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區塊鏈,代表委員有話說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6日電 今年全國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就目前熱點話題區塊鏈表達了各自看法。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衆號:jwview)梳理了部分觀點和發言,以供參考。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王亞平、徐立毅在"代表通道"接受採訪。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馬化騰:

區塊鏈是好技術,騰訊不發幣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騰訊媒體溝通會上稱,區塊鏈還處在發展早期,需要建立有效的應用模式。"區塊鏈有很多應用場景,例如藉助區塊鏈技術可以保證內部的票據、文檔不被篡改、不被複制。"

對於目前很熱的數字貨幣,馬化騰明確提到,騰訊區塊鏈不發幣,"技術是好的,但是怎麼用好這是另一個方面。如果做數字貨幣ICO,我覺得還是有很多的風險的,不是技術不成熟,如果大家都可以用區塊鏈技術隨便發行數字幣,那會引發很多監管的問題。現在數字貨幣雖然很熱,但是我們並沒有參與其中,我們不考慮發幣,因爲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風險的事情"

張近東:

在數據安全領域大有可爲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認爲,具有去中心信任機制、防篡改、記賬透明、共監管和可追溯性等優勢的區塊鏈技術,在數據安全領域大有可爲。

姚勁波:

除了發幣外,希望有更好的服務出現

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58集團CEO姚勁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看好區塊鏈長遠發展,但目前區塊鏈還需要真正好的應用落地,58集團不會發幣添亂。

" 但是目前爲止區塊鏈技術只跑通了發幣這一個服務,我覺得應該有更好的應用出現,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姚勁波認爲,發幣的羣體中不排除有沒有想好究竟要做什麼的創業者,而通過發幣快速、簡單地融得大量資金,可能也會對創業者發展不利。同時,大量發幣可能導致金融風險的積累,或將中傷區塊鏈本身的發展前景。

丁磊:

不能借助技術的名義或者噱頭進行坑蒙拐騙

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3月2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區塊鏈技術是去中心的賬戶技術,人工智能還有更高層面的突破,中國在這兩項技術方面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例如,區塊鏈技術裏面含有智能分類的技術,如果加入生物特徵,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個人徵信系統。針對近期有資本炒作區塊鏈技術的問題,丁磊說,區塊鏈只是技術,技術本身沒有問題,"但是,不能借助技術的名義或者噱頭來進行坑蒙拐騙。"

李彥宏:

技術還處在非常早期階段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CEO李彥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區塊鏈技術非常具有革命性,但現在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

周鴻禕:

還沒看到非用不可的場景

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禕表示,區塊鏈這麼熱,但還沒看到非用不可的場景,唯一就是比特幣。他表示,比特幣有賬本不可篡改的特點,但也有遭受網絡攻擊的隱患。比如當有人掌握了51%的算力,或者未來量子計算破解了"挖礦"的哈希算法,對區塊鏈技術都是挑戰。

俞敏洪:

區塊鏈使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沒有了中心載體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敏洪表示,區塊鏈的出現使未來所有商業連接都面臨挑戰。

俞敏洪認爲,現代連接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的連接,區塊鏈的出現,使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沒有了中心載體,成爲完全去中心化的概念,未來商業連接完全可以通過區塊鏈做到。(中新經緯APP)

(綜合自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北京晨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經濟網、人民政協網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