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最近的油價震盪很劇烈,當5月中旬布蘭特原油站上每桶80美元,國際金融機構紛紛喊出油價上看百元之際,5月底油價卻馬上反轉下修。究竟80美元是油價天花板,還是上看百元的中間關卡?

「歷史會重演嗎?」當國內汽油價格漲不停、衝破每公升30元時,許多人不禁回想起10年前,油價在2008年7月飆上每桶147美元,讓當時汽油價格一舉從30元攀至36元的景況。

今年以來油價漲幅已逾2成,時間拉長一點,近2年油價則大漲逾1倍。尤其是當布蘭特原油在5月17日站上每桶80美元,創3年半新高時,包括美銀美林、瑞銀等國際金融機構紛紛喊出油價上看100美元的預測。

其中,有新「債券天王」封號的DoubleLine Capital執行長兼創辦人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繼2017年底準確預測原物料買點浮現後,今年5月又鐵口直斷表示:「油價將上探90美元」,進一步讓能源成為近期投資焦點。

不過,隨著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預告將在6月22日會議後增產,原本漲勢凌厲的油價急踩煞車,讓不少人看得「霧煞煞」,大家的疑問是:這一波回檔修正是逢低布局的好時機嗎?

「全世界的石油產量足夠,供給無虞。」棣邁產業顧問總經理何耀仁指出,全球原油庫存增加,雖然伊朗、委內瑞拉受到美國制裁,讓原油產量下滑,但OPEC和俄羅斯準備增產、補足缺口,造成油價拉回整理。

長年關注石化業、曾被《華爾街日報》評選為亞洲最佳分析師的何耀仁,回想起10年前油價狂飆與現今的背景環境,他點出箇中最大差異在於,「現在能源市場多了一個重要角色:美國。」

「頁岩開採技術的進步,讓美國凝析油出口增加。」何耀仁指出,過去是OPEC說了算,現在有了頁岩油廠商的加入,不僅讓石油供給出現巨大變化,更打破了「石油會枯竭」的說法。「隨著鑽探技術的提升,石油可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不過,未來2年油價仍有機會維持強勢。」何耀仁分析,過去幾年石油價格大跌時,能源巨頭紛紛刪減昂貴的長期建設計畫,造成20年來最大的資本支出下滑,如今油價維持高檔,石油公司開始擴大投資,但新增產能仍需時間才能跟上。

展望未來2年,何耀仁認為,在石油供求呈現平衡偏緊之下,布蘭特原油價格可望維持在高檔的每桶70至80美元間(6月上旬約75美元)。「油價超過80美元都是事件性引發的超漲行情,例如地緣政治風險、水災颶風等天災損害。」

歷史會重演?油價近2年大漲1倍

檢視相片


更多鏡週刊報導
【黑金投資術】能源基金分批買 基金持有上游探勘開採公司最佳
【黑金投資術】原油ETF別長抱 區間操作賺價差
能源轉型 節能概念股發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