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生意,但身邊做實體的朋友勸我老實打工,我該聽他們的嗎?

  如今的實體店生意確實沒以前那麼好做了,電商的衝擊加上實體租金、人工成本的增加,很多從事多年實體生意的老闆也被迫轉行。

  那麼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之下,該不該進行實體創業呢?

  圖片來源網絡

  這不,近日一位職場論壇的朋友就很疑惑了,說自己已經厭倦了打工的生活,想開始學着做實體生意,但是身邊做實體的朋友都勸他不要盲目投資,稱現在的實體生意確實不好乾,一不小心就會賠錢!

  該網友現在也迷茫了,不知道該不該聽朋友的話,老老實實打工?

  而緊接着好幾位創業“過來人”對此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1,看自己的經濟狀況來安排,看自己的頭腦來決定。

  比如說我,不打工,我也能吃飯,跟最基本的打工者一樣的生活狀態,2002年人生第一次做生意荷包裏只有1000塊,一年賺到3萬然後去學報關員,關店了,第二次做生意的機會來臨,我去結婚生孩子,等老大三歲,荷包裏1萬不到創業,剛把生意做順就又生老二,又結束創業,又是一年賺到15萬元。

  前年老二四歲又開始創業,這次是合夥做,生意不虧,也沒有啥前途。今年我正打算創業,借孃家老表出去的大筆的錢回不來了,又要從零起步。但我還是一門心思在創業路上,不會去打工。中間14年沒有自己開店的時候都是在打工,回頭想想打工的日子真的是浪費生命。

  總結說就是,你是一個創業的料,能吃苦,你就去創業,哪怕擺地攤。你是一個打工的料,你拿打工的收入就滿足,你就接着打工,人生的長短並不一定全都是錢來決定。

  2,創業業的羨慕上班族的穩定,上班的羨慕創業者的自由,其實有時候大家眼裏關注的只有自己需要的東西,那些我們不需要的我們根本不會去關心。創業是最不穩定的一個行業,風險隨時存在,上班的人只會看到創業者的時間自由,因爲上班的人一天的時間基本都貢獻給了公司,即使想要休息也要請假讓領導批准,可是他並沒有看到這些創業者面臨的各種風險和承受的壓力。

  我們不要總是羨慕別人的生活,過好自己的生活纔是根本。

  既然選擇了出來創業,那你就不要再去羨慕別人的上班生活,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不要一邊在創業一邊羨慕別人,這樣的人最後的結果就是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因爲他對自己的選擇都不相信,別人的三言兩語就讓他動搖了。

  不管是上班還是創業,我們都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這件事,等你哪一天通過自己的努力創業成功之後,你的那些朋友也許會後悔爲什麼當時沒有去創業。人生有很多種選擇也有很多種可能,我們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既然我們選定了自己要走的路,我們就要堅持走下去,雖然這樣的道路有可能會崎嶇不平,但是我們也要用心去走下去,因爲沒有哪條路會是平坦的。

  讀者朋友們,你覺得現在的環境下,適合去做實體創業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