果你按科目做的框架是科目本身的縱向向架構,那麼你發現的東西其實就是跨學科之間的橫向邏輯和聯繫點,這時候你學習的知識開始除了經度之外,有了維度,逐漸在形成自己的知識網路。

強化階段個人感覺已經可以根據試卷考察特點來安排複試方式和時間了,原則是考察的越多佔的分值越多的科目,框架越細緻,分配時間越長,題目越要多做。我自己的安排的重要性是,普心、社心、發心、實驗為第一,諮詢和統計次之,測量和變態更次之。這種區分是根據試卷出題分數佔比來的,與科目本身的文理屬性無關。

3)衝刺階段

主要學習方式:背書+刷框架 +刷真題+做專項練習+衝刺視頻課

前面搞了幾輪,這時候還不背書,更待何時呢?拿出你的框架和背誦資料,背背背。如果你前面背過框架,這階段會感覺稍微好點,背誦知識的時候,你會更有條理,不會有種雜亂無章的感覺。還是一樣,重點科目重點背,時間分配就自行安排。如果感覺到知識點混亂就一邊背誦一邊刷框架,死背亂背不可取。

這個階段真題可以開始研究了,注意我說的是研究,不是你刷完一遍就算過了。做真題可以檢驗你的知識複習情況,不過這不是主要目的,這時候主要注意研究真題的出題方式和思路,熟悉復旦的模式,減少陌生感。並且反覆刷真題,搞清楚你的弱點和優勢,然後針對性調整複習策略。

真題的做法的話,你可以拆解開,按照題型一部分一部分做,也可以一口氣做整套。如果後一種,我建議你可以用真題搞一兩次模擬考試,把握一下感覺。

復旦的題目本身的風格是非常明顯的,這個我在下面的板塊會說到。這裡我的做法是平時注意對一些社會熱點的分析,總結一些套路,然後在這個衝刺階段可以用真題做專項練習,並做幾個小的專題整理,不用太多太長,整理出自己的答題思路和易於用到的點就可以。嘗試把它這種思路變得容易提取。

4)臨考時期:重點知識再背誦+模擬答題+方法總結+作息調整

這階段基本上是回顧為主了,再快速的背誦知識點,以對抗遺忘。然後如果之前還沒有模擬過的同學,這時候我強烈建議你模擬一下,考前真的要有手感了,截至在考前我自己是模擬了三次的。把真題各個板塊的做題方法再總結提煉,明確答題的各個部分安排如何,形成自己的明確的答題思維,把它自動化,這樣到了考場可以減少你謀篇布局的時間。可以反覆的看看以前的錯題,檢驗一下自己。作息時間可以按照真實考試來安排,這是一個容易被忽略掉的細節,考試的那幾個時間段,最好保證自己是比較清醒的。

5)專業課複習中會碰到的一些問題如下:

a.關於刷書

最大問題:書我看了一遍,可是我全都忘了,又看一遍,也沒記得多少,咋辦?

到全職之前,我在忙到頭大的工作之外,擠時間看完了幾本書,不過真實感覺到,啥也不記得。沒辦法只好假裝它進入了我不能有意識提取的內隱記憶吧,繼續往後面推進,那時候真的有點沒頭緒。後面用視頻課輔助理解,大概把握了自己的進度,並且嘗試開始做框架後,我感覺好了很多。也看到一大群人在吐槽看了和沒看一樣的狀態,看了經驗貼,聽了課,慢慢的也知道了5月這階段這種看了忘真的非常正常,大家都一樣,一個階段做一個階段的事,把握節奏按部就班很重要。考研的基本功就是做好計劃,按時推進。

所以,這是正常現象。既然學了記憶的章節就該知道,材料越複雜,數量越多,記憶的效果越差,遺忘也越快。全部參考書目的材料複雜程度不用說了,數量也不可小覷,你指望看完兩遍就記得50%!?別為難自己了好嗎?你以為你是人形文字複印機嘛?人是怎麼瘋的,就是被自己逼瘋的233333瞅瞅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即使在背誦的情況下,第一天的末尾你就沒記得多少東西了。純粹看書兩遍記不得多少很正常。

但,考研本身就是個反常規的過程,怎麼去解決看了忘的問題?

考研時候苦中作樂的一點小樂趣

看了忘的問題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你的焦慮,第二部分是怎麼少忘掉一些。

所謂焦慮,其實就是心態問題。你要記住的是:

首先看了忘很正常,所有人都一樣,請允許自己做個正常人,心態別輸。你沒有太落後,也沒有太超前,只要你自己總體進度ok,那麼你就是穩定的,考研是馬拉松,前面跑的快,後面是不是還能快,我們邊走邊看。總體進度怎麼知道?你的計劃。跟你根據實際情況提前做的計劃對照,你的大體進度是合適的,那現在的狀態就沒什麼問題。

其次,打敗這種遺忘焦慮的方法就是,把忘掉的都撿回來。怎麼撿回來?與知識點重複見面。看書,做框架,做題,到了差不多該背誦的時候就背誦,什麼意思?總結一句話:一開始焦慮你就打開計劃表,馬上按照計劃開始學習,把你的計劃表都打滿對勾,動起來。這裡第一遍我忘了,第二遍我總會有印象,第三遍記不清,第四遍差不多,第五遍它就刻在我腦子裡了。計劃前提下的行動,是焦慮的剋星。

關於怎麼少忘記的問題,就是不斷重複加利用輔助性的記憶工具。比如,邊看書邊做框架,雖然可能你也記得一些東西,但是你自己卻總覺得摸不到頭腦,到底自己記住了些什麼,這時候框架的作用就來了,哪裡記得哪裡不記得,在框架里一目了然;比如,隔一段你就做做題目再去跟知識點混個臉熟;比如沒事就翻翻框架和自己勾畫的重難點……

讓自己看一遍的效果大於一遍,眼重複一遍的同時,手重複一遍,嘴重複一遍……不同的感覺通道,用起來呀。

特別又一次需要強調的兩個東西是:計劃框架是很重要的,不然你會感覺整個考研過程像一團亂麻,而知識點又非常龐雜,細碎零散無法把握。吃過葡萄嗎?你拿住那個葡萄藤蔓就能拎起一大串葡萄。而框架就是那個葡萄藤蔓,一個個小葡萄就是知識點,你想更好的記住知識點,請效仿葡萄,蟹蟹;總體計劃就是貫穿你整個考研過程的葡萄藤,而你的每天每小時學習的學習成果就是葡萄,你想學的有條有理,請效仿……

你你沒吃過葡萄?出門左轉樓下水果超市,請店員賣你一串嘗嘗鮮。

所以,敲黑板,關鍵是 做好總體計劃,把握進度向前推進看書時梳理框架,抓住藤蔓拎起葡萄利用各種記憶手段,不斷重複。

b.關於背誦

最大問題 :怎麼背?背多少?背幾遍?背成啥樣才算過關?

怎麼背,背多少:背誦方面知識點可以整理一下,你已經有了框架,並且也做過細化,那知識點就需要分級,搞清楚背誦的重點和要點,你自己在看書時也需要去勾畫要點,書上雖然話很多,但你難不成以為背書就是真的 背 書 上 所 有 的 話 ?!!!!

背幾遍,背成啥樣:具體背幾遍的話,我背了三遍有餘吧,第四遍沒有全部完成,但前三遍是扎紮實實背完了,這三遍完成大概在12月3號左右的樣子。背成啥樣兒?背到你覺得可以不背就行了。啥?你說你覺得要不停的背背背?嗯,我覺得你的直覺沒錯。這裡不是開玩笑,因為遺忘是在一直進行的啊我的心理學小夥伴。你開始背了之後,到了一定程度可能已經不用抱著書再背,但是你仍然是要去過這些內容保持熟悉度的。不過沒有你想得那麼可怕,凡事都是既要講努力也要求方法的嘛。等你順利背過兩遍,你的背誦策略就可以轉換了,範圍可以適當調整,時間也可以調整,不用再像一遍一樣了,並且輔助背誦策略可以開始占更多比例。我們的真題應該早就上線了,針對練習也該做起來了,專題資料整理是不是也要上線了?所以,背誦是一直在進行,只是你要轉換策略和方法,等你非常熟悉的時候,背誦也許就是一個在腦海中迅速回顧的過程。

c.關於大綱變動

11月初出現了一個意外,復旦大綱有了變動,加入了管心,當時有點欲哭無淚。不過後來經過整理分析,還是很快接受現狀,然後分出一些精力來複習了管理心理學,看了視頻,跟著框架整理了一些要點內容,學學學。但是管心的事是個教訓吧,我自己感覺自己準備的不夠好,一個是後期時間不太允許,還有就是那時候已經進入疲憊期,心力耗損的厲害,看到新知識真的感覺學不進,答題時感覺答的不夠好。

後面大家如果遇到類似可能的變動,就兩件事,穩住心態,巋然不動抓住技巧,來啥學啥。

d.關於試卷和本年真題

復旦卷面三部分選擇題2分*50題實驗題50分*1題分析題30分*5題

選擇題考察的知識點都比較基礎,知識點把握牢固,針對性做選擇題應該足夠。今年統計和測量題目比重上升,但是依然以基礎知識點考察為主,基礎紮實的話應該不會覺得太難。

實驗題今年難度有點上升,並且進一步考了些統計方面的知識,不過也還是在實驗的基礎知識上加了一點變化,基本功紮實沒啥問題的,不過這也是一種警醒,基礎是最重要的。

論述題靈活多變且開放,但本質上考察基礎紮實的程度,加上與實際結合的思維。而且今年題目基本上都有了比較明顯的範圍和知識點的指向性,我自己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按照以前的風格,大部分分析題都自己找答題的角度,開放程度太高,考場上短時間又緊張,這還真是有點難度,而且真的難以把握拿高分的尺度。但今年分析題基本題目都有明確的知識點指向,你自己找角度的時間就可以節省下來了,但是每題不止一問,設問靈活度還是很大,花式考題。答題還是需要練習。

複習要分輕重,有側重點,但是不要存僥倖完全丟掉輕的部分,不要欺騙自己,考到了而你不會就要認命啦,怨不得別人,因為考研這本來就是你自己的事,誰也擔不了你的責任。尤其復旦今年試捲風格變化大,這時候複習全面而紮實的同學更有勝算,取巧過度真的容易有反噬。

答題時間上,分析題每道20min到25min之間,這樣下來卷子會答的比較順暢,但是時間永遠是不夠的,感覺上緊緊巴巴是必然的了。大家可以模擬考試,時間自然會摸索個差不多。

再次敲黑板:看出關鍵詞了嘛,基礎要紮實呀,花式技巧請先放在後面。走還沒走穩,就開始焦慮飛不高的,我理解你,不過不支持你。

(2)英語方面:

基本水平和目標:目標是高分90+。我的英語可以說是我一直以來的優勢科目吧,說過的不贅述。這個科目,我一開始就想著拿高分的,既然優勢,那就別放過任何一分。今年我的客觀題部分,如果網上答案沒錯,應該是滿分了。

複習精髓:做一套題要搞懂一套題,總結套路和方法,不貪多,只求精

資料:張劍的黃皮書全套,包括拿來練手的精讀100篇,真題也是他的,模擬題也是他的。因為這個是適合我個人的學習風格的。

複習過程:我英語背單詞,做題,做真題一樣也沒有落下。最先開始的是背單詞,然後是做練習題,然後是英語一的真題,最後是英語二的真題和五套考前模擬。背單詞貫穿全程,前期一天200個左右,一個半月多搞定,完了後面就是一輪一輪的快速過。一遍單詞完了我就開始做題了,一開始拿練習題練手,一天一次四篇,按照考試套路來,後面就是真題認真做並且一套套認真過,完整一套基本兩三天。

做題方面張劍的黃皮書系列我覺得非常受用。我自己知道自己適合的學習方法,所以都沒有跟過視頻,曾看過一兩個視頻,覺得對自己來說不夠到位,所以果斷棄了。如果想看視頻的話,朱偉我看很多小夥伴在推,大家可以看看。

英語習題方面,我不貪多,因為怕嚼不爛,錯題我都會認真分析總結,每套題我會總結很多東西出來,卷子經常被我畫的慘不忍睹。我不太喜歡另外在白紙上整理筆記,除非真的有需要的時候。因為我也不太會翻額外的筆記的,所以基本是就地分析,然後做個小總結寫在這套卷子的封面上,這樣一拿起它就馬上可以看到。

上考場的話,英語是一定要模擬的,就像實戰似得,經常這樣模擬,你就不必擔心真的考場啦。有些卷子也會自帶答題卡,這個根據自己需要嘍。

(3)政治方面:

基本水平和目標:目標70+。我政治成績在上海地區算還行吧,72分。我還有點擔心政治會拖後腿,為了達到70的目標,我還是花了一點功夫的。

資料:肖大大的精講精練加徐濤的視頻,肖大大的一千題,肖四肖八,徐濤小黃書和他的最後視頻。

複習過程:肖大大和徐濤後續那些材料我居然都買了,簡直燒錢啊,事實證明根本用不到,完全沒有時間,只是買了個心安而已。最後真正用好了的也就前面說的幾樣,然後加上肖八肖四,徐濤的小黃書,也就這些東西,最後背的就是肖四和小黃書。整個進度和過程也就是上面描述的那樣。關於視頻來源,B站神器,你又會打開新世界大門的。

我的一千題,我只做了一遍,沒有多次刷,因為時間似乎不是很允許。看過80+高分大神的帖子,基本上都建議一千題要刷兩遍,第一遍的錯題特別標記,第二遍再刷的時候以刷錯題為主。感覺今年我複習上稍微特別一點的是,我為哲學、毛概、史綱畫了框架,很大致的那種,有助於學習。

到11月下旬,政治的重要性逐漸上升,時間比重也增加了,它是一個能考前提分的科目。不過,如果政治全等考前可能你還需要自求多福,最好你就是錦鯉本鯉。

三、 一些其他的問題

1、關於報班。我發現蠻多同學搞不清楚這個問題的,我自己來看的話,最重要考量的是報班的作用對你來說有多大。我是綜合考慮之後報班的,上面提到的視頻和一些背誦資料也基本上來自輔導機構,所以我沒有太多自己整理和搜集資料的過程。

我當時這麼做是出於幾個方面的考慮,可以作為一個參考:(1)信息便利性。之前我有考研,所以知道考研也是信息戰,當時我自己悶頭複習還是吃了不少虧,所以這一次我想及時掌握信息。(2)自己的時間成本。前面也說過了我開始的比較晚了,當時我一邊看書一邊真的有點迷茫,8本書砸下來而時間又緊張,我有點懵,另外自命題的復旦347 網路上資料真的有點少,我感覺有點折騰不起。所以我更希望自己一戰成功,所以希望對自己的複習節點、進度和水平有一個合乎考情的把握,利用已經總結好的規律,自己少走點彎路。(3)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我以前是自己搜集過信息,但是要花的時間比較長,每天可能快兩小時吧。另外網上的信息層次不齊篩選起來比較費勁,整合起來也比較麻煩,我有點懶,搞幾次就不想搞了,每次一想起要查信息耽誤複習我心裡就莫名煩躁。而且抓起手機開始搞的時候,我就有可能順便還刷了點別的,更加生氣。(4)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這一點我個人覺得還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我想省時間精力,如果沒錢還不是要靠自己複習了,走過沒錢的學生時代的我是充分體會這一點的。因為我是辭職考,所以我在自己的經濟能力範圍作出了符合自己狀況的選擇。

可以看出我的考量的點還蠻多的,從最後結果來看,我自己幾個方面的需要基本上都是滿足了的,視頻和背誦資料也真實讓我省力了,心理預期得到的滿足,所以我自己不後悔報班。這是我自己的情況,同學們不要盲目選擇,還是要自己斟酌。

2、關於心態。考研心態的重要性幾乎可以等於知識儲備的重要性了。每天花幾小時下館子很嗨就有點過了,但是每天苦哈哈的有點風吹草動就逼死自己也太過了,在這個連續體上請選擇適當而適合自己的。

整體考研過程我狀態還算穩定,沒有很大的起伏。但我自己是一個情緒還蠻豐富的人,總會有波動的時候,所以也能體會焦慮來襲時候的那種莫名的慌張感,對未來的強烈的懷疑和對自己的質疑感。有這種情況,我會找朋友直接聊聊我的壓力和焦慮,更多的時候是依靠運動來排解,大汗淋漓之後感覺心情舒暢。因此我每天複習中會穿插一小時運動,這是我個人減壓的不二法門,沒有健康的身體打不來考研這場硬仗的。可以找幾個朋友呀,自己扛也太苦了自己了,誰還沒有點需要喝點酒的小故事呢,放過自己吧。利用好你已經學到的知識幫助自己,既然你學習心理學,就馬上把它活學活用起來吧。

3、關於看經驗帖覺得行雲流水,自己複習起來覺得熬不出頭看不到邊的問題。考研複習基本上是一條孤獨、枯燥充滿壓力的道路,不吃一點苦頭是不太可能。帖子裡面的種種過程在寫出來之後,是看不到當時複習時崩潰和禿頭的情緒和感受的,但是基本所有考研的人在做這些點滴任務的過程中,都能感覺到那種枯燥,辛苦和沉默,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所以你在經歷的,不過是所有上岸的同學們曾經經歷過的,一個個真實的瞬間而已,而這一路的和最終的收穫都會讓你受益終生。改變你一生的不是什麼哲理也不是什麼經驗貼,是你自己走過的路。

回頭看看我的這一路,我依然記得,複試前我曾經在復旦光華樓前的草坪上踟躕良久,它是那麼近,觸手可及,那麼親切的迎接來凝望它的每一個人;可是對當時依舊前途未知,還要再面對一場考驗的我來說,它又有些模糊而陌生。我們之間有著一種近在咫尺又難以縮小的距離,一種難以言狀的疏離感在我心間揮之不去,也許複試之後我的生命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印上它的名字,又或者我只能默默的將它刻在我的心裡。

複試那幾天上海天氣一直陰沉沉的。細雨里的校園角落,盛放著滿樹潔白的櫻花。邯鄲校區校園裡的同學腳步匆匆,教學樓靜默的矗立在朦朧的雨霧中,我走在小路上,也想像著我可以在這裡擁有這樣普通的一天。

而複試結束的那天,上海天氣卻忽然放晴,天青雲白,微風習習。從文科樓走出來後,遠遠的,我望著陽光下閃爍著的城市和校園,長長的舒了口氣,光華樓是那麼耀眼。我忽然平靜了下來,從定下目標、備考、再到初試複試,我走完了一條太長的路,完成了一個太重要的心愿,這一刻的閃光我會一直記得。

終於上岸之後,我還是我,可我也不再是我。曾經工作過又如何呢,改換專業又如何呢?如果那不是我所嚮往的,我會親手去改變它。曾經質疑我的,忽然都安靜了,而我也已經學會了,首先尊重自己心裡的聲音。

人生苦短,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

最後:特別鳴謝,在是否辭職考研的種種艱難抉擇和後來準備的的過程中,我的男票幫我看了很多信息,在專業和院校上都給了我很大幫助,一路支持鼓勵幫我關注各種資料,我真的很感謝他(偷偷秀一下,壞笑.jpg);我的死黨給予我許多鼓勵,一邊幫我加油,一邊幫我泄壓,仙女就是仙女,不說啦,?( ′???` )比心!

有啥可以問,有用要點贊o( ̄▽ ̄)d。

這是盜來的圖呀,是在太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