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IFRS9正式來襲!15傢H股上市銀行預告淨資産減少)

證券時報記者 馬傳茂 劉筱攸

年初H股上市銀行開始適用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IFRS9),對銀行報錶的影響已經有所體現。

業界普遍認為,IFRS9的實施將增加銀行的撥備要求,並增大利潤的波動性,但對各項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究竟有多大,此前並無確切迴答。

這個問題在批量齣爐的24傢H股銀行2017年報裏第一次有瞭答案:根據其中15傢銀行披露的情況,采用新準則後,將使其2018年1月1日的淨資産有所減少,但減少程度各傢不一,大多集中在1%~3%之間。

根據財政部的安排,24傢H股上市銀行及“A+H”上市銀行自2018年1月1日起需要施行新準則,其他A股上市銀行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其餘非上市銀行自2021年初起施行新準則,鼓勵有能力的銀行提前施行。

淨資産減少已成定局

歸納此前眾多的分析,新老金融工具準則的核心區彆包括金融資産分類的變化以及資産減值模型的變更。

簡單來說,新的金融工具會計準則放棄瞭現行準則按照單項資産特徵和管理層意圖的四分類,轉為按照主體持有資産的商業模式及閤同現金流特徵,將金融資産分為三類;此外,放棄現行準則的已發生損失模型,引入預期損失減值模型,在前瞻性基礎上考慮和評價金融資産減值的問題。

那麼,這兩點如何影響銀行財報?根據新準則的銜接規定,銀行無需重述前期可比數。首日執行新準則與原準則的差異,可以調整計入期初留存收益或其他綜閤收益。

根據15傢已披露相關影響的H股銀行年報錶述,實施新的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後,各行期初淨資産均將減少。其中,減值模型的變更是導緻銀行淨資産減少的主要原因,而金融資産重分類和計量有可能增加銀行的淨資産,但增加的幅度比不上減少的幅度,二者部分相抵,導緻多傢銀行的淨資産齣現不同程度的減少。

具體來看,建設銀行、郵儲銀行、浙商銀行、廣州農商行均預計,采用新準則後,將使2018年1月1日的淨資産減少約1%;工商銀行、哈爾濱銀行、徽商銀行、天津銀行、盛京銀行則預計期初淨資産減少約1%~2%。光大銀行、中原銀行、重慶銀行分彆預計期初淨資産受此影響將減少2.87%、3%和6%。

也有部分銀行披露新準則影響的具體數額。招行即錶示,采用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後,該行期初未分配利潤減少約90億元,其他綜閤收益增加約32億元;中信銀行、鄭州銀行則分彆預計期初淨資産分彆將減少61億元和10億元。

廣州農商行副行長兼首席財務官張東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錶示,實施IFRS9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麵,“首先是減值準備有所增加,計提方麵有所收緊,預計增加隻是輕微變動,影響不會太大,各個金融機構都麵臨這個問題;其次是資産分類和計量的變化,將導緻更多的資産需要納入以公允價值計量的範圍,並且當期變動情況要納入當期的損益,適度增加利潤波動性。”不過張東也強調,波動是兩個方嚮的,究竟是增加還是下降要看資産的類彆。

銀行資本管理承壓

關於淨資産減少的原因,上述銀行中的10傢均錶示,“主要是由於采用預期信用損失法所緻”。事實上,其邏輯在於減值模型變更帶來的撥備增加要求。

“同業資産在原準則下基本沒有計提撥備,現在需要增提撥備,未發生減值的類信貸資産也是如此。此外,方法變更後,未發生減值、但信用風險已經顯著增加的資産撥備也會增加。”一位大行計財部負責人對記者錶示。

他也認為,對銀行撥備水平的影響幅度要視銀行的資産結構、原有的撥備計提水平,以及新準則下具體計提的方法而定,“據我們瞭解,國際上實施IFRS9後,銀行撥備增提的比例在10%~50%之間,差異非常大”。

工行即在年報中錶示,與原金融工具準則相比,減值準備將有所增加,其中主要為客戶貸款及墊款減值準備及信貸承諾計提的減值準備增加,並由此減少淨資産。該行還錶示,如果針對金融資産采取新的分類和計量要求,與原金融工具準則相比,淨資産將有所增加。

一位資深會計師事務所閤夥人認為,首先,新的分類邏輯可能導緻更多的資産以公允價值計量,而公允價值的變動最終影響淨資産;其次,是預期信用損失模型可能大幅增加銀行需要計提的撥備,進而導緻利潤對資本補充的金額減少,影響淨資産。“從大部分銀行的情況來看,都是撥備增加對淨資産的影響幅度大於分類和計量變化的影響幅度,導緻期初淨資産減少”。

受淨資産波動的影響,商業銀行將在資本管理上麵臨壓力。鄭州銀行在年報中錶示,實施IFRS9對資本的影響將為減少核心一級資本;同時根據IFRS9計提的損失準備超過最低準備要求的金額將被重新計入二級資本。“為滿足資本充足率的監管要求,客觀上對銀行的資本管理水平提齣瞭更高的要求。”前述閤夥人稱。

影響業績考核

按照要求,IFRS9按資産的業務模式和現金流特徵,將金融資産劃分為以攤餘成本計量、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閤收益三大類。

金融資産重分類和計量,也影響到瞭銀行在實際開展業務時的一些選擇。“更多資産以公允價值計量,導緻較大的損益或者淨資産波動,可能引發對現有業務戰略的爭議並影響業績考核,銀行預算管理中需前瞻性地考慮核算改變對經營業績錶現可能産生的影響。”前述閤夥人稱。

“譬如非標資産、優先股、二級資本債、次級檔、期權、明股實債等資産,或者是期限錯配的資金池業務,都沒辦法通過現金流特徵測試,隻能以公允價值計量,價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一位H股上市城商行風險部負責人稱,這就帶來兩個問題,包括估值和資産持有意願。“一方麵,非標資産這類沒有公開市場的金融資産應該怎麼用公允價值估值;另一方麵,價格波動計入當期損益的資産增多,也會加大銀行利潤波動。”

“從這個角度來說,銀行後續可能會減少持有此類資産,對含權債等特殊債券的偏好也可能下降,同時增加標準化資産配置。”該負責人錶示。

前述會計師事務所閤夥人還認為,資産分類不再以管理層意圖為主要依據,舊準則下已經形成的慣例需要做齣改變,將導緻內部溝通壓力增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