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記者 齊韞 姜力 顏賽賽)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爲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傳遞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觀。

中國有着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也有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過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種在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繼承和發展,夯實了我們文化建設的根基,奠定了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如何踐行文化自信,來自文化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全國政協委員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隊隊長 馮遠征

一些小劇種,特別是瀕臨危機的一些傳統的藝術形式,學的人越來越少,這一部分應該是百分之百投入,讓這些藝術工作者生活好一些,讓他們有能力、有精力更好去把這個傳統藝術傳承下去。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 王黎光

文化藝術絕不是膚淺的“吹拉彈唱”,而是淨化心靈,開啓心智,塑造平凡而卓越人格。文化素質的提升僅有高等藝術教育是不足以完成的,需要全國各地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 葉小鋼

文化自信體現在藝術工作者的創作當中,基於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創作新時代的文藝作品,起到鼓舞人民影響人民所應該起的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 侯光明

當前文藝創作應自信地傳播中國文化智慧和中國的價值觀,並不斷以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認識文化的當代價值與現實意義,這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

全國政協委員 北京希肯國際文化藝術集團董事長 安庭

通過打造京津冀文化品牌、建立多元化的京津冀文化一體化網絡平臺等具體措施,以文化密集型產業驅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京津冀文化品牌,增加文化標籤,將京津冀三地優質文化資源互通互補,不斷做大做強。

全國政協委員 民族歌唱家 吳碧霞

希望在音樂教育中注入傳統吟誦的研討和學習,針對中國語言的特點進行再創作。堅守中華文化優勢與“工匠精神”勢在必行,要樹立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這樣才能更好地“洋爲中用”。

相关文章