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jpg

「當你相信只有醫生才能治好你的時候,你最好去找他們,因為在你的信念架構內,他們的確是唯一能幫助你的人。但那個架構本身就會限制了你;同時,雖然你的某個毛病可能被治好,你仍會以另一個去取代它----只要你的信念會令你有身體方面的問題的話。」(賽斯書~個人實相的本質)

 

拜健全的全民健保制度之所賜,台灣可說是一個非常容易找到醫生、看病治療的國家,生病時非但不用忍耐幾週或幾個月,才能掛到號看到診,而當有個人認為緊急危險的突發狀況時,在急診室裡需要等待被救治的時間,就其他國家而言可能也是相對短暫的,所以,台灣人非常習於使用這些豐富的醫療資源,不論是各種慢性病、急症、重大傷病,或是感冒、過敏、牙痛、皮膚紅腫、身體酸痛等毛病,都能很快地找到醫生予以治療,也正因為就醫是如此方便,所以當身邊有人表示身體不適時,大家通常會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有去看醫生了嗎?」

 

確實,中醫與西醫的發達與普及,對於緩解病人身上的疼痛及不適,給了相當大的幫助,對於會危及生命的緊急或嚴重情況,也有非常大的助益,也難怪當現代人生病的時候,確信只有立馬去找醫生治療才是惟一途徑的人,絕對是佔大多數的,甚至有些人已到了對白袍人士及醫院的極重度依賴,並堅信不論大小疾病,如果沒有經過醫生的診斷,或是沒有服用藥物、接受治療的話,自己的病是不會自然康復的,所以醫生就是生病時,惟一能讓自己安心,也是惟一幫助自己的人。

 

這或許也是現代人在恢復健康上的一大盲點,更是一項一般人難以覺察的限制性信念,因為身體上的病癥及種種不適,是心靈上出現問題的一種反應,有些人是因為內在產生了極大的恐懼,所以讓自體的免疫力急速下降;有些人是因為承擔了過多的責任和壓力,卻又覺得有些煩躁與無力,才會讓自己肩頸酸痛、血壓飆高;有些人是因為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自責與罪惡感,所以才會食不下嚥、腸胃發炎;有些人是因為感受不到對生命的熱情,所以才會讓自己陷入憂鬱、夜不成眠;而有些人則是因為凡事悲觀以待,也認為生活處處充滿了不安全感,所以讓自己血糖降低、失去活力,所有的病癥全都事出有因,也都是心病所造成。

 

如果我們把療癒自己的力量,毫不保留地交給了醫生,就等於在向身體佈達「完全不信任宣言」,不相信身體有偉大的自我療癒力,更因此失去了自我覺察的機會,看不見內在的恐懼、不安、憤怒、無助、自責、逃避與絕望,所以即便經由醫生的治療,某項疾病得以康復了,但內在的情緒與感受未被處理,對人生所抱持的限制性信念沒有改變,另一個不可知的疾病仍會找上門來。(2019.03.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