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王玉樹╱台北報導】

公民電廠種子啟動。經濟部日前提供偏遠地區綠能設置補助,總共有19個民間團體提出申設,地區遍及新北、新竹、南投、彰化等9個縣市鄉鎮。總共提出包括太陽能、小風力、地熱等多元綠能設置方式。能源局最後將選出5個設廠名額,補助每案最高千萬,以每處可設20瓩與100瓩容量說,最高供應400戶用電,預計2020年可正式發電。

經濟部5月公告「推動民間團體於偏遠地區設置綠能發電設備示範補助要點」,日前截止收件,共有社團法人臺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臺灣歐洲經貿發展交流協會、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新竹縣寶山鄉新城社區發展協會、南投縣魚池鄉邵族文化發展協會、花蓮縣光復鄉守望部落交流協會等19團體報名。涵蓋新北、新竹、南投、彰化、台南、高雄、宜蘭、花蓮及台東9縣市鄉鎮。能源局官員自己說:「原來預期只有10案報名,結果比預期踴躍。」

申請者提出綠能裝置以太陽光電最多,但也有小風力、地熱者,更有些是複合設置。能源局官員指出,對申設者將以兩階段補助,前期本月底前先選出10案,補助每案200萬。第二階段會選出5案正式設廠,每案補助設置費的50%,最高上限不超過1000萬。如成效良好,未來將擴大在67個偏鄉補助設置。

能源局官員說,預計到明年9月才進入第二階段5廠評選,正式發電時間落在2020年,以補助設置容量2020瓩與100瓩容量來說,最高可供應400戶用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