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五金行業的論壇都是在討論質量、品牌、採購、設施建設等話題。但從去年開始,幾乎所有五金行業的論壇都會將「互聯網」作為主題或者重要議題。

近年來,五金行業快速發展,龍頭企業的增速基本保持在20%以上,有的達到35%以上,近半數的企業增速也能保持在10%-20%之間。但隨著「互聯網+」事業如火如荼地進行,越來越多的傳統製造企業不禁驚呼:「真的要變了!」隨著中國五金企業在世界舞台上打響品牌,中國式發展成了各國的關注焦點。傳統行業如何才能擁抱互聯網,很多五金企業也已經走在了探索路上。 互聯網之前,線下實體店是主體,而現在線上網店已經成為重要銷售方式。80、85、90後為主流消費群體逐漸形成,他們對互聯網有著很強的依賴性和使用度。想要滿足這一代消費群體的需求,企業還從溝通、宣傳渠道上不斷探索和轉變,過去的報刊、電視等正在被新媒體等品牌宣傳手段所取代。

不僅僅是營銷渠道,「中國製造2025」的要求是五金行業強大的風向標,而『互聯網+』正是應對這一要求的重要支撐。大數據依託下的產品研發,信息化的產品物流、追溯系統,甚至消費者的定位,這些都來源於互聯網的信息整合。

互聯網帶來的變化也改變著五金企業的管理、技術和製造。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對製造業是一次考驗,但互聯網並沒有改變實體行業的本質,改變的只是形式。淘寶、京東等電商興起改變了傳統銷售渠道,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改變了企業與消費者的溝通渠道,但產品依舊承擔著最為核心的價值,作為企業「只有與時俱進、聚焦產品,才能真正適應時代的發展。有人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也是互聯網時代的特徵之一。快速響應、快速生產、快速服務,企業的「快」,最終目的也是最大程度滿足市場和客戶需求,樹立自身品牌形象。但同時,互聯網的「快」也帶來了愈加嚴重的同質化,同品、同質、甚至同樣式。企業間的競爭也從產品、價格升級到了營銷。文登威力董事長於性江則告訴我們,「企業要順勢而為,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市場調研、信息收集、企業管理、品牌營銷等方面。」愛仕達也在營銷中心殺出一條血路,一方面在實體終端,全面推進全品類操作,實現炊電聯合;另一方面也在電子商務、團購、電視購物等精準發力,在新型渠道上發揮優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