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這個辭彙早在宋朝就有出現。原是地理概念,指中國華北的海洋地帶的疆域,一般指渤海、黃海、朝鮮半島附近,包括奉天、直隸、山東等地方。

由北洋一詞衍生出來的諸多辭彙如:北洋水師、北洋大臣、北洋軍閥、北洋政府、北洋武備學堂、北洋大學等,均源自李鴻章擔任北洋大臣以後。榮祿、袁世凱繼李鴻章之後,都做過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籠統地概括北洋時期,一般是指從1895年袁世凱小站練兵,中經武昌起義、清帝遜位、民國創立、軍閥混戰,直至1928年奉系易幟,民國在形式上實現一統,這樣一個前後共計33年的時段。如果算上晚清洋務運動中北洋系官員的作用,那麼整個北洋集團影響中國長達半個多世紀。

大家耳熟能詳的「北洋三傑」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以及後來擔任各省督軍或巡閱使的李純、曹錕、吳佩孚、王占元、陳光遠、段芝貴、倪嗣沖、陸建章、張懷芝、張敬堯、田中玉、盧永祥、齊燮元、孫傳芳等人,都算作是北洋系的「小站舊人」。

發展歷程

光緒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在天津編成十營「定武軍」;同年10月袁世凱接手定武軍,在天津小站練兵。袁仿照德國、日本陸軍建制和操典條令,對定武軍進行改編,由四千餘人擴編至七千餘人,並定名「新建陸軍」,簡稱「新軍」。

光緒二十四年(1898),新軍被編入守衛京師之一的武衛右軍,後來跟隨袁世凱前往山東鎮壓義和團,並擴編至二萬餘人。八國聯軍之役,武衛軍諸路損失慘重,惟袁的武衛右軍保存了完整實力,成為清朝北方碩果僅存的新軍武力。

光緒二十八年(1902),袁世凱持續建設武衛右軍,更名「北洋常備軍」,至光緒三十年(1904)轄有三鎮。在庚子後新政中,全國新軍改編、統一番號。1905年5月,清廷以北洋常備軍、京旗常備軍為基礎,新建三鎮,與舊三鎮合稱「北洋六鎮」,並改名為陸軍第一鎮至第六鎮,北洋系正式成形。

光緒三十三年(1907)8月,清廷決定仿北洋六鎮之制,於全國編成新軍36鎮,限二至五年內完成。同年,袁世凱的親信徐世昌任東三省總督,建立東北新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清廷陸軍部大臣蔭昌率北洋軍南下鎮壓革命黨,因袁世凱暗中掣肘而指揮不靈,清廷被迫復用袁。後來袁憑藉著北洋軍的優越實力,取得了政權。

建立民國後,北洋系執政至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北洋政府終結。


今天一提起北洋,人們就會想起北洋軍閥、北洋政府以及袁世凱、段祺瑞等北洋大佬,其實北洋是個地名,指的是今江蘇以北的沿海省份,包括遼寧、天津和山東等地,江蘇以南叫南洋。

北洋新軍

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被迫開放通商口岸,於是便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下設置了三口通商大臣和五口通商大臣之職,以管理南北各省的外交、稅務及通商事宜。這兩個通商大臣後來改為北洋通商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簡稱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其中北洋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住所在天津;南洋大臣由兩江總督兼任,治所在南京。

十九世紀末期,袁世凱奉命到天津小站訓練新軍,因袁世凱歸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節制,李鴻章去世後,他又接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所以他訓練的部隊被稱為北洋新軍。袁世凱手下有三個著名大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此三人被譽為「北洋三傑」,與袁世凱一起成為北洋軍的代表人物。

北洋軍閥首腦之一段祺瑞

民國以後,袁世凱擔任了中華民國大總統,段祺瑞長期擔任國務總理,王士珍和馮國璋也各任要職。袁世凱等北洋軍人把持的政府史稱北洋政府,而袁世凱、段祺瑞等北洋首腦人物也由此被稱為北洋軍閥。


我們常說的「北洋軍閥」一詞中的「北洋」,來源於晚晴設立的「北洋通商大臣」(簡稱「北洋大臣」)一職,袁世凱任此職時,編練了「新建陸軍」(後改稱「北洋常備軍」)。出身北洋軍的民國政要,如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等,即被稱為「北洋系」或「北洋派」。至於「軍閥」一詞則來源於日本,原指干預政治的軍事集團,在中國也指割據一方的軍人。

在「北洋軍閥」這個詞被廣泛應用前,人們通常用「北洋系」或「北洋派」指袁世凱及其手下嫡系將領(主要是所謂直系和皖系)。民國時人吳虯在《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潰》(出版於1937年)一書中,記錄了當時人對「北洋」的用法,「北洋元老王士珍與人通函,常用『我北洋團體』之句;王占元在公庭廣眾中,自稱『我們北洋派』。」這時,「北洋系」或「北洋派」所指還較為狹窄,不包括張作霖、張宗昌(屬於奉系)等非北洋軍出身的將領。

圖:操練中的北洋軍

按照中山大學桑兵教授的研究,至少在1917年,媒體上已經開始使用「北洋軍閥」這個專有詞。他舉了《申報》上一篇名為《鄂湘北伐軍撤回之內幕》,其中寫道,「因近日西南民黨中激進派不認馮、段為總統、總理,擬在粵另組政府,遙戴黃陂,並欲乘討伐張勳之便,進兵征討前次獨立諸督軍,以冀推倒北洋軍閥勢力。」到了「北洋」和「軍閥」兩詞合用的時代,所指就寬泛很多了,基本上北方軍閥都可包含在內了。

隨著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來新夏《北洋軍閥史》等書的出版,尤其是教科書中的使用,「北洋軍閥」一詞於是就深入人心了。


北洋,是指李鴻章的職務。北洋通商大臣,由於是李鴻章創建的北洋水師。後來李鴻章死後北洋通商大臣由袁世凱擔當了,袁世凱在天津小站訓練出來的新軍就被叫做,北洋新軍。北洋軍政府就是由這些人主要構成的。當然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黎元洪和張作霖就不是當初小站練兵出身的人。黎元洪是湖北新軍的,而張作霖是東北巡防營出身。嚴格的講,這兩個人不算北洋的人。其它的如馮國璋,段祺瑞,曹琨等人都是天津小站出身的。算是正宗的北洋軍,張作霖曾經是段之貴和徐世昌的部下,也可以算作是北洋軍的余脈。


在清朝晚期,有李鴻章等等一批晚清重臣為了實現大清的復興而開始了洋務運動,在這種背景下,北洋派系開始出現,而北洋艦隊的成立更是北洋派系形成的標誌。

而在辛亥革命之後,袁世凱竊取了革命的勝利果實,他做為北洋派系的繼承者,所以他建立的政府人們稱為北洋政府,在其死後,北洋政府亂的不可開交,主要有三大派系,奉直皖三系。

而段祺瑞曾經當過北洋政府的執政,而且北洋時期基本上是誰有兵就可以當官的時代,所以人們對於北洋政府的各系首腦統稱為北洋軍閥。


清國末年,洋務運動興起,他們以工業興國為宗旨,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大辦工廠,學堂,興建醫院。加強工業園區建設,學習西方,建立新的軍隊,以李鴻章為代表的北洋大臣,大搞洋務運動,所以後來的袁世凱,黎元洪,段祺瑞,孫傳芳等擁有軍隊自立門派,擁兵自重,互相討罰,給社會造成動蕩,中國進入軍閥混戰時期。北洋軍閥由此誕生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